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撒西宁的讲述,周瑜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笑意。
心中的想法也变得更加坚定。
那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仿佛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一切都在表明,面前之人绝不属于这个时代。
“后人对你的了解多源于影视作品和文学著作。”
“对我而言,那并非真正的你。”
撒西宁轻摇羽扇,注视着帅气的周瑜。
何为豪杰。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淡然自然,指点江山的周瑜是豪杰。
温酒斩华雄,勇猛忠义的关羽是豪杰。
精于谋划,擅于武斗者是豪杰。
但在撒西宁心中,后两者周瑜皆有。
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
军事上,胆略惊人,智勇双全。
人格修养上,性度恢朗,情趣高雅。
在撒西宁心中,周瑜更是一个德才兼备,近乎完美的无双之人。
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龅牙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宏众将诚服。
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
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胜枚举。
三国众豪杰更是说他是:英隽异才”;“王佐之
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
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其雅量高致又有“曲有误周郎顾”的歌谣流传,非比那些粗莽武夫,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
只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么心驰神往了。
最后说说他的朝气,周瑜不仅具德,才,风度,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
对自己人他是谦逊有礼的,但对敌人挑战他又表现出蔑视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在刘备和周瑜在赤壁战前相会时,当刘备说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操自寻死尔”的回答是多么有气势,而刘备的拖延在后相比又是多么的猥琐。
周瑜的谋略也无不透出这种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这就是最令人羡慕的“英才天纵”了。
但周瑜的豪迈和关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质区别。
因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谋划基础上的,非比关羽之流无谓的狂傲换来的只是身败名裂,正因为此周瑜是成功的。
他的这种气质和孙策相像,但孙策又是轻佻和嗜杀的,周瑜却是从容娴雅的。就像有人说他的
气质是孙策和诸葛亮的结合
在周瑜身上刚和柔就这么恰到好处的结合了。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
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
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
撒西宁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凸显着他对三国,对周瑜,那段历史的深刻了解。
而撒西宁精辟的解读和惊人的知识储备引起观众惊叹连连。
“卧槽,小撒更是太厉害了,简直就是移动的历史宝库”
“字字珠玑,句句入心,对周瑜的了解胜过了周瑜本人。”
“说的没错,吕布还被人说成三姓家奴,但依旧不能遮掩他的功绩。”
“真是太燃了,听我的热血沸腾。”
“为帝者,以三皇五帝为标榜。豪杰者应以周瑜,关羽为标榜。”
听着撒西宁经典的解读已经观众们的强烈反应。
于长春目瞪口呆,自愧不如,同时又感到无比震惊。
对历史的了解,对人物
的解读,对情绪的把控,不知甩了他几条街。
翼江亭内的谈笑风生,坐观赤壁,以及婀娜多娇的小乔登场,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
若非不是站在屏幕前,他眼中怀疑,小撒就是三国中一员。
亭阁内。
周瑜给撒西宁倒了一杯酒水又看了看赤水,淡淡道:“我止步于何处?”
撒西宁直言不讳道:“赤壁之后,便是南郡,后止于巴丘。”
赤壁之战后周瑜又与程普进军南郡,和曹操手下大将曹仁隔江相持。
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
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
在吕蒙的建议下,周瑜留下凌统守卫后方,率军驰援夷陵,大破曹军于夷陵城下,所杀过半。
曹军乘夜逃走,途经木柴堵塞的险路,无奈,骑马者皆弃马徒行,周瑜率兵追赶截击,获得战马三百匹,军威大振。
周瑜率兵屯驻北岸,约定日期大战曹仁,并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肋,伤势严重,回营修养。
曹仁闻周瑜卧病在床,亲自督帅士兵上阵攻击吴兵。
周瑜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曹仁只好
退兵。
而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个县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战略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路染疾病,不幸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孙权听闻周瑜病逝悲伤不已,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
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由朝廷全部承担。
周瑜静静地看着撒西宁,前半生悉数道尽,后半生谋划也是知之甚详。
这一刻,他已经确定撒西宁不是三国之人。
“哈哈哈……”
周瑜突然大笑,看着撒西宁道:“先生,一路辛劳见我,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这些吧。”
“说吧,若有用的了公瑾的地方,尽管开口,公瑾绝不推脱。”
“或者,先生还有其他目的?”
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能再为东吴效命。
周瑜并没有因为止于巴丘而难过,而是询问撒西宁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