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距离城门半里远的地方,隐隐出现了形状如龙的长队,他们个个身着东安军的战甲,只是。
入冬之际,寒风袭来,天色阴沉。百姓们屏住呼吸,一片安静之中似乎听到阵阵乐声。
这是……哀乐!
有人立马反应过来,“想必大军运回了众将士的尸身,明将军夫妇的遗体应当也在其中,否则不会有哀乐。”
“可惜明家被禁了足。听说那位明大姑娘还曾向陛下求情,要迎回父母的全尸。如今大军回城,却来不了。”
“来不了正好,免得看了伤怀。”
不少百姓在人群中声声哀叹,为丧命边关的将士,为明辉夫妇,也为孝心一片的明昭月。
“兄长,看来昭月妹妹当真没来。”沈知秋双目含泪在人群里寻了好久,也没看到明家人的身影。
沈安嗯了一声。他倒是不在意明昭月此时来不来,毕竟就算来了也改变不了明将军战死的消息。他神色忧郁地望向大军的方向,满目遗憾和心痛。
东安国,又失了一位忠心的武将。
和沈安一样藏在人群里的世家子弟有很多,凤首辅嫡长孙凤承望、翰林学士马成卓之子马今栎……甚至连高越函也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着。
他不是东安国的人,出现在这里有些不合适。可他必须得来看看情况。
大军已到城门口,跨马走在最前面的是十八名开道的将士,他们高举东安旗。
开道士兵之后,一个高大的将军双腿夹着马腹,双手腾出来紧紧捧着一个小匣子,匣子用黑布包着,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他露在外的左臂铠甲上,戴着一圈黑色纱布。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明家军副将许巍。而他的身旁,还有一小将捧着同样大小的匣子,依旧被黑布包着。
在他们身后,无数将士或骑在马上,或步行回程的,每人左臂皆缠着一圈黑纱,手里也都没空着。他们捧着包东西,无一例外都被黑色布条包着。
“明将军的尸身呢?怎么不见棺椁?”
“是啊,没有棺椁,怎么还奏哀乐?”
经过城门口时,许巍将军忽然高举手中的黑匣子,让黑匣子比他更先入了城门。
其他人也一样,统统让手里捧着的东西先一步入城。
忽然,有人在人群里惊呼。“大军回程,莫非他们带回的是阵亡将士的骸骨!”
没错,一定是这样。有些眼明之人已经看了出来,想必许巍将军手中那个黑匣子,便是明将军的骸骨。
可叹他一生为国敬忠,死后连个全尸都落不到。可怜明大姑娘以性命为赌注,也想让陛下找到明将军的全尸。
看来,明大姑娘又要伤心悲痛了。
城门内,东安国太子韩琪在一众文武大臣的拥护下,立于储君轿撵前。韩琪身旁,二皇子惠王、三皇子晋王、四皇子楚王皆站立在侧。秦王自然也在,虽然他腿脚不便,但这种扬名声的事,他乐得参与。
“末将携阵亡同袍骨灰回京,见过太子殿下。”
许巍在城门下马,捧着黑匣子缓缓走到太子面前,俯身磕首。
骨灰?围观的百姓一阵诧异。不是遗骸,而是骨灰!
太子似乎也诧异万分,盯着许巍,满脸不可置信。
许巍抬头道,“边关一战,伤亡惨重,众将士无有全尸,我等只能在清扫战场时保留些断肢残骸。然路途遥远,大军中多是老弱病残之辈,只得将同袍的残骸火化,混着边关泥土带回故乡。”
许巍双目泛红说着,不由看向身后疲惫不堪又满身伤痕的大军。
百姓闻言,顿时明白了,皆觉鼻中一阵酸痛。
两万人的尸身残骸,确实不能全部带回来。他们离开时,还是活蹦乱跳的将士,归来后却成了同袍手中的一捧灰。
人群里有这些将士家人的,不知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兄弟是否在其中,早已心中悲痛,哭成一片。
太子微微叹了口气,俯身将许巍扶起。
“孤奉天子之命,带着皇室儿郎、满朝文武来迎两万将士忠魂。”说罢,太子对着大军率先躬身一礼。
其他几位皇子及大臣们见状,也纷纷效仿,深施一礼。
许巍心中了然。
太子只说迎两万将士忠魂,却对明将军和杜将军只字未提。所以这次战败,陛下是要清算怪罪的。只不过死伤了这么多人,他不好对天下人交代,便让太子亲自来迎,做出爱护将士,痛心疾首的模样。
太子只这一句话,便让许巍看清了形势。他依礼循制,对着太子还礼。
“父皇已在宫中等候,还需辛苦许将军先行随孤入宫,细说边关战事。”
“此乃末将分内之事。”说罢,许巍先让大军带着同袍骨灰前往军楼休整。待他回来后再妥善安排阵亡将士的后事。
于是,大军在此处分成两队。许巍跟着太子及百官即刻入宫面圣,其余将士手捧黑匣子前往军楼。
围观的百姓大部分是来迎忠魂的,便跟着大军去了军楼的方向。
一个时辰后,皇宫宣德殿。
文武百官分列殿中,太子及几位皇子亲王皆在其中。
景佑帝高坐龙位之上,看着下方满身血迹,左臂戴纱的许巍,张口便问。
“许将军,你这左臂的黑纱,为谁而戴?”
许巍风尘仆仆,满眼掩饰不住的疲惫。“回陛下,为了两万阵亡将士而戴,为金煌城一战中死伤的百姓而戴。”
景佑帝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扫视了一眼殿中的百官及皇室宗亲。目光所及的每一个人,都像是要看穿对方的所有心思。
“许将军,你将金煌城一战中的情况,说与大家听听。”
“是。”许巍的声音响彻在大殿。这一刻,他等很久了。
“两月前,两国边境百姓偶起冲突。我方与北齐大军分别派了十名将士前往调解。奈何调解未果,混乱之中,北齐一名军士死于我方小兵刀下。北齐军大怒,扬言要向我军开战。”
“一名军士之死,就能引起两国战乱?再怎么说,我东安与北齐已履行了数年的友好盟约,北齐的主将会如此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