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相信宿命,因为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说,它就是一个悖论,但你或许可以相信因果定律,比如:今天发生的任何事情,一定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前因”,而今天所谓的“结果”,也一样会成为未来某件事发生的“前因”,因果定律或许才是对宿命最好的诠释。
其实有个问题林君一直很不解,当年检察院给关晓量刑的时候是两年到两年半,法院采纳了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但却从重给他判了两年半,不是说法院的判罚有误,而是林君不明白关晓为什么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上诉,上诉就意味着关晓不认罪,或者说不彻底认罪,那法官依法裁判就不可能给关晓从轻处罚。
关晓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跟林君讲述其中的“内幕”,也就是在关晓出狱后的第二年,关晓才开始把这些事情一一告诉林君。
关晓的辩护律师也是他们老家的人,巧的是他还是谢桂的哥哥,名叫谢昌,谢昌一样优秀,在当时关晓的老家算是一枝独秀的存在,因为那个时候关晓的老家确实出现了很多爆发户,但基本上都是靠“捞偏门”发的家,谢昌也发家了,不过人家可不是靠“偏门”,而是实实在在的“正经”收入,凡是老家谁家出了刑事案件,必定会请谢昌做辩护律师,那个时候老家真的是“乌烟瘴气”,谢昌手头上有接不完的案源,可如果你认为谢昌只是纯粹通过收律师费而发家,那就有些单纯了。
那个年代“掮客”之风盛行,农村的人普遍迷信“关系”,法治的理念对大多数农村人来说,更像是思想的“盲区”,普遍的人都不会去触碰,他们只会觉得只要能找到“关系”,那么一切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很多时候律师也在同时充当“掮客”这个角色,但是随着我们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法制的健全,尤其是各种权力制约机制不断出台,可以说“关系”可操控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仍是有许多人痴迷于“关系”,掮客之风依然不减。
一个制度无论它怎么好,怎么优化,它的普及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到了现在,很多人对法制的理解,都还只停留在了上个世纪的时候,而作为掮客也好,律师也罢,他们主打一个“信息差”,就是无论他们说什么,你都没有渠道去“证伪”。
比如当年,谢昌就跟关晓的委托家属讲,关晓的事情很严重,有可能会在五年以上,谢昌在侦查期间会见关晓的时候,也是这么跟关晓说的,无论是关晓自己也好,还是关晓的家人,那肯定都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然后就是各种病急乱投医,百般交代谢昌大律师一定要尽心尽力把关晓的事情处理好。
关晓的案子,当时在谢昌手里那只能说是非常小的案子,那时候谢昌手里应该同时接了好几个案子,天南地北,东奔西跑,在关晓要签《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时候,他都只能视频在线。
谢昌本来是跟关晓商量好了的,他以为他把关晓的思想工作,做足了、做通了,但他没有想到,关晓临阵的时候居然反悔了。
客观上来讲,如果证据确实、充分,那签认罪认罚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但关晓并不知道这些,因为案件到了检察院,谢昌太忙了,没有第一时间去阅卷,也没有第一时间去跟关晓探讨案情,这让关晓觉得,谢昌实在敷衍,再加上关晓跟他以往的当事人可不一样,虽然关晓只在看守所呆了短短几个月,但他疯狂的恶补法律知识,在检察院的《起诉书》送到关晓手里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样的刑罚档位,关晓觉得谢昌在忽悠他,关晓是三年以内的档位,谢昌最初却告诉他,他会在五年,虽然检察院给关晓签的量刑建议是两年到两年半,但这跟谢昌一点关系也没有,完全是罪刑法定的结果。
谢昌主打一个“信息差”,他可以什么都不做,按正常的流程走,到时候只要告诉关晓以及关晓的家人,是因为他的“操作”,关晓才可以被判处这么轻的刑罚。那时,关晓的家人不仅会把高额的律师费双手奉上,还会对他感恩戴德。
只是谢昌不知道关晓这么有“反骨”,实在不好拿捏。关晓告诉林君,其实他的案子也并非如此简单,他们是共同犯罪的案件,有案外人因为证据不足没有对其进行逮捕,而关晓是最重要的直接证人,关晓没有将其供出。
虽然聘请谢昌作为关晓的辩护律师,在委托书上签的是关晓直系亲属的名字,但实际上谢昌是两边通吃,关晓很明确谢昌不是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希望案件快点终结,谢昌代“案外人”许诺关晓天价好处。但直到关晓出狱,他也没有得到这所谓的“天价好处”,哪怕一分一毫。
关晓后知后觉,“案外人”其实当时只是怕他扛不住叔叔的“威胁利诱”,又或者说自身为了立功减刑,而将其供出,所以先给他画了一个天大的“饼”。
但“案外人”不知道,其实关晓也可以“义薄云天”。
而他与谢昌的这波“反向操作”,反而让关晓感觉受到了巨大的欺骗,如果关晓什么都不懂,那一切都好说,可偏偏关晓什么都懂。这让林君不禁想到了许多年前,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两句话。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谢昌与“案外人”的报应不是谁,正是是关晓,严格说来还有沈静薇。
就在前不久,谢昌与“案外人”都被抓了,罪名是“妨害作证罪”,当然那个“案外人”,还涉嫌了当初和关晓一样的罪名。
关晓刚出狱那会其实没有想过去举报他们,虽然在关晓心底确实压抑了非常庞大的“怨气”,但一方面关晓已经出狱了,事情也算过去了,关晓不想再惹是生非。另一方面是大家都是活在同一个圈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加上谢昌和“案外人”也都是在老家有头有脸的人,身边说客无数,也没有人会站在关晓的立场,相反,还有很多人会排挤他。最重要的一点是,关晓没有十足的证据,也担心会被报复。
关晓充满了对新生的向往,但现实却又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关晓去找“案外人”,问他能不能兑现之前的承诺,而“案外人”总是以没钱,生活疾苦等各种理由打发关晓,关晓无奈……
重要的是,谢昌也好,“案外人”也罢,他们所说的话,可以说是他们那个圈层的“风向标”,他们只要说关晓不好,不会做人,那么就会有一群人附和,再有一群人跟风,关晓备受非议。
沈静薇知道关晓的遭遇,她很同情关晓,她问关晓有没有什么忙是她可以帮的,如果需要钱,她还有一些积蓄。
关晓不想别人知道他过得那么狼狈,他拒绝了沈静薇的好意。
后来关晓就去了林君之前介绍他去的化工厂上班,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一切都像预料着的那样慢慢变好,直到有一天关晓找到林君,他说他想跟过去彻底做个了断,拆穿某些人虚伪的面具,他告诉林君,陈素心跑去他公司闹,跟他要钱,他没有办法,又一次打电话给了那个“案外人”,问他能不能周转一下,可是“案外人”依旧拒绝了他,关晓其实很清楚他的情况,他在外面还包养了两个情人,而且经常出入各大会所,关晓突然就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了。
关晓说,有些事情压在心底太久了,本以为自己可以跟自己和解,可每次当生活刚刚平静下来的时候,却总会有这样的人,那样的事来刺痛他的神经。
当关晓做出某个决定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这一次,他是站在“正义”的立场,他可以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关晓开始整理材料,搜集各种线索和证据,关晓虽然坐了两年多的牢,但他并没有荒废,反而学了很多知识,至少在法律方面,他可能不如谢昌那么专业,但用来解决当下的问题,绝对是绰绰有余。
关晓知道谢昌和“案外人”经常会去沈静薇之前上班的那个夜场消费,关晓决定找沈静薇帮忙,沈静薇毕竟在那个地方工作了好多年,加上她平常为人处世,都非常的慷慨仗义,所以沈静微在公司的人缘很好,总有人会为自己在意的人做一些“不道德”的事,哪怕会跟自身的利益有所冲突。沈静微其中的一个好友就是那个夜场上班的某个“经理”,每次“案外人”他们来消费,都是由她负责接待。
关晓知道他们在哪个包厢以后,就直接摔门进去,冲着谢昌和“案外人”就是一阵骂,又是威胁又是恐吓的。谢昌等人万万没想到,平常都腼腆、文静的关晓,今天究竟抽了哪门子风,瞬间就觉得搂在怀里的姑娘她不香了。
谢昌担心关晓多嘴,也怕他节外生枝,赶紧叫“案外人”拿了一万块钱给关晓,然后他在一旁好言相劝,才把关晓打发走。关晓则表现出一副很生气,又很不情愿的的二次摔门离开了包厢。
接着就是沈静薇登场。
谢昌是认识沈静薇的,毕竟沈静微跟他弟弟谢桂在一起那么多年。当初谢昌给他弟弟做过不少思想工作,说沈静薇配不上他,不适合做他家的儿媳。
谢昌看到沈静薇进来,只能表现出一副假装不认识系列,而沈静薇也非常默契的配合,没有多看他一眼,仿佛在这个现场彼此都不存在一样,沈静薇乐见其成。
沈静薇也不知道哪里找来一件服务员的制服穿上,她进包厢里面打扫刚刚关晓发飙后留下的满地狼藉,而他的好友兼同事则在安抚她的那些客人,“案外人”觉得自己在这个地方丢了面子,关晓走后,他就开始各种三字经问候关晓,而沈静薇就在这时偷偷打开了她的手机录音。
人性有时候就是那么奇怪,春风得意时会忘乎所以,怒气冲霄时,更会失去警惕,或者在他们这类人眼里,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
“关晓这个狗东西,当初不是我扶他一把,他能赚到那么多钱,不过就是替我背一点锅,搞得我欠他几个亿一样,早晚弄死他……”,“案外人”唾沫横飞的数落关晓的忘恩负义!
“少说两句”,谢昌提醒“案外人”。
林君问关晓,“这样获取的证据会不会变成“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关晓说,沈静薇是在公共场所的录音,当时在场的人很多,不算非法证据,退一步讲,就算被法官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了,它也一样可以从侧面印证关晓提供的其它证据,只要能够帮助法官排除合理怀疑,他的锤子就可以敲下去。
关晓为自己“正名”了,那些人没有在对他“非议”,当然,关晓也不会在意他们如何见风使舵。因为他本身就不想再跟那个圈子里面的人,有任何瓜葛,他现在“独善其身”,没有任何顾虑,关晓觉得自己这算是彻底与过去告了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