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多次写到中秋,尤以贾府在大观园被抄检后,特别重视。那次中秋节在曹公笔下是浓墨重彩大书特写,以七十五回&34;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34;、七十六回&34;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34;两个章回,隆重而又全面详细描写出了贾府过中秋的热闹场景。
曹公这样写贾府的中秋节,透露了什么弦外之音?
一、彰显贾母弱弱的权威声音:这个中秋,要过得热热闹闹
因贾府大观园刚被抄检,士气有些低落,人丁又减少,薛姨妈带着宝钗、宝琴搬了出去,&34;凤辣子&34;生病了,晴雯、司棋、入画等丫头又不在了,整个贾府陷入愁云惨雾中。
基于此景,身为荣国府当家人的贾母决定提振精神,这个中秋节,一定要热热闹闹的过好。
于是,在贾母弱弱的权威声音下,贾府上上下下能参与的都参与了这个中秋节的各项活动,从节前如何准备、怎样过节等等方面都做了细致的计划安排,努力营造出贾府中秋团聚的隆重气氛。
二、贾府是怎样过中秋的
首先由宁国府准备过中秋的月饼、西瓜等物品,再由宁国府的中秋赏月到荣国府的中秋夜宴。整个贾府的中秋过得热闹而又紧凑。
在宁国府的中秋赏月前,自然是&34;西瓜、月饼都全了,只待分派送人&34;。
这西瓜、月饼是黑山村庄头乌进孝馈赠的,由宁国府尤氏按规矩一一派送:
&34;自留了家中所用的,余者派出等第,一份一份的堆在月台底下,命人将族中子弟唤来分给他们。&34;
然,宁国府在中秋赏月时,却一片嘈杂喧闹,墙下隐隐有人长叹之声,让人悚然疑畏起来,陡增宁国府中秋之际的一股惨淡之气。
曹公随之笔锋一转,转换到贾母率众在荣国府极其热闹地过中秋。
待月亮上来后,荣国府一片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地下铺着拜毯锦褥。
只是贾母对宁府送来的这些&34;中秋&34;物资,说了句&34;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西瓜看看倒好,打开却也不怎么样&34;。
显然,贾母对宁国府不太满意。
因为是中秋节,贾母没有多说什么,之后在嘉荫堂月台上,待下人陈设好瓜果月饼等物后,焚香秉烛,率众祭月。
紧接着,安排在荣国府凸碧堂的&34;中秋夜宴&34;隆重拉开,能到的家里人都到了,且夜宴用的桌椅都有讲究:&34;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34;。
开宴后,贾母随之有序安排了击鼓传花(行桂花令)、酒后说笑、月下闻笛、上山赏月等系列中秋活动。
书中写道:贾母命人折来一枝桂花,令人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在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场面十分热闹。
在这个&34;击鼓传花&34;活动中,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一向没有参加的贾政、贾赦也都参加了,还分别讲了一个笑话。
只是,贾赦讽刺母亲偏心的笑话让贾母很不开心。
待酒饭过后,贾母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又安排月下闻笛和上山赏月活动。
原著中贾母如此说道:&34;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34;,遂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传唱流行的&34;十番&34;民乐。
在&34;月下闻笛&34;活动中,贾珍在宁国府也曾安排佩凤吹箫、文花唱曲,倒也喉清韵雅,令人心动神移。
后来在上山赏月集体活动中,贾赦被石头绊倒崴了脚,于是携邢夫人先行撤退,又让贾母不高兴。
贾府整个中秋活动中,场面极其铺陈,内容也丰富多彩,营造出了人人参与貌似和谐的美好氛围。但贾母的三次不快及宁国府墙下的一声长叹,笛声的悲怨和荣国府&34;中秋夜宴&34;上笑话的索然无味等等,不仅昭示着贾母对宁国府不高兴的态度,她对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其实也是有差别的,同时也隐喻了贾府的这个&34;中秋&34;过得很是萧瑟,实在是今非昔比,并不怎么样了。
尤其是林黛玉和史湘云在中秋之夜的赏月联诗,把贾府看似热闹的中秋实则强撑的状态渲染得更加突出。
有寄人篱下之感的林黛玉那夜俯栏垂泪,史湘云安慰道,&34;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34;
一席话令黛玉动容,二人于是在月色格外动人的凹晶馆联诗娱情,把玉露生凉的中秋之夜表现得那样的冷清。
史湘云出上联&34;寒塘渡鹤影&34;,林黛玉对下联&34;冷月葬花魂&34;,进一步把贾府这个&34;中秋节&34;的悲凉之音提升到极致。
三、贾府过中秋的弦外之音,透露了败落的迹象
不难看出,《红楼梦》提及的几次中秋,尤其是大书特书贾府的中秋之夜,是《红楼梦》真正的大关节所在。
&34;水满则溢,月满则亏&34;,贾府的这次中秋节,看似热闹,其乐融融,实则充满凄冷。&34;贾史薛王&34;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随着元春薨逝、王子腾遇害、贾政贬任江西粮道等,已开始逐渐走向没落。
从贾府的这次努力求大同有小异的过中秋而言,不欢快的情调已然显现,宁荣二府的不谐,贾赦、贾政兄弟俩的矛盾都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来,此时的贾府隐隐透露着人情世故的无奈和悲凉。
这就是曹公大书特书宁荣二府过这个&34;中秋&34;的真实目的,意味着贾府还得强装门面,强颜欢笑地过中秋罢了。
&34;中秋&34;过后,贾府便日落西山,一天不如一天,最终败落,最后子孙流散,&34;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