第31章第三十一章三处铺子
崔如英问的捐客是这会儿管卖房租房的,跟以前的房产销售差不多,她以前还做过这行儿呢。
如今竟然还要和老本行打交道。
刘婶儿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搞客,门面?这是咋回事?
后知后觉,她笑着问:“你家这是打算开铺子啦?”崔如英看看左右不太高的院墙,声音压低了点儿,道:"前两日不总下雨吗,也没法子出摊儿去,我爹娘就想要有个铺子肯定好一点,比起摆摊算个稳妥生意。而且我家人多,忙活包子太挤了,所以想着看看城南有没有人出租铺子,若有合适的就租一个,没有那就算了。”刘婶儿想,这倒也是,她点了点头,“成,成天去街上也辛苦,有个地方方便多了,我给你问问去。”崔如英笑着道:“那多谢婶子了。”
她也不知刘婶家是做什么的,反正许娘子做奶娘就是她牵的线,约莫是认识的人多。她打算白日和崔大山去看看,但不能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看,她对街上不了解,崔大山更是,有个熟人搭线也方便点儿。
既省时又省力。
刘婶儿帮了崔家不少,崔家也回报了不少,若是能自己来崔如英肯定不麻烦别人,但她现在能想到的就只有刘婶儿。
她也知道,可以去问陆云蓁,甚至于李嬷嬷锦月估计都能帮这个忙。
但总归是不合适的,求人办事不好求,虽然对陆云蓁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她也怕陆云蓁直接找个铺子,少收租金租给他们,那就更欠人情了。
能自己办就给办了,她也不想给陆云蓁添麻烦,璋哥儿快满月了,估计府里也忙。
最要紧的是,万一许娘子不高兴,铺子的事儿肯定就打水漂了。
刘婶儿佯装不高兴道:“多大点儿事。你们家这手艺该早摆摊卖吃食去,也忒好吃了。”
家里孩子大人就稀罕这口,每每崔家来送东西一家子都高兴,东西好吃给得也多,今儿这一大碗都满着呢。刘婶儿只记得六丫满月给拿了几个鸡蛋,这回回又送包子又送肉的,这得多少钱。说起来她也羞愧,不过是嘴上帮忙的事儿,总送东西来。偏偏还稀罕吃,舍不得推出去。
崔如英笑了笑,“婶子喜欢就好,我还怕不好吃呢,这可好了,让婶子夸一句比什么都值了。下回做别的还送来给婶子尝尝,婶子再点评点评呗。”
刘婶儿听这话心里是真高兴,也不知道崔家这丫头怎么生的,每回都能把人哄得心花怒放,“行行,你也快回去吧。葱能拎得动不?要不婶子给你送回去?”崔如英道:“能,背也给背回去,婶子我走啦。”刘婶儿在门口一直看崔如英跑出巷口才回去。辰时三刻,崔大山和崔大郎卖完包子回来了,崔大山就问女儿啥时候去看铺子,崔如英道:“我托刘婶儿打听打听,等有信儿咱们再去。爹,一会儿我去街上看看,看看那些饭馆都咋做生意的。”
崔大山点点头,“成,我先把竹屉啥的刷了。”开铺子和摆摊肯定不一样,摆摊一个小推车就够了,什么都在家里做,但是开铺子前堂后厨都得有,还得有掌柜的收钱,跑堂端菜上菜,人可就多了。要是生意稳当,肯定还得雇人呢。
崔如英得去看看别人咋弄,真要租铺子,不能等租好了再想这些,那不是耽误时间吗。
铺子每日都花租金,耽误时间就是耽误银子。崔大山不懂这些,但很相信女儿,更信刘婶儿。说实话,家里有今日,六丫有奶喝,多亏了人家,这事儿还肯帮忙,真是太好了。
看家里人都回来了,崔如英就出门了。
她先在城南看了看,这边多是客栈小饭馆,专门卖包子的铺子还真没有,除此之外还有杂货铺子、胭脂铺子、酒坊等。
酒坊十几家,崔如英昨儿来过的那家今儿又看见了,开门也早,里面好多酒坛子,一大早生意就不错。胭脂铺子首饰铺子开门也早,这会儿没什么人,饭馆多中午巳时一过就开业,现在大门紧闭。
若是崔家卖包子,早晨就得开门,白日有人看着,啥时候买都成。
崔如英绕了一圈,城南卖早饭没有开铺子的,毕竟只卖一样,一个小摊子就够了。
饭馆多是卖当地菜,城南大的酒楼总共三个,最大的是同顺德,虽然城南百姓穷苦,可这边客栈便宜些,多商人落脚,酒楼饭馆也多是给这样的人吃饭用的。后厨看不见,大堂都是桌椅板凳,有跑堂的端饭传话,临近中午生意就多了。
崔如英本来还发愁,城南的铺子租金自然便宜,可是这边人没有城东城西的有钱,卖水煎包都跑城东城西去,她害怕生意不好。
城西城东的铺子肯定租金也贵,才赚一个月银子,崔如英也不敢立马就试。
亏了钱怎么办,家里这么多人。
绕了一大圈,她觉得也不必过于忧心。城南饭馆有,酒楼也有,因为城南人多,这些铺子酒楼也更多。崔家包子味道不差,这也卖了一个多月了,开在这边也合适。
崔如英还去城东看了看,铺子也不少,若是日后再赚钱再说。
一步一步来,一口气也不能吃成这胖子。
回到家,中午刘婶儿没过来,崔家该卖生煎还是去卖生煎了。
晚上崔大山二丫回来了刘婶儿才来,她知道下午崔家要出门卖包子,家里没人,这才这会儿来的。刘婶儿来,崔家点了两盏油灯。
刘婶儿说道:“城南有三家往外租,明儿可以去看看。”
崔如英只放两日,明儿看完就得回去,不过她也知道租铺子这种事得靠缘分,如果不成,就等下次回来再说。多几天,也能多攒些钱。
就算看好了,也得问过许娘子,毕竟是大事儿,不可能只看一次就敲定了。许娘子这几天正赶上白日休息,请个假出来一会儿不打紧。
崔大山说了几声好,“明儿去看看。”
话送到了,刘婶儿就要走。
崔如英赶忙道:“婶子可知道三处铺子都啥样,什么价钱?姐,你给婶子倒杯水吧。”
二丫点点头,刘婶儿又坐了回去,“有一处离你们早上摆摊的地方近,在朱雀街,租金不算贵,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
还有一个挨着同顺德酒楼,这个是贵一些,跟上一个差不多大,一个月三两八钱银子。另一个位置也不错,就是铺面小,两边的铺子大不显眼,从前是卖胭脂的,租金二两。”
崔如英一听,倒吸一口气,这租金是真不便宜。一年光租钱上头就得二三十两银子,想想崔家这房子,当初买三十多两,如今虽涨了价钱,可也就五十多两。两年租金都快能买间宅子了,不过一个月赚五钱的时候也不会想着租铺子,租铺子的也不会算这二两银子。毕竟上个月崔家赚的也有十几两呢。
刘婶儿见崔家人都不吭声,说道:“婶子说两句啊,你们现在有包子摊儿,如果是朱雀街的那个,租下来不合算呀,一年租金都快二十两,倒不如省了租金,找间宅子租,家里也能忙活开。同顺德酒楼旁边那个太大了,三两多银子一个月,一年快五十两。有那个钱做什么不成,也能再置办一套。
这价钱或许能讲讲,不过也差不多了,门面都贵,这是拿着做生意的,自然不能拿宅子跟门面比。”城南门面也不便宜,这是京城,来往做生意的也多,崔家觉得贵迟疑着,或许过几天铺子就没了。刘婶儿看崔如英没说话,又道:“城东那边价钱我也问了,租金估计得翻上一番,也没这边宽敞。租铺子多是押一付三,半年一年起租,前两个还留着些做饭的东西,桌椅也有,后头从前不是干吃食生意的,要是租这个桌椅啥的还得自己置办。”
人东家可不管你做啥,崔如英笑着点点头,“婶子说的我都明白,同顺德酒楼旁边的就算了,明儿去那两处看看,今儿也是辛苦婶子。”
刘婶儿喝了口水,“这有啥的,行,我这就走了,你们也商量商量。”
这不是啥小事儿,一家人得合计合计。
不过刘婶看了崔家三丫懂事儿,许娘子跟崔大山好些事儿都听她的,当真应了那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崔如英送刘婶儿出去,回来,看见崔大山一脸愁绪。崔大山觉得租金太多了,他看了看女儿,“要不等明儿你回去了,跟你娘说说咱们再看,这么大的事你娘又不在家。”
崔如英道:“好铺子不等人,爹,我觉得婶子说得也不错。咱们早晨卖包子的摊子附近的不值当租,太远了,咱们家小生意也够不上。那个差不多的没有桌椅,要真租那个还得准备好些时日呢,这可耽误不得。”若真只为遮风避雨,南街那个还算不错,早起人多。但不仅是为了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是为了卖水煎包,那个就不成了。
崔大山叹了口气,“怎么这么贵,咱们家附近租三间房子,一个月也就五钱银子。”
崔如英道:“咱们这儿是啥地方,再说了,家里面从前一个月也就赚五钱多银子,如今赚的多了,想租好地方的门面,自然要贵一些。”
大郎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儿,也不是只对咱们家贵。”
二丫对这些一知半解,只在旁边好好听着。崔如英原以为能找几家,可总共才三家,能选的就少了。
崔大山皱着眉点点头,“那明儿去看看吧。”崔大山觉得如今赚的多了,花的也多了,租金一年得二十多两,要是全赔进去,一家人这些日子可就白忙活了。但转念一想,后头卖生煎也攒下不少,本来也是闺女说去卖,就当没赚过这么多钱了。
他以前做木工,真要租了铺子了,桌椅板凳他来做,还能省不少钱呢。
但到时做这些,下午生煎生意恐怕也得耽搁了。怎么算崔大山都觉得亏钱,想说别租了,可这是许娘子的意思,不租一个,到时候再怪他怎么办?崔大山打算明一早卖完包子就去看看,带着大郎跟三丫,二丫就在家里看着孩子。
这事儿就算敲定下来了,一家人这才坐下吃饭。晚上饭菜简单,稀饭和炖白菜,昨儿的菜半点儿没剩,刚吃完好的,吃这个也成。
吃完饭,收拾梳洗好,一家人也就吹灯睡下了。崔大山睡不着,但崔如英睡得快,为了包子卖得快一点,崔如英今儿也早起帮忙了。
蒸好之后留了十个,她打算五个给刘婶儿拿去,感谢她帮忙,另外五个准备给捐客,好说话些。到了街上崔如英也不用吆喝,给装包子收钱就行了,崔大山还问了她,“这要真租了铺子,要不要卖包子的时候侯说说?”
崔如英道:“八字还没一撇呢,不急。”
要是真租了,肯定得广而告之,还有城东城西那边,早点把桌椅做好,也早点开业。
早上包子卖完,三人把东西放回家,就带着包子去了刘婶儿家。
刘婶儿家也刚吃过早饭,崔如英把油纸包的五个包子递过去,刘婶儿皱着眉道:“咋还总拿东西!”崔如英:“婶子,我爹性子老实,我和我哥年纪又小,一会儿还得劳烦婶子帮衬。”
崔如英在家里说话管事儿,可在外面谁会理会一个七岁大的孩子。有刘婶儿在,那就是多个说话管事儿的长辈。刘婶儿这才把包子接了过来,笑着道:“成,我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