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报名的老师被这动静吓一跳,钱点到一半忘记是多少了。
“许褚,你给我安静点!”老师敲敲桌子。
许褚和刘小川是高中同学,刘小川成绩一直是班级第一,许褚成绩则是班级倒数第一,上学那会儿刘小川不愿意坐在显眼位置,每次调座位都主动要求坐在角落,许褚作为班级吊车尾,自然也是坐在角落。
两人就成了同桌
高中时关系最好,许褚家庭条件好,打饭时打三份,自己吃两份,给刘小川一份。
刘小川好奇道:“你是报名复读班么?”
“对啊!”
许褚大大咧咧的承认。
老师苦笑道:“许褚这小子可是我们复读班的名人,算上今年已经复读几年了?”
“四年!”
许褚不要脸道:“前辈们八年才取得胜利,我这才四年还有四年呢。”
“关键你没有进步啊!”老师无奈道。
许褚第一年复读就在他的班级,印象很深比本科线少三十六分,又是县中的学生,以为是个好苗子,想着重培养,结果第二次高考,离本科线又差三十六分,年年如此,复读班的学费一直在涨,许褚的成绩停步不前。
许褚揽着刘小川肩膀,“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学,这是我最好的兄弟,他会带我进步的。”
“希望如此吧”
老师扶着额头,又看向刘小莘,“同学,你也是来报名的么?”
“我不是,我陪哥哥来报名。”
“喔,你上高几了?”
“刚高考完,月底就要去上大学了。”
“很不错!”
老师回过头对教室里的学生说,“你要都要以这位同学为榜样,争取明年全都考上大学。”
“嗯嗯~~~”
同学们纷纷点头。
老师又说,“同学,你今年高考成绩多少,考的哪所大学,说出来给大家一点动力。”
“高考没发挥好”
小莘谦虚道:“只考了661分,被江大录取了。”
“661分叫没发挥好,让我这个考了四百多的怎么活?”
“匀给我100分,我和你都能上本科”
“学霸,请离开这个学渣的世界!”
“诶?”
一个同学问道:“你是不是奥赛班的刘小莘?”
“对!”
刘小莘笑着点头。
北江县中有两个奥赛班,年级前一百的学生才能进,最差的学生也能考个一本,刘小川是普通班学生,不然也不会有许褚这样的同学。
“我认识她!”
这个同学立刻对周围人介绍道:“她没有撒谎,几次摸底考试都是680多分,按照她的实力考全县第一都没问题,661分真的是没发挥好。”
“嘶”
有几个二中三中的学生来报名,他们哪见过这种学霸。
看向刘小川的眼神都有了崇拜
妹妹这么强,哥哥也差不到哪去吧,老师刚刚说了,哥哥三年前就考上了重点本科,只是因为生病错过大学报名,希望能和哥哥分到一个班级,有题目不会可以向他请教。
这个同学母亲跟着来报名,有句话他没敢说
刘小莘是县中最出名的学生,不仅是成绩好,长得还漂亮,被誉为县中校花,他们这一届一半以上的男生都暗恋刘小莘。
报名结束,老师交待一些事情。
下午两点前到校,根据分好的班级找到自己教室,班主任会给他们分宿舍,带着床单被褥生活物品去宿舍收拾下,晚上有一场摸底测试,所有人都得参加,老师还着重强调一点,手机不能带进校园。
许褚一个人来报名,主要他爸妈也没脸跟过来。
从学校出来,许褚就要请刘小川吃饭,装模作样的找个小餐馆,点了四个菜,又问刘小川要不要喝点酒。
刘小川道:“下午还要去学校,喝酒不好吧?”
“没事”
许褚就像是复读班扛把子,“在复读班,我罩得住,咱俩都三年没见了,怎么能不喝点!”
“那就喝点?”刘小川试探道。
“老板!”
许褚大喊道:“给我拿一瓶啤酒。”
“一瓶啤酒?”刘小川惊呆了。
许褚,“你要是酒量不好,就喝一杯,剩下的我来喝。”
刘小川无奈道:“你可别喝醉了。”
就着四个菜,两人喝了一瓶啤酒,啤酒喝完后换成大瓶可乐,这顿饭花不了多少钱,刘小川没有抢着结账。
吃过饭后,刘小川给李虎打了个电话,让他借下村长的吉普车,把他的被褥、毛巾、脸盆这些都拉过来,顺便接小莘回家,来之前想的是报完名就走,可是只见着负责报名的老师,连分到哪个班级,班主任是谁都不清楚。
看来要在学校住几天,摸底测试结束后,问问何强能不能和复读班负责人搭上话,给他留个学籍,人就不来了。
没车真不方便
刘小川在考虑要不要买辆吉普车,李虎会开车,平时让他开车接送,还有艳子和仟仟,给她俩报名学个驾照吧,至于自己三轮摩托都开不好,这四个轮子的汽车能不能学会,心里也没个谱。
“这是你的手机?”
许褚看到刘小川打电话,拿出自己的手机晃晃,“跟我的一样,这款手机两千多,缠了我爸两天他才答应给我买。”
“我这是二手的”刘小川随口解释。
许褚知道刘小川家庭条件不好,揽过肩膀,神秘兮兮的问,“告诉我,这三年是不是偷偷出去打工了?”
“呵”
刘小川笑了笑。
两千多的手机需要偷偷打工么,要是看到小莘最新款的古为,以许褚的脾气估计得满地打滚,嚎叫着说学生不能如此奢侈。
中午一点,学校的人多起来。
报名时有点来得早有的来得晚,下午开始分班,所有人都来了,许褚挤到公示牌前,刚刚贴好的名单还有股胶水味,他很清楚名单是按照成绩排序,所以从下往上看,第一个就看到刘小川,往上数七个,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小川!小川!”
许褚从人堆中挤出来,激动道:“咱们分在一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