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面的事情,来的快去的也快,才几天不到,大家仿佛就淡忘了李介宾跨班争光,泡西医学姐这么一回事儿。
李介宾松了口气,他一个男生有点花边新闻倒是不怕,就是担心影响到人家女孩子的清誉。
身为祖传中医,与西医应当保持安全距离,以免被其匠气污染,丧失中医天赋。
不过好在生活回归了正常。
才怪!
自从帮几个“列强”当枪手写了中医经典作业,班里已经传开了他是祖传中医,而且越传越离谱,已经从清代御医升格到了宋代太医,而且初步将他的祖宗擅自暂定为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
还有小道消息说他祖传的是宫廷秘方,专治男性难言之隐,而且妙手回春,药到立举!
后悔自己因为几顿饭就出卖了自己的清誉,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至少要请海底捞!
经典教研室里,几个被拉来当苦力的研究生正在批改各科作业。
一个眼镜男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这一届的中医班这么优秀的吗?哟,这还是大一的学生呢。”
又看了一遍,内心比较后不甘心的承认,身为中医研究生的自己,对于这些医家,都没有那么深的理解。
这绝逼是找了“枪手”!可是一帮大一小子,上哪里去找博士生给他们写作业?
另外一个女生好奇凑上来,“是吗?我看看,有点意思,张景岳的阴阳理论很难懂的,我到现在都觉得他就是一道学家,搞的神神叨叨的。”
“这个李东垣的写的也很好,我以前总觉得李东垣的理论独树一帜跟其他医家相比太特别了,尤其他那个“甘温除大热”的理论是不是牵强附会,经他这么一点,瞬间感觉豁然开朗,张仲景的经方,好像是有些关系可惜我经方学的一般,看来学经典还是要学经方呀!”
“这个是写张仲景的我也就是会背几条《伤寒论》条文,他写的什么我看不懂呀!”
“我专门学过《伤寒论》让我看看!”
几个人轮流看了一遍,空气瞬间安静了。
“”
其中一个研究生看了看其他人的表情,有点试探的说:“错诊误治?这是在说医圣看错病喽?”
另一个研究生也是一脸佩服:“他一个小小的大一学生,敢这样写,牛逼!”
“这要是让唐老师看到,又该发脾气了吧。”
“什么东西呀,不能让我看到?”
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然后几人就看到了背着手一身唐装唐老师。
有个研究生心直口快,直接说了:“这里有个大一的写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写了大量失治、误治”
旁边有个研究生拉了拉他的衣角,唐老师最是崇古,听到后绝对要发飙。
果不其然,唐老师一听这话,拿起作业端详几眼,看到“大青龙汤逆证,本为里证却当太阳发汗,误治致使心肾阳脱,疑为仲景误治而治,故特意叮嘱为误也,圣人尚且知之”瞬间火冒三丈!
“圣人的言论还有错的?经典就是经典!《伤寒论》每一个字都是经典!张仲景是圣人,圣人会有错吗?一个黄毛小子敢放此狂言!那个研究生那么大的口气?”
翻了翻名字班级,“中医一班,徐茂树!”
“一个大一的?”
花白头发的唐老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特意把老花镜擦了擦。
还是“中医一班,徐茂树。”
瞬间,唐老师花白的头发似乎都直了。
这边王老头上洗手间回来了,一看一个教研室的唐老师这架势,笑笑说:“老唐,什么事情让你那么火大呀?”
唐老师把作业给他看:“你看看你教的学生,满口胡言,藐视圣人。”
王老头拿过来看了看作业:“张仲景著伤寒杂病,其社会背景动荡,民不聊生,疾病流行,劳动人民死亡很多。医圣仲景在序文中说:我的家族人口过去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开始,十年里因为瘟疫死亡了三分之二。回忆到这些亲族死亡的惨状而没有力量来挽救他们所受的疾病,心中感到非常悲痛。因此下决心发奋努力钻研医术”
王老头神情立马变得认真起来,逐字逐句看完后,最后看了看名字,嘴里不知道嘀咕什么,抬头再想说点什么,结果发现老唐早不在了。
身边的研究生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导师,从来没见过老师看东西那么认真,这份作业不就是个大一的写的嘛,至于那么夸张嘛。
“这是那个上课打游戏的小子能写出来的东西?你们几个过来说说是咋回事儿?”
几个研究生叹口气,本来就是来当苦力的,真是无妄之灾,就把刚刚的事情给王老头又复述了一遍。
王老头听完后大概有了个猜想,让研究生把作业都拿过来,一份份翻阅,把另外几个人的作业拣了出来,又一份一份认真看完,最后把李介宾的作业放到了最上面。
有个研究生好奇问:“王老师,有什么问题吗?”
王老头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有些哭笑不得道:“作业写得没问题,但是写作业的人有问题。”
看几个学生越发好奇,他开始解释道:“这几份作业可能是一个人写的,尤其是刚刚让老唐生气的那份老唐也真是的,总是食古不化,圣人也不是天生圣人,东汉末年疫情肆虐,是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有名的,张仲景也确实是在那时的压力下才造就了《伤寒论》这方书之祖,但要说什么一点错都不犯那就不是医生了,成神仙了。”
几个研究生也是一脸不信:“张仲景不是医圣吗?他也会犯错吗?”
“你们读经典,不仅是要背诵,还要理解行文内容以及背后的深意这个学生是以《伤寒论》38条、39条大青龙汤为例说明张仲景的辨证思维。”
“伤寒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紧接着就是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研究生懵逼了,这是大一的学生写的东西?给他们当教案都够了吧!
“等你们踏入临床就知道了,很多血一般的教训真的就是靠生命来验证的,这个学生推测张仲景曾经用大青龙汤治好了外寒里热的患者,记下了这个方子,但是后来遇到了也是烦躁,但实际上是少阴病阳气虚弱导致烦躁的患者,仍然用了大青龙汤,结果一下子出现了手足厥冷、肌肉跳动的厥证!”
“为什么会这样呀?”研究生们也都是学过《伤寒论》的,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其中变化真是一窍不通。
“医学的难度往往不在治疗,而在于诊断,你们看教材指南写的多清楚,但是在实际临床中见到的疾病哪儿有照着课本得的?国外误诊率能达到50,国内好一点能降到30。最近不是也有英国医生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病人死亡的报道。”
王老头手里拿着那份作业,一脸欣赏的说道:“这里两条上下呼应,大青龙汤证很容易与少阴四逆汤证混淆,一旦辨证失误,大青龙汤中麻黄的剂量是麻黄汤中的两倍,如此峻剂!大汗之后,气随津脱,就是亡阳亡阴,性命难保!”
“啊!那当年张仲景救治的那个病人怎么办?”一个女生已经开始共情了。
王老头摇摇头说:“可能死了,也可能救回来了。《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金匮》14条: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他看着一脸懵懵的研究生们悠悠的说道:“这个学生在里面写,这些都是张仲景反复举例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即使没有明说我们也能结合上下文推断:大青龙汤逆证,当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张仲景也一定是曾经成功救回过这种病人,才会写下来。张仲景也会加减变化,随证治之,经方派总觉得张仲景的方子都是宝贝,恨不能原方原量一字不改,实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几个研究生仍然还是不懂,居然连一个大一学生写的东西都不理解,羞愧的低下了头。
这也是没办法的,中医是极其重视实践的,这些研究生上完本科读研依旧是在学校没机会亲自给病人诊病开方,就好像一直看菜谱但却没有开灶的厨师一样,怕是菜都切不整齐,能把饭烧熟就不错了。
不过他们觉得,王老师最后一句话似乎在内涵谁。
a302教室里,正在讲伤寒课的刘老头打了一个喷嚏,然后对下面的大三学生讲:“开方呀,一定要开经方呀!人贵有自知之明,刚学中医能开出来什么好方子?你自己七凑八凑的,凭感觉拿几味中药组个方,那能有效吗?”
“什么叫经方?问你,你回答一下。经典的方?错!只有医圣张仲景的方子才叫经方,在咱们中医里,经方这个词,特指《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子!”
“出门要是说错了,别说自己学的是中医!更别说是我教的伤寒,我丢不起这人!所以这经方是必须要学的!别说你们本科生,就是到了研究生,博士生,哪怕你评了教授,照样还得学!现在你们先不管理解不理解,先背了再说!”
而隔壁a303房间,正在是李介宾他们大一中医班,还在听着身材婀娜的李老师讲《中医基础理论》。
正认真上分的徐茂树听到一个大嗓门喊自己的名字。
“谁是徐茂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