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消息
霍元转身,领着王诞穿过人群,走向一处较为隐蔽的角落。
周围的衙役见状,也纷纷跟了上去,但霍元抬手示意他们止步,只带了几个心腹衙役跟随。
到达角落后,霍元停下脚步,转身看向王诞,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现在,你可以说了。但请记住,你的每一句话都将被记录在案,若有半句虚言,后果自负。”
王诞深吸一口气,再次确认了一下四周的环境。
他向霍元陈述了自己遇到唐门的经历跟写给李青的密信。
“大人,我怀疑就是李青,他现在已经是户部尚书了,我只将此事告知过他一人,还请霍大人帮我伸冤,家父是不可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的。”
霍元听着王诞的陈述,面色愈发凝重。
唐门,一个以暗器与毒药闻名江湖的门派,竟然与这场朝廷的纷争扯上了关系,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整个事件的复杂性。
如果王诞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件事确实不容小觑。
关乎整个大武王朝的安危。
“你所说的李青就是崇阳县刚上任的户部尚书李青?”
霍元目光严肃问道。
“正是,大人!他曾与我一起参加笔试,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惜没想到竟然如此卑鄙,还请大人为我做主,为家父平冤!”
王诞脸上满是愤怒之色,联想到跟李青发生的种种,甚至还想着跟对方结拜,一想到这里,王诞的心中就五味杂陈。
霍元闻言,目光更加深沉。他没想到,这场看似简单的朝廷纷争,竟然还牵扯到了江湖势力唐门,以及新上任的户部尚书李青。
这让他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这也不得不让霍元怀疑王诞口中所言的真实性。
“你说散播瘟疫乃是唐门所为,可有何证据?”
王诞闻言,眼神有些暗淡但是很快又恢复了坚定之色,他义正言辞说道:“大人,我所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敢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若有半句不属实,随便大人发落!”
“哼!也就是没有证据!”
霍元冷哼一声,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不屑。
霍元的反应让王诞的心沉了沉,但他没有放弃,他知道这是自己洗清冤屈的唯一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坚定。
“大人,此事我的确目前没有证据,但是您可以推断一下,家父在朝中为官多年,想必跟大人有所交集,为官可有半分不正?且家父又有何理由冒着杀头的风险去散播瘟疫?”
王诞的这一番话让霍元心中不免沉思。
王云之跟自己在朝中的确实有过一些交集,作为相邻县衙两人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
此人为官虽不说何等有谋略,为国为民,但也还算老实,本分。
要说做出散播瘟疫这种事情,还真是有些让人不信,况且确实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来证明此事。
何况今日眼前这小子主动归案,看来此事还真是有些东西在里面。
霍元心中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此事关乎大武王朝安危,实属大事,如若禀报朝廷要是此事真的跟唐门有关,是唐门在背后推动瘟疫。
自己则能够记一大功!
又何须在此县城苟居碌碌无为!
霍元沉思片刻脸上很快恢复了那副平静的神色看着王诞说道:“你说的我会像皇上禀报,如果王云之真的是蒙受冤屈,自然会还他清白,你不用多虑。”
“不过,你现在是朝廷的通缉要犯,本官还是得将你捉拿!”
王诞听到霍元的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只要这件事能够上报到皇上那里,重新审查,那么自己和父亲的冤屈就有可能得到昭雪。
至于自己现在的处境,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多谢大人!只要能还家父清白,我王诞甘愿受罚。”
王诞说着,深深地向霍元鞠了一躬。
霍元见状,微微点头,心中对王诞的勇气和担当多了几分敬意。
他知道,这件事一旦上报,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对自己的仕途产生重大影响。
“王诞,你暂且留在此处,我会派人严密看守,确保你的安全。同时,我也会尽快将此事上报朝廷,请皇上定夺。”
霍元沉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霍元将王诞押至范县的大牢中关守,并未直接押送至京城。
随后,事关重大霍元准备亲自前往京城将此事告知朝廷!
……
崇阳县。
瘟疫肆虐,放眼整个街道除了面带纱布,身穿衙役服装的官府人员在忙着消毒跟销毁尸体,基本已经看不到活人。
整个崇阳县气氛十分衙役,如同被一块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艾草跟烧焦的味道。
县衙府上。
李青手中拿着一把蒲扇正在给炉子的柴火扇风。
他的眼睛却看向别处,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脸色十分凝重,带着几分疲惫之色。
县衙府上已经没什么人了,病的病死,活着的均出去销毁尸体跟赈灾了。
整个县衙府已是空空的配件。
十分安静,只能听到柴火在火中劈里啪啦的声音,跟李青手中的扇子煽动的声音。
气氛也十分压抑。
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跟夏立秋的醇厚的声音。
“大人,李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呀。”
夏立秋的声音在空旷的县衙府内回荡,打破了原有的沉寂与压抑。
他气喘吁吁地冲进屋内,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仿佛带来了一丝穿透阴霾的阳光。
李青闻言,手中的蒲扇微微一顿,随即转过身来,目光中闪过一丝询问。
尽管他面色依旧凝重,但眼中也不禁闪过一丝期待。
“什么好消息?能让你如此慌张。”
李青放下蒲扇,站起身来,走向夏立秋,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却也难掩关心。
好消息这三个字在崇阳县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
每天听到的不过是哪里缺多少粮,哪里死了多少人,哪里又出现了大批量的病患。
夏立秋的话无疑让李青对这惨状有了几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