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特别特家电商城津门店开业
“笃笃笃……。”
“谁啊?”
“伯母,是我啊,小坤。”
“等会儿啊,小坤,这么早你有事吗?”
听到有人敲门,韩母往窗外瞧了一眼,发现天都还没亮。
披上衣服打开门,就看到杨玉坤站在她们家门口。
杨玉坤笑道:“伯母,我来找小五哥。”
“小坤,这才几点啊,你找他有什么事吗?”
“去津门。”
“我想起来了,小杨和地图他们在津门弄了一家分店,今天开业对吧?”
“对。”
“小五还没睡醒呢。”
“我叫他去。”
进了屋,杨玉坤直奔韩春明的房间。
只见韩春明正搂着枕头夹着被子呼呼大睡,吧唧着嘴也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
“小五哥,醒醒。”
“小坤?”
“起来了,咱们该出发了。”
“去哪儿?”
“你不会睡懵了吧,当然是去津门参加健哥他们分店的开业仪式啊。”
“几点了?”
“五点半,我先去叫静平,咱们一会儿在小酒馆汇合。”
“行,哥们洗漱一下换身衣服,一会儿去小酒馆找你们。”
“好,伯母,我走了啊。”
把韩春明从美梦中叫醒,杨玉坤出了院子,去隔壁胡同找徐静平。
等他到徐静平她们院的时候,徐静平已经收拾妥当。
见杨玉坤过来,徐静平说道:“我还以为你没起来,正打算去你们院叫你呢。”
“我也刚起来,刚把小五哥叫醒,走吧媳妇,咱们去小酒馆等小五哥和小杏姐。”
“好。”
俩人结伴去了小酒馆,刚到小酒馆没几分钟,孟小杏就把吉普车停在了小酒馆门口。
“小坤,静平。”
“小杏姐,你来了,先等一会儿,小五哥马上过来。”
“好嘞。”
“小杏姐,吃不吃早饭,小食堂有刚出笼的大肉包子。”
“我现在还不饿,等到了津门在吃吧。”
“也行。”
“小坤,静平,咱们开一辆车去,还是开两辆车去?”
“咱们就四个人,开一辆车过去吧。”
“好。”
三人在小酒馆等韩春明过来,杨玉坤让老丈人回头给关大爷、牛爷、片儿爷这三个老爷子,也送一套龙泉青瓷茶具过去。
孟小杏过来之后,三人在小酒馆又等了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韩春明也过来了。
“小坤,静平,小杏。”
“五子哥,你可算来了。”
“咱们出发吧,马上六点了,现在过去正好能赶上开业仪式。”
“小坤,你来开车。”
“得嘞。”
杨玉坤拿了一套龙泉青瓷茶具放车上,这套茶具是给孙老板带的礼物。
从孟小杏手中接过钥匙,杨玉坤启动车子,直奔津门而去。
从四九城到津门,正常情况下差不多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
杨玉坤驾驶着吉普车,用了两个半小时便把车停在特别特家电商城津门店的门口,滴滴按了两声喇叭。
听到汽车喇叭声,杨华健,毛地图,孟小枣三人从店里出来。
“春明,小坤,静平,小杏,你们来了。”
“媳妇,春明,小坤,静平。”毛地图笑着给了杨玉坤一拳:“你小子去外地潇洒了半个月,哥们还以为你没办法赶过来呢。”
“你们新店开业,我必须赶回来啊。”
“有没有给哥们带礼物?”
“肯定有啊,给你和小杏姐一人带了一套龙泉青瓷茶具,让小杏姐拿回家了。”
杨华健说道:“没有我的?”
“都有,在小酒馆放着呢,哥们这次从龙泉带了三十多套青瓷茶具回来,给你们每人带了一套,小枣,回头你也去小酒馆拿一套。”
孟小枣说道:“谢谢坤哥,”
“甭客气。”
杨华健说道:“走吧,带你们参观参观。”
韩春明说道:“不错啊,这规模,一点都不比帝都那家店小。”
“咚咚咚……。”
“什么动静?”
毛地图说道:“请的舞狮队。”
为了给新店开业造势,杨华健和毛地图、孟小枣不仅在津门日报上连着打了一个星期的广告。
还请了几支舞狮队,敲锣打鼓围绕津门市区转了一个星期。
最后,几支舞狮队于开业之前汇聚于特别特家电商城门前,进行两个小时的舞狮表演。
随着几支舞狮队汇聚于特别特家电商城门前的,还有无数跟着过来看热闹的人,密密麻麻的将特别特家电商城围的水泄不通。
“时间差不多了,陈经理,上台讲两句。”
见时机差不多了,杨华健招呼津门店的经理,该他出场了。
陈经理走上门口临时搭建的舞台,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通。
“吉时已到,地图,小枣,来吧,揭红绸。”
“一二三,开业大吉!”
“噼里啪啦……。”
杨华健,毛地图,孟小枣三人一起将覆盖在招牌上的红绸揭下来,同时杨玉坤和韩春明俩人将鞭炮点燃。
“这招牌,我师傅写的?”
杨玉坤看特别特家电商城津门店的招牌非常眼熟,这好像是出自他师傅的手笔。
“对,我去请侯爷写的,然后找牛爷刻的。”
当时在准备津门店招牌的时候,杨华健就想到了破烂侯。
他比较喜欢破烂侯写的字,洋洋洒洒非常飘逸,所以他便去向破烂侯求了一幅墨宝,然后找牛爷这个篆刻大家,把津门店的招牌刻了出来,然后把招牌带过来安上。
“我说怎么这么眼熟。”
师傅的笔迹,杨玉坤一眼就能认出来。
一看到特别特家电商城津门店这块招牌,他就知道了这肯定是出自他师傅的手笔。
“走,咱们先去办公室喝茶,一会儿咱们去下馆子。”
开业仪式结束之后,一行人去了办公室喝茶聊天。
特别特家电商城津门店内,则是另一副场景。
人头攒动,特别特家电商城津门店的工作人员,一个个忙的满头大汗,嗓子都快说冒烟了,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店内的各种家电产品,以极快的速度在减少,作为经理的陈涛连忙安排人从仓库补货。
幸亏新店开业备足了货,要不然还真不够卖。
即便如此,仅仅开业第一天,仓库中堆积如山的货物,也卖出去了一大半,急需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