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和这件事,倘若是在之前,在高句丽的朝堂上,一旦被提起来,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瞬间会被无数人给喷死。
会被唾沫星子给淹死。
但是,今时不同于往日,如今李楷麾下的汉军压境,高句丽几乎无力抵抗,在这样的情况下,亡国灭种,就在眼前,也因此,高句丽举国上下。
是断然不敢,与李楷顽抗到底的。
因为,倘若一味的头铁,与李楷去做对下去的话,那么,或许可以逞一时之痛快,但却会导致,整个高句丽,就此的灭亡。
更甭提,高句丽的君臣们,可都是,有家有室者,他们当中,就算是有人,可以不为自已的性命而考虑,也得为自已的家族的性命,为自已的家人们,而考虑吧。
倘若,他们继续的顽抗下去。
那么,说不定整个高句丽,都会被李楷麾下的大兵,给屠戮一空,屠杀而白地了。
因此, 他们此时,显得是那样的胆怯,是主动的求饶。
想要屈服于李楷。
屈服于李楷麾下的大军。
此时,李倧慌乱的下令,让人组织使团。
当天晚上,使团便已经,被筹措妥当了,负责求和的使臣名叫李允浩,同样也是李姓宗室之人。
实际上,高句丽其国,王族非常庞大,也因此,朝臣们也多以,李姓居多,如今,这个李允浩携带着的使团,不只携带了,黄金万两,还有白银八万两,以及,高句丽的丝绢五千匹。
另外,还有虎皮 ,鹿皮之物。
除此之外,还有十个,从王宫里面,紧急挑选出来的,十个美貌至极的高句丽少女。
要献给李楷,作为求和的礼物。
使团就这么的,匆匆出发。
他们要连夜,赶到长城,然后,到那里,向李楷求和。
因为,倘若再耽搁下去,可能明天,长城便已经攻破了。
而一旦长城被攻破,那么,汉军兵临平壤,大抵也就是,一日的功夫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肩负着求和重任的李允浩,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匆匆的迈步,朝远处的长城而去。
而高句丽这个小国的优势,也在此时,展现了出来。
那就是,其国犹豫过小,也因此,使得他们想要前往长城沿线的边墙,并不需要走太远的距离,只不过,三百余里而已。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还是在走着,崎岖的山路,走了许多的弯路的情况下。
倘若,以地图上面的直线距离来看的话,从平壤到他们高句丽的长城防线,其间只不过,有不到两百里地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夜功夫,只要快马加鞭,是完全可以走到的。
李允浩一行人,在匆匆的朝北方而去。
另一边,昌富宫内,乃至整个平壤城,却是一派的,灯火通明。
高句丽的情报保密工作,并不怎么好。
汉军大兵将至,而且极有可能,会在明日,突破长城,一两日内,兵临平壤城下的消息,已经在高句丽境内,传播了开来。
这个消息,给百姓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们不明白。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明明,就在前两天,他们还在议论着,与汉军的战争,会如何取胜。
汉军是多么的愚蠢。
汉军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议论着,李舜将军,迂回过后,抄了这群汉军的粮道,这群汉军,将会变成一群丧家之犬一般的存在,任人宰割,被他们屠戮一空。
可是现在,一切情况,却都狠狠的打了一下他们的脸,也让他们意识到了,汉军的恐怖之处,汉军的强大所在。
如今,伴随着昌富宫内的李倧,开始预备逃亡,而达官贵人们,整个平壤城里面的官绅贵族们,也纷纷踏上了逃亡之路,他们想要逃走。
对于他们而言。
平壤已经不安全了,连大王都要逃走了,他们怎么能不逃呢?
而这消息,也传到了民间。
一时间,平壤城内的近十五万人,开始陆续的逃亡。
拼命的,向南逃走。
在他们看来。
南边,大抵会更显得,安全一些。
大抵,能够在那里,避过汉军的兵锋。
李倧连夜出了皇宫,乘在马车上,周遭是护卫着的禁军,禁军们全副披挂。
护送着李倧,到江边去。
那里有大同江。
陆路是不好走的。
原因很简单,如今汉军大兵将至的恐怖消息,已经传开了。
由于高句丽属于一个,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国家。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整个高句丽的消息,也是传扬的极为迅速。
再加上,其举国皆兵的特性,使得几乎所有家庭,都有人在前线当兵。
而动员起来的丁壮们,又没有经过太过于严格的整编训练,纪律性也没有得到太好的保障,因此,关于汉军的恐怖传闻,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的在整个高句丽境内,流传泛滥开来。
这些个消息,传开了之后。
百姓们争相的,扶老携幼,携带着自已为数不多的家当,踏上了南走之路,而他们逃亡的道路,明显是拥挤不堪的,整个道路,都被南逃的难民所堵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走陆路,进行逃亡的话,大抵是不会,太过于顺利,很有可能,会被拥挤在道路上面,堵个几日,才能够前行几十里,甚至十几里而已。
因此,李倧并没有,愚蠢到走陆路,进行逃亡。
他有着,更为好的逃亡路线,那就是,走水路。
通往大同江的码头上面,尽是华丽的马车,还有衣着华贵的贵人们,他们骑马,乘轿,坐车,好不威风,而周遭护卫着的,则是大量的仆役。
在这里,并没有太多的平民百姓。
原因很简单。
走水路逃亡,是需要船只的,而对于普通的小民们而言,他们可雇佣不起船只,也弄不到船只。
“大王,从大同江出海之后,沿着海岸线航行,大抵三日,便可以抵达济州岛了,到了那里,便就安全了。”
此时,议政大臣,金宪成,正在朝李倧汇报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