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行儒学,先祖遭惨死。
对于儒学宋昭公可谓是恨到了极点。
奈何,当下儒学盛行,人人信奉。
并且,天下文人更是以儒学为尊。
其中,博爱,平等,自由,更是得到天下人的尊崇。
为了成为众志之矢,为了宋国的安定,宋昭公这才容忍儒学的存在。
儒学教化世人,劝人向善,未对朝堂造成什么影响,宋昭公倒也懒得去计较。
但墨子信奉儒学,让他有点坐不住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良才,要是被儒家给毁了,他哭的地方都没有。
“哎,天意如此,孤能奈何。”
“只希望这墨子不让孤失望。”
宋昭公摇了摇头,发出一声长叹。
墨子府宅。
墨子依靠精湛的手艺,很快成为了皇都的大名人。
古代崇文尚武,墨子这般奇才更是受人欢迎。
每日登门拜访者更是多如牛毛。
为了落得几日清净,墨子不得以装病为由,谢绝拜访。
撒西宁房间内。
墨子拎着书包大小的包袱推到了撒西宁面前。
“墨翟,你这是干嘛?”
看着包裹内的满满当当的刀币,撒西宁诧异道。
墨子淡淡一笑,道:“咱们是兄弟,自然是有难共当,有福同享了。
”
“再者说了,皇都不比乡下,处处都要钱,你身无分文怎么能行。”
墨子顿了顿,继续道。
“你帮我放牛,教我识字,更帮我找回了大黄,我必须报答你的恩情。”
“对了,这话是我爹说的,你万万不能拒绝。”
说完,墨子拿起包袱,直接塞到了撒西宁怀里。
“去去去,你小子什么德行我还不清楚。”撒西宁调侃道。
在观众眼中,时间只是过了几十分钟而已。
但对屏幕中的撒西宁而言,他跟墨子已经相处了许多年。
墨子什么秉性他比谁都要清楚。
看到心思被戳穿,墨子尴尬一笑,淡淡道:“哈哈哈,果然什么事都瞒不住你。”
“还记得你当初答应我的事情吧,现在时机成熟,我感觉可以干了。”
撒西宁翻了个白眼,这小子果真是别有用心。
“现在还不行。”
撒西宁摇了摇头,神情开始变的认真。
“我先前给你说过,学堂建立不能操之过急。”
“建立学堂不仅仅需要金钱,还需要其他东西。”
“你我初来乍到,根基尚浅,拿什么去吸引人。”
“另外,儒学盛行,我们开设学堂无疑是一种挑衅。”
“这要是被对方知道了
,还不得群殴我们。”
墨子摇了摇头道:“我信奉的也是儒学,是在帮他们宣扬,并非挑衅。”
撒西宁摇头苦笑:“墨翟,想的太天真了。”
“皇城有数有限,你要是把人都招来了,那些夫子不就没学生了。”
“没了学生,就没有收入,他们自然要针对你。”
“如果你们请他们来授业,那就变相成为你的伙计,有损他们的尊严。”
“另外,你招收普通百姓,这让那些权贵怎么想?”
“依我看,你还是去别人那里学习学习为妙。”
在撒西宁眼中,莫子还不具备独立的能力。
此时的他还需要打磨。
等习的百家之长,获得足够的磨砺之后,才能展翅高飞,一展宏图。
所以,这才出言劝说墨子。
墨子皱了皱眉,沉思一番,开口道:“我听你的,明天我就去学习学习。”
人分三六九等。
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现实。
尤其是上等人,更喜欢高贵身份带来的优越感。
而这份优越感并非来自钱财,而是吹捧,面子。
而声名远播的墨子放下脸面求学,彻底惊呆了众人。
这家伙,一点面子都不要吗?
不过,这却让学堂授业的夫子颇为欣慰。
如此谦卑之人,世间少有。
他自然同意墨子来求学。
所以,当知道这件事之后,当即同意了墨子和撒西宁的请求。
清晨。
撒兴宁,墨子,相里勤朝着宋国学堂走去。
三人另类组合,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墨子皮肤黝黑,乡土气息浓重。
相里勤虎背熊腰,气势惊人。
撒西宁温文儒雅,气度不凡。
怎么看,都不像是一类人。
但,他们三人偏偏凑到了一起。
这不免让众人感到万分好奇。
“真是人如其名,皮肤黑黢黢的。”
“那个拿刀的是相里勤,他的功夫很厉害的。”
“这个文弱书生是谁,此人不显山不露水,但墨子他们好像都听他的。”
“或许是资助者吧,这年头很多富家弟子都喜欢养一些门客。”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撒西宁三人走进了学府。
不愧是宋国学府,面积大不说,装修也十分豪华。
尤其是屋内的石柱,是水桶粗的金丝楠木,上面更适合雕刻着金龙。
就连学生听课的课桌都是檀木所做。
在撒西宁他们刚走进来不久,其他学子也陆陆续续的走了进来。
片刻之后,负责首页的史明也走了进来。
“诸位,这
三位是新来的学子,以后你们将一同听讲。”
史明蹲坐高台,声音亮如洪钟。
“你们三位,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闻言,墨子一个站了起来,朝众人拱了拱手道。
“在下墨子,请多多指教。”
话音刚落,周围的学子瞬间变得骚动。
“原来他就是墨子,是挺黑的。”
“这家伙可是一个奸商,东西卖的不是一般的贵。”
“土里土气的,还不如两个同伴有气质。
听到众人的嘲讽,墨子脸色如常。
众人话虽然难听,但说的都是事实。
“在下撒西宁!”
“在下相里勤。”
这时,撒西宁,相里勤急忙站起,缓解墨子的尴尬。
三人自我介绍之后,史明便开始了今天的授业。
课堂上,众人心思专注,聚精会神听史明的授业。
撒西宁却是双手托腮,无精打采。
他可是孔子的学生,眼界,学识更非史明所能比。
所以,对于史明那枯燥乏味且浅显的授业,丝毫提不起兴趣。
墨子倒是十分的起劲,疑惑处更会大胆提问。
相里勤也颇为认真,完全一副三好学生的模样。
很快,一堂课便结束。
相里勤急忙跑到墨子跟前,开口诉说着听课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