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长成
真是出人意料的回答,陈素只好代小弟子向圣上先表示歉意。
皇上摆了摆手,并未放在心上。他其实看过不少臣子家的孩子,但从来没有一个像允哥儿这般出挑,每每说话做事都在人的意料之外。他不会因为这点微末小事介怀,只是越发觉得允哥儿古灵精怪。
看过儿子后,皇上并未打搅,幼子被他与皇后娇养长大,虽然天真烂漫十分讨喜,但有时皇上也担心他日后承受不了江山社稷之重。夏国已不是一统南北、脾睨各方时的夏国,如今夏国蜷缩在江南,只靠着祖辈的余荫维持体面。皇上知道自己的不是开疆拓土的帝王,他没办法压到北戎,所以生怕日后大位交到幼子手中时,北戎与燕国会如虎狼一般往南方扑来。比起乖巧可人,他更希望宝玄能够晓事,能够快点儿长大,哪怕过程残忍了些。随后,皇上又去了侍卫处亲自询问二皇子跟三皇子的近况后,方才离开。
三个孩子一切平安,北戎跟燕国的学生在皇上看来虽然驽钝,却也不至于闹事,这就足够了。至于他们能否学到真学问,不在皇上跟陈素的考虑范围之内。皇上走得悄无声息,等到陈素再次找到小弟子时,这家伙果然带着四殿下在啃羊肉。国子监膳房虽然饭菜还算富裕,却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羊肉,每到到了吃羊肉这天,他这小弟子都会格外有奔头。
只是不知道他今儿下午是在愁什么,陈素转念一想,顿时猜到了可能是因为慈幼局。
轻声一叹后,陈素也没有再追问了,难以改变的事,对一个孩子来说未免过于沉重,早知道不该让他去的。一顿饱饱的羊肉下肚,宋允知才终于将糟糕的念头压下去。
他叫人给韩掌柜带了话时,三皇子也站在身旁,他也不知自己是着魔了还是怎么的,老是想问问宋允知有没有旁的事吩咐他做,最好是跟慈幼局的。但是真这样说出来,也忒贱了,哪有人上赶着要去当牛做马的?最终,三皇子还是凭借毅力顺利压制住了这个念头。他绝不能给宋允知奴役自己的机会!
宋允知吩咐完,正好看到三皇子面色涨红的一幕,像极了要去干某项事情。宋允知恍然大悟,随后体贴道:“若想去茅房的话,不必忍着。”
他又不是什么丧尽天良的人,三急么,他懂。三皇子…?”
奇耻大辱!
他什么时候要上茅房了?三皇子正要跟宋允知理论,这小子却已经拍拍屁股走人了,徒留原地的萧彻气得更狠了,可惜无人在意。
韩掌柜听了信后,也没觉得叫慈幼局的人来做有什么不好,还亲自带着人去慈幼局将一切安排妥当了。进去之后,韩掌柜方明白小神童为什么将这赚钱的机会递出去,里头的情况实在叫人唏嘘。
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弃婴多本就难以管理,如今慈幼局中还有十之六七能存活,已经算是朝廷救助有功了。
秦诚也很是看重这单生意,等韩掌柜留下绣娘离开之后便召集院中的孤儿吩咐一通,让他们务必尽心。其实这些话不用秦诚吩咐孩子们也都心中有数,关系到今年过冬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是分外留神。绣娘是个心细的,将这几千孩子迅速分成了四拨,有些手艺的负责绣活;做事稳重的负责缝补;手脚麻利的负责填芯,剩下的便负责打杂洒扫了。
这么一通派遣下来,人人都有活儿,办起事来还有条不紊。
韩掌柜原本订的是五百只玩偶,不过三天功夫便做好了。这还是因为孩子们头一回做手艺稍显生疏,一开始耽误了些功夫,否则后面还能更快。
而这几百只玩偶也大大出乎韩掌柜的意料,他拿起来仔细看了一圈也未见瑕疵:“没想到,这些孩子手还挺巧。”就是吧,这玩偶虽然失真了些,圆圆滚滚的,但依旧神似宋允知。
木雕刻得慢,然而玩偶好做,可以先推出这门生意,韩掌柜便又跟着下了五百份订单。
翌日一早,书铺门前便撑上了立绘,这已然成为书铺的特色了,当初不少人就是被立绘吸引,开始入了收集小像这条烧钱的路。虽然过程满足,但确实费了不少钱,就在他们痛定思痛决定守住荷包的时候,不巧,那位“怀瑾”先生又出新书了。
看着名字,似乎跟种地有关的,还有出海探险的情节,不少人驻足观望,觉得还算有趣。
韩掌柜恰如其时地将陶哥儿同款小玩偶摆上,软乎乎、活灵活现的陶哥儿一亮相,围观者瞬间心折,这也太可爱了。
女眷们彻底走不动路了,摸了摸荷包,欲哭无泪起来,看来这回的荷包又该守不住了…
宋瑜那本以自己儿子为原型的话本一经面世,迅速兜售一空,跟上回没什么两样,毕竟有他这“怀瑾"先生的名号在,大伙儿也愿意为了他这名号买单。待看过之后,机灵古怪的陶哥儿迅速俘获了众人芳心。
虽然也有非议声,觉得陶哥儿小小年纪有这样的种地天赋不切实际,世上怎么可能有人凭借种地便封侯拜相的?更有人质疑所谓海外良种的真实性,压根不相信海外还有一片比夏国还要宽广的陆地。
但是更多的人压根不在乎这些,他们在乎的是这话本情节过硬、看得人心心里舒坦,而且里面的主角也确实讨喜,至于是否真有良种,除极个别较真的,谁在意呢?针对这本书的讨论越多,书铺生意自然也就越好,到最后玩偶都供不应求了。
韩掌柜坐在家中美滋滋地收钱,一下午功夫已经逮到好几个过来探消息的同行了。换做平时,韩掌柜指不定气炸了,但是一想到小神童那出挑的脑子,又稳如泰山起来。他不着急,急得是这些拾人牙慧的同行。自家这么多花招,学得明白么这些人?
话本原本只在外头买,但没多久宋允知竟然在国子监发现了它。
国子监的学生们也是在家中得知这话本,本是随意翻开,不想看了几页便入了谜。他们大都认识允哥儿,看过之后都觉得这书中的小孩儿跟允哥儿一模一样,是以便有人过来打趣。
宋允知当然摇头:“不可能,不是我,你们看错了!”他不仅否认三连,还据理力争,详细解释了他虽然有陶哥儿的优点,但是陶哥儿身上的缺点他是一点儿都没沾上的,所以,话本不可能是照着他写的。
沈渊等人听后,不约而同地静默下来,这吹嘘说大话的毛病,跟陶哥儿活脱脱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说不像也得有人信啊。尽管宋允知再三否认,却架不住有人自动带入他的脸,而且一旦代入,便发现所有的情节都该死地合适,后来,不少国子监的学生也买了玩偶。话说起来,这个玩偶也像允哥儿,只怕就是允哥儿身边的人写的吧。
兴许是韩掌柜经营有方,又应许是市面上好看的话本太少,总之这本卖着卖着竟然比上一本还要受欢迎,最后连宫中的娘娘都人手一本。
谢皇后只看一眼便确定,话本定然跟宋小神童有关,晚上皇上过来时,她还拿出话本送与皇上瞧:“您瞧,这话本上陶哥儿的话,是不是跟那小神童忽悠宝玄的话差不多?”
当时宝玄也在问,海外究竞有没有粮种,是否也有陆地?这才过了多久,便有相同内容的话本面世,说是巧合,皇后是不信的。
皇上翻开几页,待见到书中的陶哥儿一路飘洋过海,抵达了一处扶桑洲后,方才认真起来。据书中载,当地气候炎热,地势狭长,百姓多居部落之中,有成百上千的新奇种子,其中有数样高产种子被带回本土,成为荒年中的救灾粮,而陶哥儿也因此被封侯拜相。扶桑洲的内容刻画得很真实,宋瑜在写这段时,一方面参考了允哥儿在饭桌上吹牛说的话,一方面结合了自己的想象,写得天马行空,让人看着觉得仿佛真存在一块这样的海外之地。皇上心驰神往,尽管他知道这多半是假的,但是万一呢?他问皇后:“梓童,咱们是否要去海外寻良种?”皇后微顿:“万一只是臆造的呢?海上危险,贸然出海岂不连累无辜人白白丢了性命?且这扶桑洲也不知究竞在什么地方。古籍倒是有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有人道扶桑便是倭国,但依这怀瑾先生所言,却并非如此。这二万馀里,何其遥远?”
皇上叹惋,确实,茫茫大海,出去容易,回来便难了。夫妻俩夜话半响,虽然说服对方打消了出海的念头,但是睡前躺下之后,心中总还惦记此事。
万一是真的呢?那他们岂不是错过了。他们能错过,百姓能错过吗?这可是荒年赈灾的救命粮……帝后辗转反侧,一夜没能睡好。
国子监中的讨论声也不小,他们比帝后二人要激进多了,宋允知甚至听他们说要重金雇船只出海,甚至还有人表示自己不想读书了,现在就想出海。
结果这一想法刚喊出来,便被先生们无情镇压了,觉得是他们的功课不够多,这才有心思做梦。在北戎学生们看来,这就是一场妥妥的闹剧。他们实在不明白,只是一个臆造的话本而已,夏国百姓怎会如此热衷?百姓糊涂也就算了,怎么连国子监的读书人都念念不忘?这里的学生可是夏国日后的中坚,就这脑子,还中坚呢,不被人骗死就已经很不错了。
金隅生甚至公开嘲讽:“明摆着只是一场骗局,信的人多半是个傻子。”
他如此嘲讽,自然惹了不少学生不快。
有人顾忌北戎势力,也有人觉得北戎就是狗屁,当即跟金隅生争了起来:“若是真有,你待如何?”金隅生不屑:“真有什么海外之国,有什么良种,我跪下叫你一声爹。若是没有,你也跪下叫我一声爹,如何?”
学生们怂了,未经证实的事,他们也不敢打包票,况且去验证的代价太大了,一般人真付不起。此事不了了之,金隅生便更觉得夏国的学生都是一群无能之辈,整天就知道背着拗口的之乎者也。这玩意儿有什么用,他早说不想学了,叔叔还硬逼着他过来。金隅生把气都撒在了夏国学子们头上,肆无忌惮地跟同伴批评道:“整天正事不干,就知道读死书,便是将书都读尽了又能如何,还能立地成圣?”
“如今更是离谱,将一本破话本奉为神明,还靠种地封侯拜相,离谱至极,光靠种地,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封侯拜相了。”
“还有国子监的农学院,那个更可笑,我便在这儿等着,看他们能种出什么新鲜玩意儿出来。”他这嚣张的气焰比王承台更甚,王承台攻击性起码没有这么强。
国子监众人听闻此事,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因为人家的话虽然难听,但是确实有几分道理,光靠种地,出路的确不多,世间最穷苦的莫过于种地的百姓了。但是农学事关万千百姓,国子监即便顶着嘲讽的目光也要办下去。如今先生已经寻好了,只等年后召好学生,这书院便彻底立住了。
宋允知也不管旁人是何目光,一如既往地观察他的菜圃,最近这段时间,他的菜地成果斐然,宋允知很是满意,只可惜他的菜地无人在意。他正打算等到十一月陛下生辰之际,突然献上一部分,彻底惊艳全场!这日一早,三皇子闲着无聊也跟在宋允知身后,等到宋允知掀开席子后,三皇子不经意地一瞥,忽然愣在原地。他看到了什么?
那绿油油的小青菜竟然真的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