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咱们把连城工厂的应收提上去了,那他们交的税就会更多,这样就能直接提高连城的经济水平,你说对不对?”
这个办法简单粗暴,并且不只是适合这个年代。
不然的话,后世那些大城市也不会开放政策,努力的吸引那些大老板过去投资建厂了。
投资建厂这种事情,对于当地的经济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一家厂子可以提供许多的就业岗位,可谓是一举三雕。
除此之外,还有纳税以及隐形的一些发展项目,比如说修建公路和开荒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最起码也要等几十年之后了。
在这个年底啊,能够理解并且支持这个政策的领导其实并不多。
林武吃完面条,抹了抹嘴巴后说道,“张同志,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今天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请你帮忙的。”
“如果你愿意的话,帮助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还有连城无数的职工和百姓。”
张宏皱了皱眉,犹豫了片刻之后才示意林武继续说下去。
“咱们连城一共有三家服装厂,除了我的二厂之外,一厂和
三厂的规模都不小。”
“我这次想要从服装一厂和三厂订购一大批的服装,估计要占用两个厂子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咱们连城本地的服装供应可能会因此出现问题,不过我可以保证这一批货带来的工作机会很多,而且利润也足够丰厚,这对于一厂三厂的职工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件好事儿。”
“哦?”张宏来了兴趣,双手交叉撑着下巴,开始认真的考虑这件事情。
服装一厂和三厂的职工加在一起,大概也有四五百号人,而且这两年来,因为个体经济互的冒头,从广省那边带回来的外来服装越来越受欢迎,不管是材质还是款式,一直都压着内地服装厂一头,这也就导致了服装一厂和三厂的效益一年不如一年。
张宏如今是官家大楼里边儿二把手的秘书,是重点培养对象,因此了解到的隐秘很多。
可也正因为接触的隐秘多了,他才越发不敢善做主张。
思考良久,张宏说道:“这个……我考虑考虑吧。”
对于他来说,林武的提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按部就班一步步的发展下去,按照他现在受到的重视程度和栽培力度,估计用不了几
年就能再上一层楼。
可要是他现在和个体经济互搞在一起,怕是……
一想到这些事情,张宏就头疼不易,眉头都拧成了疙瘩。
见他如此表情,林武也不催促,只是继续阐明其中厉害。
“张同志,个体经济虽然在如今还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但你看沿海城市,发展经济早就成了第一药店,不管是小型的个体户,还是做大生意的人,只要能够赚到钱,只要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那就是好的路子。”
“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毫毛,我想张同志不会不明白这一点的。”
“个体经济是大势所趋,是这个时代的洪流,谁都无法阻挡。”
“时代洪流?”
张宏有些诧异的挑了挑眉,看向林武的时候,眼神不由得闪烁了几下。
这个年轻人自己在搞个体经济,居然还能当着自己的面儿说出这种话,胆子不可谓不大啊!
张宏沉默了许久,一直等到碗里的面条彻底凉透,他这才做出决定。
豁然站起身,张宏对着林武和刘龙马说道:“这件事情我还是要好好考虑考虑,不过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但毕竟关乎到连城国营服
装厂,由不得我一个人做主。”
顿了顿,张宏一脸严肃的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时间:“这样吧,等我一天,一天之后我肯定给你确切回答。”
林武跟着站起身来:“好,那就多些张同志了。”
张宏现在满脑子都是所谓时代洪流的事情,连面都顾不上吃了,直接转身就要离开。
刘龙马吃碗面后看了看张宏离去的背影,扭头操着不流利的普通话问道:“林老弟,这个年轻领导真的会答应帮你?”
林武重新坐下来,一脸的笃定。
“肯定的!”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我觉的张同志是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而且还有远见,只要回去认真想一想,就肯定会同意我的观点。”
……
再说张宏,他一路跑回单位的宿舍,累的直喘粗气。
他的宿舍是一幢筒子楼,属于最早一批的单位分房,其中只有两间房,简陋的连一件像样的客厅都没有,狭隘闭塞不已,厨房和厕所都是一层楼共用一个。
张宏今年快三十五了,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十二岁,小的也有八岁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如今就在附近上小学。
孩子一天天的都在长大
,易家四口人再挤在这么一个小房间里就越来越不方便。
谁都想有自己的隐私,家人之间常常会因为这事儿闹矛盾。
他媳妇儿王大毛和张宏提了好多次建议,让他去跟上边儿的领导索要新的宿舍芬芳,却都被张宏义正辞严的给拒绝了。
实际上,年初刚来这边儿的时候,单位就下达了命令,说是可以按照人口和职工年龄用抓阄的方法换新房。
张宏抽到了新的职工宿舍,是三室一厅一卫的大房子,可把他激动坏了,可他还没回家呢, 就看见同事老黄正蹲在门口抽闷烟。
烟雾缭绕间,老黄那张褶皱的脸都拧巴在一起了。
老黄和他都是从下边儿地区调上来的,二人算是老朋友了。
张宏上去问了几句,得知原来是老黄没有抓阄到新的宿舍芬芳,家里又上有老下有小,六口人都挤在一间小房子里,情况十分的困难。
张宏都没有半点儿犹豫,得知了情况之后,直接就把自己的机会让给了老黄。
张宏以为自己熬一熬,咬咬牙也就扛过去了,自己一家四口人,总比老黄一家六口人过得舒服些。
不过自那之后,王大毛就对张宏有了很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