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春风得意的茂庆帝也遇到了一个困难,工部开的工厂越来越多,由于产品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高。对于基层的工人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从学徒培养太慢了。
现在几样新产品都是供不应求,最缺的就是这些合格的基层工人。他想起了苏州的学校,他觉得这是很有效的应对方式。茂庆帝和他的好下官费尚书又想到了一块。
现在在茂庆帝心里,工部和户部的地位是一样重要。这件事,他心里做了决定必须尽快做起来。但是这件事如果由朝廷由工部来操办,阻力很大。
但是又不能像合作伙伴苏州工坊那样,由民间资本来办。因为这些工人最终进入的工厂都是属于工部或者朝廷,如果这么做,遮遮掩掩,那就贻笑大方了。
果然这件事在朝廷上提出来,大部分官员特别是礼部的官员纷纷反对。听他们各种拉扯近一个时辰之后,茂庆帝觉得目前这种体制有很大的问题,就不能就事议事,如果你们能够给我提供这么多合格的工人,那么我也可以不办这个学校,关键是你们做不到,还要来阻止。
这时工部尚书很强硬的说“现在这些项目要投入生产,就需要这么些合格的工人,如果不办这个学校,请各位告诉我该怎么解决。难道这项目都停了,工厂也不开了?”
礼部尚书词穷,工部的各工坊分红现在在国库收入中占了重要部分,各部门各官员都依赖国库,如果工坊停了,他们又要过紧巴巴的苦日子。他觉得工部抢了他的事,但是这件事他也做不来。
茂庆帝看向满殿的官员,他突然觉得工部尚书这人选的真不错。在朝廷上能言善辩,在工作中也能独当一面。场面话说漂亮有什么用?事情要有人做的。
这时茂庆帝开口了“行,这件事情就按工部尚书的意见来办,办学校的经费也由工部拿出来。其他人如果要反对,先给出解决办法,没有就先退下。”
众多官员被堵住了嘴巴。慢慢的朝廷有了一种声音,觉得工部的作用被放大,而其他部门简直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茂庆帝知道了,他想,我该怎么注意你?你是做出什么新鲜事,还是有什么突出成绩?这么脸大。
工部工厂基本上在北方和南方都有,所以学校在北方和南方各有一所。这件事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谁都知道这是朝廷专门开的学校,学成的学生将来是要进朝廷的工厂,所以短短时间报名的人都有几万了,这需要很多经费。负责人和工部上级请示,上级批示只要满足报名要求的,都招进来。
不得不说工部现在财大气粗,做事很有魄力。
在苏州一个湖边有了一个工坊,湖里有一艘铁甲船。钢铁的质量提升之后,价格降下来了,现在已经有了铁甲船。火车需要铺长长的铁轨,相对来说,蒸汽轮船的上市难度小些。现在的实验不算成功,铁甲船要配合蒸汽机和螺旋桨,速度才能提上来。
这是灵灵和通通的特别关注所在,有了火车和轮船,他们长距离的旅行才能实现。不然旅行就不是享受,而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了。这研究方向,李家几位表哥也完全以灵灵通通为首,工坊的队伍也越来越大。三表哥和四表哥也沉迷其中,来的越来越多。
今天灵灵和通通来到一个大工作间,三表哥和四表哥满脸笑容,工作间有几辆车,这不就是四轮马车吗?而且还配上了橡胶轮胎,这种车对于现在的工艺和技术来说,做出来一点不难,唯一的亮点是配上转向器和橡胶轮胎。
表哥们带上灵灵通通以及一串萝卜头弟弟和侄子,装了两辆马车。在官道上驰骋,这速度比一般马车快多了,而且更加平稳。灵灵和通通满意的点点头,每次坐马车,他们的屁股都要被震麻了。现在屁股总算没有太受罪。不过的路面最好改进一下。
回到工坊,通通大笔一挥,将水泥的方子写了出来,不过这个也给朝廷一份吧,毕竟修路是大工程。
灵灵预测这马车还是有很大市场,毕竟现在火车和汽车都没有,马车还是主要的陆地行驶工具。他想了想,给马车取了名字——任我行马车,马车有四个轮子,轮子和车身主体采用钢制,马车负重可以增加很多,安全性,舒适性大幅上升。
李夫人和大舅兄李吉对这个新马车也很有信心。他们根据内饰不一样,定了三档。最高级的一档999两白银,中间档次为688两,普通一档为566两。
不过看到现在马车上的油纸窗户,灵灵想,这怎么配得上现在的马车?这就仿佛一身精心打扮的美女,穿了一双破破烂烂的鞋子,很是煞风景。他又将玻璃的制作流程写了下来。这个时候海外已经有玻璃,但是价格奇高无比。
制造玻璃和水泥的原料就很普遍,很好找,而且工艺都很清楚明了。这两样产品很快就做了出来。
任我行马车上市的时候,简直是客从八方来,不知道多少富豪和权贵人家都想来订马车。但是第一批也只推出1000辆,因为之前有李黄两家做好几款样车,在苏州,包括在其他城市的街道已经多次亮相,所以这新车不知道被多少人家都记在心里。苏州知府总算凭身份订到了两辆,他将其中的一台最高档的立马发到京城。
苏州新开的马车工坊,因为有学校提前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所以工坊开工包括批量上市没有形成太大缺口。江南和南方众多富豪的需求能迅速满足。
一时间人人都以用上任我行马车为荣。这难得橡胶轮胎,这亮澄澄的透明玻璃窗,更不要说愉快轻松的驾驶,坐上马车平稳舒适的体验,而传统的马车则沦为平民阶层才用的工具。不对,平民阶层也用不起,因为马还是很贵。
不过现在因为马车多了,也流行拼车租车业务。一般的民众还是能坐上新式马车体验一番。
茂庆帝收到苏州知府送来的新马车,第一时间就试用了,大太监拦都拦不住。茂庆帝说“这款车在江南都已经流行开了。还担心什么?”
他坐进马车,果然与平常的马车感觉完全不一样,舒适多了,速度也快,控制转向很容易。陪着他体验的是工部尚书。他看了眼工部尚书,尚书知道意思了,他立刻回复“我立刻派人去苏州工坊学习,争取合作。”
茂庆帝这才点头,他说“以后你们工部要和苏州黄李两家的工坊多多联系,有什么新技术,自己没有琢磨出来,要第一时间谈好合作。”
说实话,现在以朝廷和工部名义开的工厂比黄李两家多多了。有工部自己的研发成果,还有收集的那么多秘方。但是对有八爪鱼特性的茂庆帝来说,这样的工厂再多,他也不嫌多。
而且显而易见,这种马车有广大的市场,北方,出口还有广阔的市场,为什么他不能插一脚呢?
据他所知,黄李两家的新产品,如果没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都可以换个工部尚书了。
费尚书也清楚这些,所以他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多派几个官员常驻苏州的工坊。有什么风吹草动,有什么合作意向,都要第一时间知道。不然老是被茂庆帝推着走,时间一长,他都觉得坐不稳这位置了,毕竟他现在干的热火朝天,还想多干几年。
黄李两家的商队到了南洋一种植园。这次是灵灵通通的五表哥带队。五表哥李顺看到种植园主给出的报价,他摇摇头,这价格太没诚意了。
他说“我先给你看看几样礼物。”然后人抬出礼物。有精巧的音乐盒,精美的绸缎,精致的座钟,都是大庆朝的珍品。甚至还有带玻璃窗的四轮马车。李顺说“有了合适的价格,这些礼物都是你的。”
园主看着礼物,眼睛瞪大了。他指着马车,说“我有个条件,这个马车在我们国家你只能卖给我。橡胶价格我给你降三成。”
李顺看着他,“好,成交。不过前面谈好的两万株橡胶树苗,价格也要下降。”
园主咬咬牙“这个价格也降两成。”
而这一情形也发生在南洋其他国家以及印度,源源不断的橡胶和橡胶苗运回大庆王朝。而更多的马车钟表音乐盒被发往这些国家。
此时的茂庆帝发现,工部的马车工坊开工时,只能从黄李两家手中买到橡胶,他顿感不快,负责的官员瑟瑟发抖,他说“皇上,真没想到他们动作这么快。咱们先买他们的橡胶,后续咱们自己买橡胶苗来培育,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