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参与了高楼访谈,无疑是对三国演义有了很大的宣传。
三国演义的播出观看率直线上升,这让李晓东很是高兴,也让地球电视台的人很高兴。
李晓东更加认为,只要曹焕超参加了新人歌手大赛,就一定能够给三国演义进行更好的宣传。
因为排练的比较晚,曹焕超便留下来和李晓东一起用餐。顺便一起观看三国演义。
公司餐厅的屏幕上播放三国演义,这在演员们的意料之内。毕竟,自己公司的大屏幕,肯定是播放自己公司电视台播放的节目。
上午的时候,播出了三国演义的第九集,晚上的时候,第九集进行了重播,然后直接播出第十集。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母星历史上,最长的一部电视剧了,足有八十四集之多。
而且投资,演员,那都是用心挑选的。每一个表情,李晓东都有要求。
因为很多时候,一个表情,都代表了很多的东西。就像,貂蝉离开时,脸上再也没有笑容。
这个表情,就让人很是回味,有些人现在就在网络上猜测,为什么,李晓东要这样安排。
晚上一起观看两集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
,这其中,就包括诸葛灼和他的妻子伏慧钟。
诸葛灼和伏慧钟已经成为了种花家交好的朋友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她们俩也将种花家看得很重要。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三国演义的播出,让两个人入了迷。都说,年少不看三国。
上了年纪的人,更喜欢看三国之中的博弈,每个人做每种事儿。
这其中的弯弯绕,对于诸葛灼和伏慧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第九集的名字是孙策立业。
可是,这孙策是什么人?之前似乎没有什么交代。而随着剧情的开始,大家知道了。
孙策,是孙坚的儿子。孙坚死后,孙策率领父亲的旧部投靠在了袁术的账下。
孙策投靠了袁术,这倒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他们可是都清楚,这孙坚,当年和袁术是有矛盾的。
果然,孙策攻打庐江,大胜而归。可心胸狭窄的袁术不仅没有奖赏他,反倒是当众对他进行羞辱。
孙策回到家中,将孙坚留下的宝剑刺在席上,脱去身上战甲,缅怀自己去世的父亲孙坚。
恍惚间,他觉得逝去的父亲显灵,慌乱中,宝剑划伤lee他的手。他认为,这是父亲在责
罚他。
当年追随孙坚的老将军程普,黄盖目睹了这一幕。
程普向孙策提议,向袁术借兵,出兵江东。名义上,可以说是去救被困于曲阿的家人,实则可以图取大业。
黄盖说:“袁术此人,疑心甚重,不太可能会借兵给他们。”
孙策则想到,孙坚活着的时候,曾打捞到过传国玉玺。
袁术窥视传国玉玺已久,如果自己愿以此做抵押,向袁术借兵,袁术应该会答应他。
可程普与黄盖则纷纷认为不可。
当年孙坚就是因为那传国玉玺,与其他诸侯结下仇怨。用孙坚命换来的东西,怎么能拱手让给袁术呢?
可孙策却觉得,手中无兵,那传国玉玺迟早要丢。还不如,用它换来孙坚梦寐以求的江山。
黄盖听了孙坚的话,对程普道:“孙策有干大事儿的胆略,比他爹孙坚强,不如咱们就相信孙策一回。”
作为观众,站在观众的角度上看。诸葛灼也觉得,孙策这么做很对。那种动乱的年代,有兵有粮,才是真的。
象征性质的玉玺,只有有了实力才有用,没有实力,只能引来祸端。
镜头一晃,孙策果然拿着玉玺去向袁术借兵。
见到玉
玺的袁术兴奋不已,二话不说,便借给孙策三千兵马。
带着借来的三千兵马,孙策起兵,前往江东。在回江东的路上,孙策遇到了自己的旧相识周瑜。
周瑜与孙策久别重逢,把酒言欢。
孙策向周瑜说明了事情原委。周瑜知道孙策有此大志,便出言愿效犬马之劳。
周瑜认为,现在孙策正是用人之际,便向孙策举荐了隐居的谋士,张昭张纮二人。
周瑜说,此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他们正要攻打的曲阿之中,有一员猛将,名为太史慈。
太史慈的勇猛,不下于孙策。
周瑜提到了太史慈,镜头前边出现了一位身穿铠甲的将军。此人正是太史慈。
太史慈听闻孙策来犯,便向曲阿的主公刘瑶请战。可是他的主公刘瑶,却并不重用他,仅仅派给他极少的兵马,就让他阻拦下孙策。
太史慈带兵阻拦孙策,与孙策从天亮打到天黑,却难分胜负。
最后双方将士到场,太史慈与孙策才各自回了自己的营地之中。
孙策认为,太史慈是一条好汉,应该收到自己的账下,以后可堪大用。还让手下将被太史慈刺破的战袍挂了起来。
周瑜觉得
很好,便向孙策献计,带三路兵马,围攻曲阿,只留出一个东门,让太史慈逃跑。并在东门外设下埋伏。
太史慈挑着孙策昨日丢失的头盔挑衅,孙策在阵前杀死一将,又喝死一将,大败刘瑶,胜利而回。
深夜,孙策又按照周瑜的计策,命令周泰,带兵攻城,最后在东门外,生擒了太史慈。
孙策对太史慈以礼相待,可太史慈却不愿屈服于他。孙策让太史慈进入自己的营帐之中,看一眼那破损的战袍。
孙策对太史慈说,我与将军,相见恨晚啊。若此生不能与将军共图大事,实为遗憾。
孙策询问太史慈道:“你若是擒下我,是否会杀掉我?”
“谁知道呢?”
太史慈翻了个白眼,撇了撇嘴。
太史慈问孙策:“如果咱们两个带兵交战,没有援兵相助,你能算定谁输谁赢吗?”
孙策笑着回了句:“谁知道呢?”
两人相视,纷纷大笑。
太史慈被孙策成功收服。他对孙策说,愿意回去,说服自己的部下,一起归顺于孙策营中。不知道,孙策是不是愿意相信于他。
孙策账下的其他将军都觉得此举不妥,放了太史慈,犹如放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