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道,神魔何异?”这一道声音,如同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仿佛在质问着整个世界。
众人皆惊,纷纷望向发声之人。
只见他身材高大,身披黑袍,面容冷峻,眼神深邃而犀利,宛如魔神降临。
他的声音中蕴含着无尽的威压和力量,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众生之道,仙魔何异?”他再次发问,声音愈发响亮,震撼人心。
众人皆沉默不语,陷入沉思之中。
这个问题太过深奥,令人难以回答。
然而,他们心中都明白,仙与魔之间的界限并非如此简单。
“婆娑极乐,佛魔何异?”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了一位高僧身上。
那位高僧面色凝重,双手合十,低声说道:“阿弥陀佛,施主所言甚是。”
“佛与魔本就同源,只在于一念之间。”
“善则成佛,恶则成魔。”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道无名,道非道,强名而言道。”
黑袍男子轻声念叨着这段话,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他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众人耳边,久久不散。
众人皆被这段话语所吸引,沉浸其中,仿佛领悟到了什么。
然而,他们却又无法确切地表达出来。
这种感觉让他们感到困惑,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道的探索欲望。
道不可言,道不可闻,心领而神会。
杨过站在人群中,说话的人是冥渊之地三魔之一的无相天魔。
无天佛魔,无法道魔,无相天魔,这是冥渊之地诞生的魔主。
他们都是先天魔主,而杨过则是后天人魔。
无相天魔看向杨过,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
“杨过,你可知道,本座今日为何要来此论道?”无相天魔问道。
杨过微微皱眉,摇了摇头。
“世间万物,皆有道。”
“而道,又岂是言语所能描绘的?”
“本座今日来此,便是要让你们明白,道无止境,修行亦无止境。”无相天魔扫视众人说道。
说完,无相天魔化为了一道黑光消失不见。
众人如梦初醒,纷纷感叹不已。
杨过想着无相天魔的话,道无异,法何异?
“道非道,法非法,念由心生,道由心定。”杨过想起了群主的讲道。
“你知道道是什么吗?”有人问道。
“道什么道,都是胡说八道!”有人说道。
周围的路人,还在因为无相天魔的思考着。
杨过嘴角泛起一抹微笑,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转身离开,留下了身后一群仍在苦苦思索的人们。
路上,杨过遇到了一个乞丐。
乞丐向他乞讨,杨过给了他一些银子。
“谢谢公子,您真是个好人。”乞丐感激地说道。
杨过笑了笑,说道:“好人坏人,不过是一念之间。就像道,没有固定的定义。”
杨过继续走着,他的心境越发平静。
他相信,在追求道的道路上,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世间从没有真正的善恶,只有不同的立场。
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长安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还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着。
杨过穿过重重人群,众生欲念被他不断地吸收着,各种各样的情绪被转化为了力量。
帝踏峰,大雷音寺。
三身果报自凡根,六界因缘无了痕。
善逝从来非本相,枯荣生灭尽空门。
这是帝如来的诗号,他是当世佛首,掌佛门刑律,法相威严。
《霹雳》融入综武世界后,佛首帝如来统领天下佛门,使大乘佛法传世。
自长安北去十里,便到了一座高峰。
此峰名为帝踏峰,山上有一寺庙,名为大雷音寺。
帝如来入世之后,此地与云鼓雷峰融合。
帝如来于此讲经说法,因此这里被视为佛教圣地之一。
杨过随着香客们一同登上山峰,进入了大雷音寺。
寺内僧众极多,据他所知足有八百余人。
这些僧人大多身穿袈裟,僧衣,手持念珠,面容慈祥。
他们有的在诵经礼佛,有的在扫地擦窗,还有的在忙碌地准备斋饭。
整个寺院弥漫着一股祥和的气息,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
杨过心中暗自感叹:“香火如此旺盛,看来信佛之人不少啊!”
他知道自从帝如来人间显圣之后,世间信佛者增多,而天下修佛者亦随之增多。
佛教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人都将其视为精神寄托和信仰所在。
杨过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看到寺中的佛像庄严慈悲,壁画精美绝伦,不禁对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的佛经,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让他深受启发。
“佛者,觉者也。能见天地,能观众生,能悟世理,能度世人。”杨过低声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