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83章
所谓的最强辅助可不是说说而已,即便没有梦中记忆,朱高炽前世也是听说过这和尚大名的。
子的彪悍太监,还有就是....喜欢搞事的和尚。
要说大明也是个遍地特色的王朝了,有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锦衣卫,能和文官掰腕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做过和尚,后来他造反了。
这个法号道衍的老和尚,后半生的唯一目的就是鼓动朱棣造反,为朱棣的造反路添砖加瓦。
说实话,敢在洪武朝有这个念头的都是猛人。
说?
道衍就觉得,燕王小世子真是个有意思的小孩儿,他笑道:"世子可是对贫僧有话要"
朱高炽:......”
朱棣就觉得这和尚邪乎邪乎的,他摆摆手,"行了,你先下去休息吧,王安,你带人过去。”
自侯显去了朱高炽身边听用,朱棣近身伺候的宦官就换成这个王安了。王安身材魁梧,五官有些异域风,十七八岁的少年身形高大威武,要不说他是个宦官,妥妥的大猛男一枚,就是跟着朱棣在军营里训练,表现勇猛才被朱棣提拔上来的。如今既是近身伺候的内侍,也是朱棣的亲卫。
别的不说,朱棣选太监的眼光是真的非同一般。
王安躬身应是,又对道衍做了个请的手势。
本来朱棣没打算把和尚带到儿子面前,人他是要回来了,可他没打算用这和尚,到了北平随便找个寺庙安顿就是。
谁知恰好在府门口遇上了。
道衍自然看得明白朱棣的敷衍了事,他不急,既然选了燕王,他就不会轻易放弃。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相信,燕王有主动来找他的那天。如果燕王真的没有一点....不安分的心思,那他刚才要做的该是把他送到朱标跟前,或是看都不看他一眼任由秦王把他要走才对,秦王狭隘心胸,去了多半九死一生。在见了传闻中的燕王世子朱高炽后,道衍更有安心了,因为这位小世子明显对他很感兴趣的样子呢。
"阿弥陀佛,贫僧告退。"道衍不疾不徐地道,跟着王安离开前还朝朱高炽挽了挽唇,笑得特别善良。
朱高炽看着道衍闲庭信步的背影,就:“...
这个道衍跟梦里的和尚有丢丢不一样。
要说哪里不一样....
一个令人瘆得慌。
这个道衍少了几分超然脱俗,更热情不说,肚子里的黑墨水都好似更多了,笑得那叫分分钟要把你带入坑中的感觉。
正盯着看呢,一只大手就覆在他眼前,耳边传来朱棣大咧咧的嗓音,“儿子别看了,这老和尚怪邪乎的,要不是怕他跟着老二走了暗中搞事,我才不把人带回来,回北平就撂到边儿去。
"
.."朱高炽把手拉下来,看着他爹的眼睛。
[你对道衍和尚不满意?]
朱棣大喇喇地双手环胸,靠着墙,直言道:“感觉不太好,邪里邪气的,满肚子坏水。朱高炽:“......”
那你感觉也不算太错。
道衍和尚还真不算一个好人,择一雄主,创一大业,是他毕生所求。他就像是那种满身技能跟才华却苦于没有个展示机会的千里马,乱世还好,偏偏是大明初建,国家寻求稳定发展的局面,所以一直怀才不遇。比起治世才能,他更擅长的是搅动风云,俗称搅屎棍,但也是真有才干的,妥妥乱世之谋士
人会受到牵连,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中。
朱棣就是他选好的雄主,为了助他完成大业,也为了一展抱负,道衍和尚不在乎多少梦里朱棣造反那几年,大明陷入内乱,给周遭百姓带来的伤害自是不用提,还把洪武朝积累许久的资本浪费得所剩无几,更给受到重创的草原外敌带来喘息之机,后面朱棣失,这也给后世出现的土木堡之变埋下祸根。
基,朝廷需要时间恢复生机,虽然朱棣常常出塞御敌,但彻底打趴草原外敌的机会已经土木堡之变,朱高炽前世历史书上看到过。
原因肯定不单单是朱棣造反这么简单,后面的阴差阳错也是导致大明国运从盛走衰的因素。
朱高炽觉得,那就是所谓的天意。
想那么多没用,反正朝代兴衰更迭是社会进程的必然性。朱高炽就想这辈子好好过,一家人好好的。
在其位谋其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爹要真走上命运安排的皇帝路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最好还是不要通过造反来实现。
如果可以的话...
做个正统的继承人,从皇爷爷手中接过来才好。
朱高炽叹气,这难度跟造反也差不了多少了。
朱棣看着长吁短叹的儿子,低头想看看他眼睛,听听他心里在想些啥表情这般复杂,不等他低头,朱高炽倒是主动抬眼看着他。
[爹啊,你说怎么才能让皇爷爷觉得你靠谱,以后传位于你啊?]朱棣:“......”
这个他咋说?
他从小就是被老爹揍大的啊。
难不成还能从老爹眼中的皮实熊孩子一朝变成老爹的心头宠啊,那不是说笑嘛。朱高炽从他爹心虚小眼神中读懂了,他小手往袖子里一揣,心累叹气。这时,朱棣脑中忽地灵光一闪,看着他白白胖胖的宝贝儿砸,眼睛亮亮地抱起他,四目相对,朱棣真心实意地说:"儿子,爹是努力也晚了,要不你来?你还小,还有机会。闻言,朱高炽嘴角猛地抽搐一下。
[爹,你当真?]
朱棣用力点头,越想越觉得可行,“当真,非常可以。”朱高炽:......
朱棣跟宝贝儿子贴贴脸,毫不在意地说:“儿啊,看来爹爹还是只有靠你了。"朱高炽:“.......”
从来只听说过靠爹的,哪有靠儿子的,你好意思吗?
朱棣很好意思啊,笑得无比欢快,"谁叫我生了个宝贝儿子嘛哈哈哈哈哈。"父子两在府门口玩笑一番,又腻腻歪歪半天,朱棣这才抱着朱高炽朝后院走。府上的下人早就习以为常了,他们王爷对世子真是宠得没边儿了,父子感情也是好得令人羡慕。想,
虽说是开玩笑,但吃过晚饭,稍微有些撑就和他爹在花园散步消食的朱高炽,想了感觉他爹说的好像也不是不行。
梦里的永乐帝不还因为一个好圣孙就把皇位传给不受他喜欢的长子'朱高炽'了嘛。方向试试。
朱高炽忽然脚步一顿,小拳头握紧,做出一个加油努力的姿势,看来以后可以朝这个晶晶的眼睛。
看着突然爆发一股拼劲儿的儿子,朱棣摸摸撑圆的肚皮,不明所以地低头看向儿子亮这一低头就听到儿子打足了鸡血的心声说。
朱棣:.....
[看来,还是要靠我带飞亲爹了!]
”
儿啊,爹就开个玩笑,你倒也不必当真。
"那个儿子啊,刚才的话你...."
朱高炽抬眸,一双眼睛激情四射,拍拍他爹的手背,郑重其事地点头。[爹放心,看儿子助你飞升!]
朱棣嘴角一抽:....其实不..."
[我要让好圣孙三个字提前出世!]
[爹,咱绝不走造反的路。]
[你别怕,最后不成功,大不了咱一家出海冒险。]
朱棣:".....
儿砸你出海的念头真的就不能忘掉吗。
沉默半晌,朱棣蹲下来,伸手捧起儿子白嫩小脸,浓眉大眼盈满笑意,忽地呲出一口大白牙,豪横十足道:“想做啥都去做,爹给你做后盾。”朱高炽看着越长越有土匪气质,又糙又痞的亲爹,嗯嗯点头。朱棣嘿嘿笑,起身牵着儿子手继续慢悠悠地绕着湖边散步,走了几步,朱高炽又拉拉他爹的手,抬眼用心声道。
[对了爹,道衍和尚还是可以用的。]
朱棣挑眉,等着儿子后续。
[那和尚是个人才,能帮你不少忙,遇事不决可以找他商量,不过道衍和尚确实有颗不安分的心,但爹爹你是谁啊,你可是天底下一等一厉害的爹爹,你肯定能把他驾驭好的。朱棣就爽了,爆发的笑声简直比鸡公打鸣还洪亮。
朱高炽也嘻嘻笑,倒不是他吹捧亲爹,梦里道衍和尚也没能在‘朱棣'手下翻出什么风浪。嘛,所以道衍和尚还是可以放心用的。
而对于道衍和尚来说,只想助他选择的雄主实现大业,这个手段也不一定是造反的朱高炽笑得眉眼弯弯,平日里人畜无害的燕王小世子,这会儿在他爹面前却笑得像一只偷腥的小狐狸。
另一边厢房,盘坐念经的道衍忽地打了个喷嚏,他睁开眼睛,看向半敞开的窗户,早春夜寒,寒风就透过窗户吹进来。
他一身旧僧袍单薄,此刻冷得轻颤。
道衍起身把窗户合上,又把角落里的炭盆拨动两下,火星子亮了亮,比刚才暖和一些。做完这些,道衍又重新走回去盘坐,再次闭上眼睛前,他又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喷嚏。看来明日要喝一碗驱寒汤药啊。
房间里很快就响起和尚慢悠悠念经的声音,虽然道衍是个不正经的和尚,但每日和尚该做的敲木鱼念经他还是做的。
不先做个正儿八经的好和尚,怎么能被朱元璋看中送给他的儿子们呢。府也在收拾行囊,府内到处都是人,一片忙碌景象。
秦王,晋王等人都收拾好行礼,就等拜见过朱元璋得了旨意返回封地了。这天,燕王徐妙云让朱棣带带儿子女儿,他难得有空闲,等回了北平又是一头扎入军中,一个月里回府的次数屈指可数。
现在除了大儿子,二儿子,两个小的看见他都觉得陌生。朱棣自然听话地陪两个小奶娃子玩了,至于朱高煦豆丁,此刻双手抱臂,一脸严肃地坐在门边,看着他臭爹一手一个小团子举高高玩,逗得两小只咯咯直笑。朱高煦小浓眉一拧:幼稚。
朱棣看着一脸嫌弃的朱高煦,脾气也上来了,伸手就要捞他过来举高高,被朱高煦敏捷地避开。
下巴,小眼神相当挑衅,仿佛是在说:等着吧,迟早有打败你的一天。"好小子,功夫有丢丢长进啊。"朱棣不吝啬夸赞,但听了他的夸,朱高煦只高高一抬朱棣就看不惯他嚣张样,再次抬手去捞,两人你来我往,过了十几招,朱高煦再次被擒,如一只被抓住命运脖子的小虎崽,四肢徒劳地在半空挣扎,完全没用。朱高煦发出小小咆哮声。
朱棣乐呵呵一拍他屁股,“跟你爹耍横,你还嫩着呢。”朱高煦:“嗷嗷嗷嗷
--"
坐在地上的两小只看着和爹玩闹的二哥,朱江月吸着手指歪歪脑袋,大眼睛一眨一眨的超萌。
棒!"
朱高燧就开心地鼓起手掌,一上午都没喊一声爹的他,此刻小模样兴奋得很,“跌跌,喊得太少了,发音还没大哥两个字清楚。
但是朱棣听见了,看小儿子捧场,登时笑声敞亮,只有被逮住挣脱不开的朱高煦快气死了。
徐妙云走过来看见的就是这么一副热闹画面,“......."
说好叫他陪儿子玩,培养亲子关系,他就是这么玩的?朱棣一见她,顿时心虚,赶紧把朱高煦放了,谁知这小子是个牛脾气,下来后就朝朱棣咬去,每次一失去理智他就爱咬人。
当然,朱棣一只手就撑住他脑袋,没让他得逞,急得朱高煦发出小兽怒嚎声。火气,正要教训人,徐妙云就冷冷道:"朱高煦,你哥说什么你忘了。"“高煦!"徐妙云呵斥声一出,朱高煦气性上头根本不听,看他不依不饶,朱棣也来了一听这话,横冲直撞的小豆丁气势忽地一滞。
徐妙云眯了眯眼,慢条斯理道:"还是说,许久没和你爹抱抱,你想了?"朱高煦:“......"
张牙舞爪的小崽子立刻收起手脚,后退几步,与朱棣保持距离立正站好。看他这么乖,反而心情复杂的朱棣:
“
......".
老子就这么让你嫌弃的啊。
朱高煦想想大哥的惩罚,头皮就忍不住发麻,他才不要和臭爹相亲相爱,晚上还要一床睡觉,他转头眼巴巴看向徐妙云。
"娘,我错了,别告诉大哥。"
徐妙云就哼哼一声,心里却觉得好笑,这小子,真是什么法子都不好使,只有他大哥好使。
但是徐妙云也知道,这都是因为大宝比朱棣这个亲爹做得都好,平日里花了不少心思在二宝身上,所以二宝才越来越黏他哥,听他哥的话。就在这时,王安从院外快步进来,跪下行礼道:"王爷,宫里来圣旨了。"朱棣理了理被弄乱的衣服,和徐妙云一起往外走,夫妻两以为是回北平的旨意,果然,圣旨说让各位藩王三日内离京,朱元璋还给了些赏赐,嘱咐他们在封地照顾好自己。但是.....
什么叫世子留在京中读书啊?
朱棣傻眼了,徐妙云也愣愣的。
夫妻两默契扭头,对视一眼:所以大宝一早进宫是....朱棣想到昨日儿子说的那些话,他:
“.
臭小子动作还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