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赤伶》登陆极光音乐。
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杀入八月新歌榜前十。
关注到这一幕的业内,顿时一片哗然,各种音乐认群里的讨论,也是甚嚣尘上。
“六首,花杀又是六首歌曲进入前十!”
“恐怖如斯!”
“前十名,花杀要是不占据一半以上,他是不舒服啊!”
“求此刻张益达的心理阴影面积!”
“张益达此刻已经哭晕在厕所!”
“张益达:花杀,为什么要这么搞我?为什么到下旬才发歌,让我空欢喜一场!”
“花杀:明明可以月初发,我偏不,唉,就是玩!”
同时,也为曲艺盛典,乃至戏曲行业带来许多热度。
特别是杨佩佩和苏贞,那如水一般丝滑的戏腔,引得众人拍案叫绝。
斗音网红争相翻唱,又带来一波热度。
但有一说一,这些翻唱,质量都不太高。
毕竟杨佩佩和苏贞,都是天花板级的唱将,听那些翻唱,都差了点味道。
这首歌,斗音也联系黑鲨,买走使用权,加入配乐曲库。
因为古风圈、汉服圈,最喜欢这种古风戏腔的bg。
而《赤伶》里的戏腔,
而在中午。
《龙国日报》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矩阵,又转发了曲艺盛典上《赤伶》的短视频以及极光音乐上的链接,并配文:
“燃!位卑怎敢忘忧国,一曲《赤伶》,唱出梅鹤亭老先生的拳拳爱国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人间浩气存,吾辈当自强!”
这一下,业内彻底沸腾,一个个羡慕嫉妒恨,眼都充血了。
“我焯,我没眼花吧,《龙国日报》竟然再次给花杀点赞!”
“《龙国日报》三年都未必点赞一首歌,但这一个月,竟然给花杀点赞两次!”
“啥牌面啊这是!”
“花杀简直就是《龙国日报》亲儿子啊!”
“黑鲨牛逼,陈朔碉堡啊,真慧眼识才!”
“星海老板顾隆:我刚刚从医院出来,一看这,又eo了,回去住院了!”
当陈朔看到这个消息时,也惊呆了。
龙国有十四亿人,熙熙攘攘,每天会发生那么多故事,任何人能让《龙国日报》点赞转发一次,都值得炫耀一生。
但短短一个月,沈浪的歌,就被《龙国日报》点赞转发两次!
这孩子,真的太优秀了!
这一刻,陈朔突然觉得,沈浪看不上自己女儿,也没什么关系,甚至有点慌。
拿出手机,给苏贞发微聊:“亲爱的,你还是教教咱闺女,对阿浪主动点,用点小手段。我怕她竞争力不太行啊!”
而在《龙国日报》转发点赞《赤伶》后。
《赤伶》直接冲上热搜头条。
极光音乐上,《赤伶》付费量再次暴涨,迅速冲破百万。
评论区,留言也突破十万条。
“上一秒还在《龙国日报》官微上吹水,下一秒就来到这里付费!”
“原来戏
腔这么好听啊,我要变成小戏迷啦!”
“我愿称《赤伶》为古风戏腔天花板!”
“这才是真正的古风!”
“花杀太牛逼了,一出手就是王炸!”
“花杀:天不生我花杀,古风万古如长夜!”
“是啊,花杀的曲风也太多变了吧,两个月十多首歌,每一首的曲风都不一样,根本不像是一个人写的,现在,
“花杀:先有花杀后有天!”
“听了网红的翻唱,特意来这里洗耳朵!”
“杨佩佩不愧是奥运会开幕式小唱将,苏贞不愧是国家队成员,唱腔太华丽了,完全是碾压!”
“流量小鲜肉,以及那些网红,在杨佩佩和苏贞跟前,就是弟弟!”
“我实名反对,不是弟弟,是孙子!”
“……”
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
再加上古风本来就是个圈儿,拥趸极多,所以《赤伶》的热度肯定要维持一段时间。
热度带来的就是付费量。
有业内人士预测,别看距离月底不到十天了,《赤伶》依旧有望杀入8月新歌榜前十,乃至前五!
而很多艺人和网红,似乎也找到了流量密码,纷纷开始学习戏腔,一时间,各种戏曲大热。
黑鲨音乐。
办公室。
沈浪当然也注意到这一幕,并没有丝毫意外,毕竟,《赤伶》在地球上本来就属于比较优质的古风歌曲。
更何况蓝星的音乐本来质量偏低。
这几天,沈浪一直在了解
龙国电影市场,毕竟,《唐伯虎点秋香》剧组已经开始组建了。
沈浪也要做一些基础性的功课。
沈浪又看了章翼导演早期的文艺电影《黄高粱》,这部电影拍摄于冷战刚刚开启之后,国际上文化交流尚未断绝。
故事发生在五十年前,龙国非常贫穷落后,愚昧的村民,都娶不来媳妇,于是,拐卖产生了……
一个个固定机位长镜头,节奏缓慢之极,让沈浪看得直接睡着了。
沈浪醒来之后,看了看简介,不敢置信:“就这无趣的电影,还能获得国际上好多大奖?”
沈浪又看了看历届国外电影节的国产电影获奖作品,无一不是类似题材。
目光聚焦于龙国混乱的时代、贫困的底层、压抑的生活、充满情欲的男女关系等等。
整体的文化图景就是——
落后!
封闭!
守旧!
阴暗!
沈浪无语至极!
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或者说,国外的电影奖项的评委,本身就戴着有色眼镜,就喜欢看龙国贫穷落后的,以满足他们对东方文化奇景的幻想?
当然,或许有另外一种可能。
这些电影,本身反应了现实,也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沈浪比较俗,不喜欢艺术片,就喜欢爆米花商业片,自知欣赏水平比较低。
他知道,他不喜欢的电影,未必不好。
所谓文章憎命达,拍摄达官贵人的故事,就难免显得肤浅和单薄,甚至矫
情。
一个故事的矛盾点设置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引发矛盾,就必须制造压力,没有什么压力是比生存压力更加严重的,穷人身上可以很容易的营造出生存压力。
但在富人身上,这种营造则显得比较困难,富人的苦难看起来更像是吃饱了撑得无病呻吟。
而他们真正的困境,涉及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命题,很难过审不说,复杂性也超出了很多电影工作者的认知范畴,自然不被创作者所喜爱。
也或者,这些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就是比较具有人文精神,关怀底层。
如果不看见,不展示,底层不被看见,还谈何关怀?
沈浪一查,还真是猜想的那样,很多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也都是聚焦于外国底层人的喜怒哀乐。
但是,在冷战开启之后,就连类似《黄高粱》的电影,都不再有人拍摄了。
沈浪查了下,很快,搞清楚了原因。
观众群还不够成熟,欣赏品味比较单一和低幼。比如他们接受不了暗黑的结局;他们不能观看暴力镜头,一点血浆或凶杀剧情,就能把观众当场吓尿;电影呈现一点社会阴暗面,他们就会怕孩子看了学坏……
原本沈浪以为如《唐伯虎点秋香》这样的神作,会赚得盆满钵满,业内公司都应该积极投资才对!
但搞清楚来龙去脉之后,沈浪此刻反而能够理解,为什么龙艺影视不愿意投资《唐伯虎点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