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天降的媳妇不好娶九
汪家的富裕,只是相对普通人而言。
在这城内诸多富商面前,汪家完全排不上号。迄今为止,汪家手中总共十二间铺子,最大的是一间茶楼,足有两层楼。其他的铺子都不大,生意遍及衣食住行,除了茶楼外,没有别突出的。
也就是说,汪家的庶女若是能找到一个家里有铺子的年轻后生做女婿,也不算是低嫁。最重要的是,周大椿的铺子只属于他一人,和周家无关,这就很难得了。好多人家是一间铺子兄弟几人分,摊到每个人手里的钱财着实不多。比如汪家,兄弟四人,分十二间铺子.....原本还不错的家底,这一分,就显得特别可怜。汪老爷若有所思,吩咐:"叫了红儿和萍儿来,我有话问。"
汪清康明白,父亲这是想要问姐妹俩到底是从哪儿听说的周大椿有一笔横财的事。他也怀疑横财说不定是真的,只不过三妹那个蠢货没能试探出来,还被周大椿看出她是奔着银子才嫁,所以才被嫌弃了。
一个时辰后,出嫁了的汪红儿被接回府,正待嫁的汪萍儿也被带到了主院。姐妹俩一头雾水,但看父亲一脸郑重,也不由得正色起来。汪老爷在自家女儿面前,没有隐藏自己心思的意思:“你们到底是从哪儿听说周大椿手里有横财的?”
姐妹俩面面相觑,周大椿不是都与自家断绝关系了么?眼看二人不答,汪老爷训斥:“说话!”
汪萍儿看父亲特别认真,吓得抖了抖:"我没听说过,是大姐说的。"确实是汪红儿提的周大椿,她有些尴尬:"我是听夫君说的,他说码头上的力工完全就是拿命换银子,提了周大椿,说是周家村里出来的年轻人都特别肯干,也舍得下力气。那个......爹,我真的知道错了,当时只是想和二妹一起跟三妹开个玩笑,哪里想得到三妹会当了真,还非君不嫁,三妹太单纯,太好骗,希望她记住这个教训,日后不要再被人三言两语左右此事是汪红儿理亏,她懂得父亲的某些所作所为,汪家的女儿出嫁,多多少少都要为家里带来一些好处,她和二妹一番作为,等于毁了三妹名声,也毁了一门能给汪家带来好处的姻亲,父亲会生气很正常。
不过,她在算计此事前,不觉得事情败露后自己会受到惩罚。别说她已经出嫁,父亲不会责罚成为两家联姻纽带的她,即便是没有出嫁的二妹,父亲也不会舍得下狠手。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做遮羞布。
只是她没想到,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父亲会再次旧事重提。她没法子,只能扯一些可为什么呢?
汪红儿看向自己的弟弟,若有所思。
汪老爷眯起眼:"所以,你并不知道周大椿手里有钱财和赚钱门路的事?"姐妹俩在汪盼儿婚约解除后,彻底将周家村和周大椿抛到了脑后,闻言是两脸茫然。合着周大椿真的有本事?
二人心里都有了不好的预感,当初汪家愿意解除婚约,是因为周大椿是个只会卖苦力的穷小子。若他真能赚到银子,那父亲很可能会继续这门婚约。如此一来,汪盼儿岂不是有了翻身的机会?
汪老爷看见两个女儿脸上神情,大失所望,
摆摆手将二人打发了。
"是巧合。"王清康满脸失望。
贵。
汪老爷迫切地想要把自家的生意做大做强,一直都在找相对新奇的货物,物以稀为一件货物想要卖高价还有人买账,必须得稀奇。
这次周大椿铺子里的东西,就堪称又稀又奇。
他自己就是男人,但凡男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行,原本就行的也希望自己更行。因此,
这些药丸子和熏香随便价格偏高,还是特别好卖。
"你忙去吧。"汪老爷打发了儿子,决定再看看。
*
温云起生意做得不错,不出意外地等来了汪老爷的邀约。城里好多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温云起的铺子里卖的是什么。大部分上门的客人除了买药丸之外,还会买些铺子里的东西掩人耳目。
原本温云起铺子里就是什么赚钱卖什么,弄到现在,他干脆摆成卖礼物的铺子。瓷器摆件,笔墨纸砚,扇子书画,包括奇石玉雕。不管买什么,温云起那几个伙计都会将其包成贵气雅致的模样。
如此,铺子生意没有好到门庭若市,是三三两两的客人陆陆续续登门,而实则上,收的银子不少。
一开始药丸这一块儿全是温云起在卖,后来他交给了其中一个叫大牛的伙计。不用时时刻刻守着铺子,温云起就能出门了。
这一日,一个随从模样的人登门,四位伙计以为是有客,忙笑脸迎人。"客人需要什么?我们这儿有各种礼物,还有养生药丸呢。"随从认为,哪怕周大椿生意做得不错,那也远远比不上汪家。即便是主子提醒了要客气一些,他也不觉得自己需要讨好一个村里出来的穷小子。当即肃着脸道:“请你们东家午去对面的迎客楼,我家主子有请。"
汪老爷身边的人。
"你主子谁?"温云起不说是过目不忘,记性要比寻常人好得多,他一眼就认出来这是随从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我主子是汪家老爷。”
话语虽客气,那神情却很看不起人。
温云起呵呵:“不认识,不去!"
随从恼了:“好叫东家知道,我家主子找你,那是有好事。”"不去!"温云起言简意赅,"这好事给别人吧。"
随从见他不是客气,顿时慌了,该请的人没请到,那就是他办事不力,顿时有些后悔自己的嚣张,如今也只能尽力弥补:"东家,您不要为难小的,就去一趟吧,真的是好事。"温云起冷哼了一声,算是回答。
随从咬牙,决定说说这好处,不怕他不动心,当即上前几步,想要靠近些。温云起转身往后院走。
随即急得跺脚:“周东家,我家三姑娘对您放不下,主子决定成全她一片痴心.....温云起没有回头。
当汪老爷得知人不肯来,决定亲自去一趟。
可惜,只剩下几个伙计招待他。
汪老爷压下心头的火气,一个村里来的穷小子,谱还不小:"你们东家呢?"也降不下去,咱们铺子只是代卖而已。"
大牛客气地道:"客人想要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做主。这价钱童叟无欺,即便是东家在此,
汪老爷心中一动,既然周大椿能代卖,那他同样可以代卖啊。相比起周大椿那这个小铺子,他完全可以将货物铺到周边几个府城,这几日他暗暗观察这间铺子的生意之余,也往周边打听了一下,确定没有人见过这种药丸。
"代卖,帮谁卖的?
"
大牛一脸茫然:“小人不知。”
十两银子,怎样?”
汪老爷皱了皱眉,压低声音:“你打听一下,若能打听到有用的消息,我给你好处。二大牛皱眉:"我不干这种事。”
如果不是周大椿,他这会儿还在码头上扛包呢,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如今一个月一两银子,不用风吹日晒,不用担心有人拖欠工钱。铺子生意这么好,而且他是四人之中最得东家的信任的伙计,堪称前途无量。
"客人不买东西,还请离开。”
今是势在必得。
汪老爷心头火起,此时还激起了他的逆反心思,原本他只是对这门生意有些在意,如于是,他抛下了其他的事,就在对面的茶楼等着。
温云起当日出门时,就被汪老爷拦住了。
汪老爷态度强势,他亲自守在这里半日,确定周大椿一直在后院之中,压根就没走,这小子根本就是故意避而不见。
“周大椿,我有些事情要与你说。”
温云起颔首:"我知道,你身边的随从已经跟我说了,知道你想要成全女儿,让我们再续前缘。可是,我对汪姑娘没有感情,还请汪老爷不要强人所难。这天底下没有嫁不出去的姑娘,汪老爷又何必揪着我不放?
汪老爷黑了脸。
"本老爷看上你,那是你的福气。
"
“这福气给别人吧。"温云起冷哼,"什么看上我的人,不过是看上我的铺子罢了。汪老爷,你是不是想知道这家铺子背后的东家是谁?
"
心思被揭穿,汪老爷并无窘迫之意,坦然道:"有我在,你的生意会很容易做大。"帮我说亲,我娶得到媳妇!"
"不需要。"温云起一口回绝,"现在赚得挺多了,我都花不完。再说,已经有不止一人宁愿不娶,也不能娶这种姑娘回家。
他眼神一转,"我和汪三姑娘一点都不熟,大家互相不了解,只知道她是个势利眼,我语罢,飞快溜了。
汪老爷自持身份,不
不好去追。想到周大椿说两人不了解,他心中一动:“让夫人将三儿接回府,好生打扮一下。
不提汪夫人得知这个消息心里有多呕,她再不愿意也不敢违背自家男人的意思。的吩咐,好生打扮一番,出门与周大椿偶遇。
正在小院子里想方设法给两个姐姐添堵的汪盼儿突然就可以回府了,而且还得了父亲既然都已经是夫妻了,也不打算再给她另选夫婿。
不错的夫家。
汪盼儿听到这话,眼前一黑,她这些日子被关在那个小院子里,只知道汪萍儿定了个,“那个乡下小子怎么配得上我?爹,我嫁给他以后,遇上农忙,我还得去地里干活,那汪老爷耐心解释了一句:"周大椿在城里开了间铺子,生意很不错,他铺子里卖的货物在城里是独一....你懂我意思吗?”
汪盼儿在汪家长大,怎么可能不懂?
此时她突然就明白了自己能从别院出来的原因,这机会是周大椿给的。“懂!"
转头汪盼儿回了院子,立刻挑了最美的夏裙,好生打扮了一番,去了街上转悠,特意去了周大椿铺子所在的那条街。
汪红儿和汪萍儿很不愿意看见妹妹翻身,但又不敢坏父亲的好事。于是,温云起在铺子里等来了汪盼儿。
他的这间铺子,男客占七成,女客只有三成。
汪盼儿看到了柜台后一身淡青色长衫的周大椿,身形修长,气质高华,乍一看,像是个读书人。她微微愣了下,心里的一丁点不情愿瞬间就没了。"好巧。"
温云起看见是她,乐了:“不巧呢,昨儿你爹才来找过我。”汪盼儿心思被戳穿,颇有些不自在:“大椿哥,我......”"我不会娶你。"温云起开门见山,"不管你做什么,我都只会更加讨厌你。之前看你在那小院子里犹如困兽,我也恨旁人欺骗于我,便故意说了些话给你爹听,他才放了你出来。他这样冷淡,犹如一同冰水浇熄了汪盼儿满腔的热情。汪盼儿面色僵硬。
"我还要谢谢你?
"
温云起摆摆手:“不用谢。”
汪盼儿身为汪家女,又是被汪夫人当做嫡女养大,本身挺傲气,气得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她侧头问:“你这里有药卖......."
温云起打断她:"我的药不卖给你。
"
汪盼儿轻哼一声,抬步就走,她一刻也没耽搁,直奔最近的医馆,将丫鬟留在门口。再出来时,手里多了好几个纸包。
丫鬟是汪夫人安排的,试探着问:“姑娘买了什么?”
的做,哪里会有好日子过?"
“生米煮成熟饭,他总不能拒绝我了吧?"汪盼儿不看丫鬟,冷笑道:“我不按父亲所说闻言,丫鬟放下心来。
接下来几日,汪盼儿天天往外跑,每天都会到温云起铺子附近溜达,也不是每天都会进门。
一转眼,到了七月初七,城里有规矩,每年这一日,出嫁女要带着礼物回娘家。如无意外,汪红儿要带着夫君一起回。
两家有合伙做生意,面上很和睦,一大早,汪红儿夫妻俩就到了。汪盼儿坐在自己房里,细细涂了大红色的蔻丹,用了不少护手的指粉,手背和指甲上都染了不少粉末,掐着时间去了园子,然后偶遇了汪萍儿。姐妹俩自从那事之后,互相之间跟仇人似的。
汪萍儿得了父亲的吩咐,必须和妹妹握手言和,该道歉就道歉。她倔了好多天,放不下脸面,今日家中有客,算是个好机会。
姐妹之间没有隔夜仇,当着姐夫的面,汪盼儿总不能不搭理她。"三妹,大姐夫来了,咱们去见见?
汪盼儿垂下眼眸:“走吧。”
她双手自然地挽住了汪萍儿的胳膊。
原先姐妹两人很亲近,没少手牵手一起走,但自从闹翻了以后,互相之间都看不顺眼。没有挣脱。
汪萍儿对于三妹这突来的亲近有些尴尬,但这是父亲想看到的,即便心里别扭,她也姐妹俩手挽手,看着像是没有生出过恩怨一般,一起入了待客的院子。汪红儿看到姐妹俩挽手进门,眼神微闪,早在三妹被接回府的那天,母亲就已经派人
告诉过她了。她心下很是不喜父亲这番决定,但无论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她都影响不了父亲的所为。
"三妹?"
无论心里怎么想,汪红儿还是笑着打了招呼。
汪盼儿含笑上前,亲热地握住了汪红儿的手:"大姐,你回来了?"角落里的汪家四姑娘看到这番情形,浑身鸡皮疙瘩起了一层又一层。她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将身子往角落里缩了缩。
汪夫人也觉得三女儿这亲近来得过于突兀,家里有客,她不好苛责庶女,于是吩咐丫鬟们上菜,又让人去请在书房里谈事的汪家父子和女婿。回过头来,却发现自己的小女儿正在挠手背。
"
"萍儿,你怎么了?
汪萍儿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背上起了不少血道道,她皱了皱眉:“娘,我好像起疹子了。”
"难不难受?要不要看大夫?"
家里有客,人都要到了,这会儿看大夫不太好。不过,到底是对女儿的担忧占据了上分,
汪夫人扭头吩咐人去请大夫。
汪家府上没有养大夫,不是不想养,愿意久居府上的大夫但凡有几分医术,工钱都特别高。汪家拿得出这份银子,但汪夫人觉得没必要。反正汪家住得不偏僻,附近就有医馆,生病了派人去请就是了。
大夫还没到,外面传来了请安的声音,汪家唯一的女婿梁成,跟自己的大小舅子还有岳父
一起边走边说笑。
几人进了门,先各自见了礼,又分宾主坐下。此时丫鬟陆陆续续开始上菜,而汪萍儿越挠越痒,汪红儿看着妹妹挠出的血道道和疹子,感觉自己的身上也开始痒,忍不住挠了挠这一挠,就停不下来了。
很快,汪萍儿的脸上越来越肿,汪红儿先是手背红肿,紧接着是脸,姐妹俩是一样的症状。
汪夫人察觉到不对,厉声让人去催促大夫。
"你们姐俩应该是吃了相克的食物,别在这儿了,回院子等着。"汪夫人活了半辈子的人,自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男人都是好色的,让梁成看见汪红儿毁了容貌,即便容貌恢复,丑态也会被他记住。"快,扶两位姑娘回后院。"
两位姐姐。”
汪盼儿也跟着满脸担忧,见二位要走,她担忧道:“娘,我跟着去看看,顺便照顾一下还是那话,有客人在,而且汪夫人很介意让自己的庶女和女婿相处,若是姐妹相争一夫,传出去又是一场笑话。
“对对对,你去!盼儿越来越懂事了。”
汪盼儿听到这话时,已经转身,唇边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她出门时,脚下飞快,不小心被一个送汤的丫鬟泼了满身。
"哎呦。"
丫鬟急忙跪地请罪,汪盼儿狠狠瞪了丫鬟一眼:“跑得这么快,赶着去送死吗?”语罢,又骂身边的贴身丫鬟,"还杵着作甚?赶紧扶我回去换衣。"有了这个插曲,汪盼儿没有去两位姐姐的院落,她受不了身上油腻腻的感觉,让人打了水好身洗漱一番,一个不小心,脱下来的衣裙也被她带到了洗澡的盆里。汪盼儿又发了脾气:“连衣裙也跟我作对,来人,给我拿去烧了!"她脾气暴躁,发作这一通,众人都没有怀疑。
而另一边,大夫去了汪萍儿的院落,姐妹俩都等在那处,不过短短两刻钟不到,姐妹俩眼睛都肿得只剩下一条缝,整个头和猪头差不多,再无原先的清丽美貌。原本红润白皙的肌肤此时又红又肿不说,因为肿得太过厉害,已经能看得到肌肤底下的红血丝,好像随时会炸了似的。
这副模样很是骇人,大夫都吓了一跳。
"这是怎么了?"
姐妹俩欲哭无泪,两人互相安慰。
大夫问过两人的吃食和她们今日去过的地方,又问及二人是否有相克的食物和花粉。最后得出结论,姐妹俩这是被人给下毒了。
汪萍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今儿哪儿也没去,都没碰生人,上哪儿中毒?"我们!
话说到此处,她忽然想起来了汪盼儿那突兀的热情,瞬间勃然大怒:"是汪盼儿,她害刚刚才从桶里出来,连头发都还没绞干的汪盼儿,被几个婆子强行拖到了汪萍儿的院落之中。
汪盼儿到时,汪家所有人都在。
她一脸茫然:“爹,娘,怎么了?出了何事?两位姐姐病情如何?”汪夫人一口气不上不下,险些被她给噎死。
“你还装。"汪夫人大怒,"红儿和萍儿是不是被你给害了?”汪盼儿抵死不认。
这也不是追究真凶的时候,大夫那边还在配解毒的药,话里话外很不乐观。梁成眉头紧皱。
汪老爷看到女婿这副模样,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阿成?你觉得红儿是被谁所害?”
梁成语气不太好:“我们回来时,
夫人还好好的。”
言下之意,汪红儿是在汪府出事。
大夫配了药,临走时,言语之间让汪家另请高明,然后取了诊金,拎着药箱落荒而逃。汪红儿看到了梁成眼里的厌恶,他都不愿意多看她。
“夫君?”
着,
回头我再来探望你,爹娘那边有我,我会说你想多在娘家住几日。梁成叹口气:"你这模样,还是先不要回府,天色不早,我还有事。你在这儿好生养语罢,带着人扬长而去。
汪红儿:“.....
"
"娘,怎么办啊?"
汪夫人脸色奇差,质问:“盼儿,你还有何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