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西安碑林、秦始皇陵、孔夫子、莫高窟……
一个又一个的华夏古建筑浮现在大明王朝上空。
他们虽不属于一个时代,但属于一个民族,属于一个同一片天空。
蕴含了华夏的文明,豪迈,傲骨。
在后世眼中,他们是华夏永垂不朽的精神支柱,是砥砺前行的拼搏动力。
此时此刻,屏幕前的观众无比激动,更甚者已红了眼睛。
“看啊,这既是我们华夏的宝藏,是万古不灭遗迹。”
“放眼天下,有谁能与我华夏相媲美。”
“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是世界上最耀眼的星。”
“同胞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崇洋媚外是我们的耻辱。”
这一刻。
一颗爱国的种子在无人数心中生根发芽。
让那些怀揣梦想的少年,燃起了兴我中华的信念。
活在春风里,生在红旗下。
那颗爱国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
“我长大要做个科学家,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贡献。”
“我要做一名空军,时刻保卫我们祖国的天空。”
“我要做一名医生,为华夏战士解除病患,让他们有力气保家卫国。”
此时。
天空中的众多古老建筑散发着淡淡
的光芒。
好似在告诉众人,他们听到了众人的心声。
也好似在告诉众人,华夏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
带着他走向更高的辉煌。
总局会议室。
屏幕中的于长春泪眼婆娑。
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呢喃道:“华夏真美,美到让人找不到半点瑕疵。”
他是别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局长,但他是最底层爬上来的。
当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记者时,每天听到的都是他国对华夏的诋毁,诬蔑。
那时的他很疑惑,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反驳。
告诉那些国家,华夏是好样的,你们都错怪他了。
直到后来,他终于会找到了原因。
华夏是好是坏,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改变。
不是没人出来反驳,而是根本就没有必要。
这些伟大的建筑蕴含的无穷智慧,无时无刻不都在彰显着华夏的魅力。
所有的流言蜚语,在他们面前都将不攻自破。
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华夏这个伟大的名族,遭受了太多的苦难。
但不管面临多少困难,他终究能站起来。
而且依旧魅力四射,惊艳八方。
华夏这条巨龙,是不可战胜的,是不可超越的。
因为他已经苏醒。
龙腾四海,不会在受虾欺。
“上帝,我的以前了解的华夏居然都是假的,这才是真正的华夏啊!”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华夏的确很强,比我的国家还要强。”
“这一个伟大的名族,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一个充满铮铮傲骨的民族,此生不能入华夏,真是我一身遗憾。”
“有时间,我一定带着全家去华夏看看,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国家。”
屏幕中。
笼罩天空的时间轮已经消散,无数古老的建筑也失去了踪影。
朱棣不舍的望着天空,良久才收回了目光。
看着面前的撒西宁,朱棣更加坚定了心中的猜测。
撒西宁绝对是神仙,若不然怎么会又如此的神通呢。
不知不觉间,两人来到了承天门前。
一座座宏伟的宫殿,呈现在两人面前。
“尔等听旨,今天我要与撒先生游览紫禁城,任何人不得靠近。”
“若有抗旨者,满门抄斩。”
撒西宁知道,朱棣这样做,无非是怕他们之间的谈话被外人听到,从而引起没必要的灾难。
一想到这偌大的皇城,只有他们两人游玩,撒西宁感到有些奢侈。
在后世,想要一个人游历紫禁城,那绝
对痴心妄想。
如今,那份痴心妄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来人,为撒先生备马。”
朱棣高喝一声,转身看着撒西宁。
“撒先生,请!”
“皇上,请!”
撒西宁淡淡一笑,翻身上马,紧跟朱棣迈入城中。
骏马之上,撒西宁心生感慨。
古往今来,御马进殿者,如凤毛麟角,而他则享受到了这份殊荣。
撒西宁身跨骏马,手持这缰绳,放眼观望者巍峨的皇城。
在阳光的照射下,紫禁皇城愈发的美轮美奂。
“紫禁城,我来了。”
历史博物馆。
跟随着撒西宁与朱棣的步伐,刘刚看到了六百年前紫禁城的全貌。
此时他,无疑是激动的。
这绝对是最珍贵的映像。
“快快快,赶紧把他录制下来。”
“关于明朝紫禁城的记载只有文字,没有画面,这无疑是我们最需要的。”
“我感觉,这就是最真实的明朝紫禁城。”
“太像了,跟史书记载的一模一样。”
刘刚催促众人赶紧记录,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画面。
对他而言,这些可都是最宝贵的历史资料,对研究明朝有着巨大的意义。
“馆长,这是节目,网上可以看重播的。”助
手小李提醒道。
“对,重播,我都差点被这个给忘了。”
刘刚尴尬一笑,目光看向屏幕中的撒西宁。
这一刻他才体会到,吴院长当初为什么让他多接近撒西宁。
这个年轻人身上又太多的闪光点,有着太多的惊喜。
撒西宁的眼界,格局,智慧,已经超越了他们。
“还是张老聪明啊,早早就发现小撒的有点。”
“不行,这么好的人才不能便宜了他,小撒必须来我们博物馆。”
“挖人我要挖总局墙角,哪怕是开着挖掘机,也要将小撒弄到手。”
屏幕中。
撒兴宁与朱棣骑着骏马,并列而行。
在前方不远处,乃是传说中的午门,古代死刑犯的专属用地。
午门乃是皇城的正门,形状为凹字形状,按照风水布局,此地阳气最盛,有着龙首之称。
所以,午门斩首,也就是借助这里的阳气来镇压冤魂。
骏马之上,朱棣勒马驻足,扭头看向撒西宁。
“撒先生,实不相瞒,在应天府的这十年中,我曾多次想回来与你把酒言欢,谈古论今。”
“平定漠北时,我想回来。”
“下西洋时,我想回来。”
“编著《永乐大典》时,我想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