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胤禛和苏安安叫了迎宾阁一桌子饭菜回去,胤禟和胤?早早的等在大厅内,胤禟得知胤禛午膳在饭庄用的,明白胤禛是看到对面的店铺了。
“九哥,你在这边来回走什么?”胤?狐疑起来,“你听了掌柜说四个去饭庄,你就开始着急了。”
“我能不急吗?”胤禟怒瞪胤?一眼,“本来安排人调查的事儿,都被你一个人给搅和了!”
胤禟作为皇子,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对大清不好的事情都不能做的。
胤?一脸懵,无辜的看着胤禟。
“让你别晨练了,你非要闹腾,有些人脉的都知道阿灵阿的怪异五禽戏。”胤禟斜眼看了胤?一眼。
郭络罗氏瞧着胤?吃瘪,低头看着地面,双肩不可控的抖动着。
“十弟妹,这一路老十不安分,你随时告知我们。”胤禛从门口迈进正殿,瞧着胤禟正在说着胤?。
“是!”郭络罗格格立刻答应下来。
“四哥,更根已经在旁边提醒我了,不用再让四哥和九哥费心了!”胤?瞧着胤禛板着脸,立刻就怂了。
饭厅分了两个桌子,中间阻隔着一个屏风,胤禛低声吩咐苏安安领着两个弟妹去另外一侧用膳。
胤禟和胤?随后进饭厅,给凝澜和更根使眼色,她们随着苏安安一起去了屏风另外一侧的饭桌。
胤禟二人一路随着胤禛南下,除了特别要紧的事情外,其余时间都是四人一起用膳的。
“安安,可是有事儿?”凝澜与苏安安走的近,比更根更容易询问。
“你们出去看的两家店铺有问题,更根,回去劝十爷待在别院里,有人找上门一定要注意。”胤禛担忧胤?被当了皇子们的把柄。
众人皆知,胤禟是皇子里面的钱袋子,又是最看重胤?,若是对准胤?下手,估计能得了不少银子。
“安安,迎宾阁的羊肉很是好吃呢,我总觉得味道比御膳房的好!”胤?暂时在宫内阿哥所居住未出宫,本是这个月要搬去府邸。
胤?因被胤禩算计,康熙为保全自己的儿子,不得不先把他送来了南边。
几人边吃边聊着店铺的事儿,三人一路南下,总在逛店铺,聊着发现新奇的东西。
“凝澜、更根,不如咱们开胭脂铺吧,我记得凝澜未出阁前,可喜欢做哪些胭脂。”苏安安记得每次小姐妹相聚,都一起商量胭脂的事儿。
“比不上安安,三人联手做胭脂,若是经营不了,可以请四爷或者爷的管事儿帮着看着。”凝澜附和道。
“我觉得可以,在府邸都闲着无聊,爷手底下的人都是武将,谁都不适合做生意。”更根进了胤?的后院,就觉得胤?若不是身份够高,估计日子要过的紧巴巴的。
苏安安吃着羊肉,脑海里浮现着雍正王朝,四爷追讨欠款,胤?上街卖东西的场面。
按照胤?的脾气此事儿没准会成真,胤禟不会放胤?为难的,再加上,胤禟站在了胤禛这边,估计不会再发生类似的状况。
“四嫂、九嫂,我跟着你们二人走,我不善于看账本,更不善于做这些!”更根有些不好意思,“我就厚着脸皮蹭着两位嫂子的好处了!”
出门在外,三人就觉得是妯娌,等回京后,三人都在各自的府邸,除非是嫡福晋允诺,否则,她们三人极少能碰面。
“我和凝澜常出门,遇见还能商量,给你总写信可好?”苏安安不太了解十福晋为人,清史上,十福晋的存在感很低。
除了十福晋生下了一个夭折的阿哥外,其余的都是面前的郭络罗格格所生,十福晋出身蒙古贵女,身份是极好的。
“福晋不怎么管后院的事儿,府邸庶务是福晋和爷的奶嬷嬷管着。”更根告知道,“后院的格格、侍妾们要有书信来往,只要没违禁的东西,不会打开书信看的。”
“咱们三人在南边商量妥当,回京后就让人置办起来。”凝澜听苏安安和更根都答应了,双手一拍提议道。
“先和三位爷说,等四日后,准备临行前晚膳咱们再商议!”苏安安算是给大家准备的时间。“要得了三位爷同意,才能经营店铺。”
在屏风另外一侧,胤禟和胤禛说着了解的状况,饭庄掌柜已经盯着对面两个店铺3年的时间了,之前都有固定的人进出,发现曾经的客人有些很久没来了。
胤?错愕的看着两位兄长:“你们说的可是南边官场有人用福寿膏?!”
“老十,你刚听明白吗?”胤禟冲着老十丢了两个白眼。
“四哥、九哥,额娘曾经的陪嫁,送了我两盒福寿膏,我直接丢在箱子里了。”胤?听懂后,开始琢磨温僖贵妃陪嫁的意图了。
胤禛和胤禟对视一眼,他们还说去弄一盒福寿膏呢,如今,这边就有现成的。
“小五子,去把宋管事儿送来的盒子拿来。”胤?吩咐小五子去取东西,“我在京郊住的是额娘的陪嫁庄子,宋管事儿是哪里的管家,说是南边下人进的,说在西洋那边可都是贵人才能用的。”
胤?没想到,福寿膏居然会有这么大的隐患。
小五子捧着盒子进来,胤?打开后,盒内装着三个精致的青花瓷的罐子,里面装着福寿膏。
“苏培盛,让巴什克派人给后院那三个人用,既然嘴硬,就先用这个看看。”胤禛交代苏培盛道,“让人盯紧了,侍卫里面谁敢用这个,就杖责30。”
苏培盛哆嗦一下,恭敬的捧着盒子离开了。
凝澜和更根听了三位爷的话,心里有些慌张了,不少地方都开设了福寿膏的馆子,有些富商或者是八旗的子弟都去了。
更根把娘家那边也有福寿膏馆子提了一句,八旗子弟都是领着月俸的,不少人没差事,就拿着这些月俸去花销的。
“你写信带回去,叮嘱家里人不许碰,这东西上瘾后,很难戒掉的。”苏安安叮嘱更根。
凝澜也琢磨回去就写家书,在南边,福寿膏的馆子更多一些,大多是传教士们呆着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