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圆桌边上,章楷明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桌上的字帖。
“你来看看。”他对我说道。
我凑了上去,依靠紫光灯重新审视,确实是另一种观感。
“如何?尝试说说。”章楷明笑道。
“墨色浑然一色,字体饱.满发亮,而且字体壁画中斑点甚少,应该用的墨水挺贵。”
听到我如此直白的评价,章楷明不由大笑,点头道:
“话糙理不糙,说的也没错。不过这是只是真迹的基本要素。”
“纸与墨,不过是一副字帖的载体,其灵魂在于内容与笔风。”
“在文物界里,历史上每一位着名诗人的个人风格其实早被我们工作者参透熟悉。”
“我们要做的,就是看这些墨宝,是否与其个人风格相匹配!”
“就好像方才那副《客中行》,就那凌厉飘然的笔劲,怕是举世无双,后无来者,无人能仿,让我章某叹为观止。”
刘胖子听到这不由提出疑问:
“这世上还有不能仿的笔迹?不说别的,就在我们关中的工坊里头,就有不少……”
我闻言顿时心头一惊,连忙打断道:
“那不都是仿品吗!哪能跟桌上的比!”
刘胖子也是意识到自己失言,他估计要说的是“就有不少高手能做到”。
所幸章楷明并没有生疑,只是笑道:
“倒不是说绝对无人能仿,但背后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和无数次尝试,相信能令不少人知难而退。”
“再者说,要真想临摹,岂会不知天高.地厚地把对象设为诗仙李白?”
“另一方面,笔迹仍然只是一副真迹的要素之一,还得综合其它元素。”
刘胖子追问道:“哪还有啥?”
“那自然是作者的款题,还有字帖里头的各个印章。”
章楷明指了指其中一副字帖,我却听得有些迷糊。
在我的认知里,印章就像是作者的签名,在作品完成后盖上自己的大名是再正常不过。
但我看着这桌上的字帖,有不少作品都是有不止一个,甚至十几个印章。
难道说这些字帖由十几个人完成?
我将自己的疑问说出,章楷明不由捧腹大笑。
“非也非也,这里头印章虽多,但内容却并非单一的笔名。”
“首先印章分有几类,一是常见的姓名章,即作者署名。二是闲章,内容是各种风格各异的图案,其在字帖里起到增加作品艺术性,调整画面布局重心的作用。”
说到这刘胖子不由得意道:
“这个我知道!就好像山水画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