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骑兵向来以机动力强而闻名,就算大楚穷尽了人力,也未必追得上,追得上更不一定能消灭的了多少。
但眼下,郭振风一副大败而归的狼狈模样,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林宇也明白对方起了疑心,但他不动声色地继续忽悠赵敢当,咬牙道:“大楚人实在是狡猾,竟然在左明城周边暗中的设下了包围圈,当我军围攻兴堡的时候,敌人突然发动,我军绝大部分被包围绞杀,只有剩下的这么点人跟着我杀出重围出来了。”
“现在我军突袭楚国腹地,夺取左明城,甚至进兵南下的计划,全部都失败了……”
听到这个“郭振风”说的话,赵敢当大吃一惊。
左明城确实是这次骑兵惊扰战的关键点,郭振风的战略意图,是要先拿下左明城,然后兵锋南指,甚至要向大楚京城发动了攻击的。
但有个更大的疑问出现了。
大楚这种战力疲弱的国家,怎么也能大显神威,竟然包围了大晋铁骑,还是几乎全歼的。
对于赵敢当的疑惑,林宇也是没有隐瞒,将此前的兴堡大战的种种细节全都告知了对方,唯一欺骗的是,真正的郭振风已经被抓,自己是假扮的,目的是想骗取了城关。
当听到了这些话,赵敢当心头的疑虑消失,林宇说的都是真实的经历,自然经得起推敲,也没有什么可疑的漏洞,到了此时,赵敢当虽然没见过林宇,也忍不住对这位楚国第一大太监的军事谋略感到异常的佩服。
此战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彻底解决了数万的晋骑精锐,靠的就是可怕的预判和对战机的牢牢把握。
赵敢当作为大晋将军,心中佩服的同时,也不禁头疼起郭振风的全军覆没,不仅要被问罪,更是完全破坏了大晋皇帝的布局。
郭振风的骑军,原本是为给晋军南下争取时间的。
只要郭振风的骑军占据左明城,接着就能迅速地横扫楚国的东南方的广阔疆域,就能将楚国的大军给死死钳制在南地,大晋就能轻松的获得大楚北地,再对楚国不断鲸吞蚕食。
现在计划刚实行就一败涂地,五万精锐所剩无几,哪怕是大晋这样的强国,也感到了伤筋动骨般的剧痛。
骑兵就是大晋的关键,精锐更是层层选拔上来的,这支骑军的战力,几乎只仅次于城关北面的五万骁果卫,一旦大晋皇帝知道后,必须会震怒的无以复加。
“郭振风”一声叹息,神情忧虑地道:“我现在担心的,不仅是陛下的作战方案失败,更担心敌人已经有了全盘抵挡我大晋的办法,正在有条不紊的悄悄实施。”
“楚军的战力确实赶不上大晋,但我晋军毕竟深入敌国,属于客场作战,对地理不了解,再加上林宇那个小太监实在奸猾无比,才在他的手上吃了大亏,哪怕我大晋军愿意付出人力的代价来强行碾压,那损失也会过于可怕,我大晋都难以承受!”
林宇的话,让赵敢当也忍不住眉头皱起。
他也产生了这么的想法,楚国恐怕不是想象中的软柿子,而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毕竟,不论晋国怎么瞧不起大楚军队的战斗力,可人家还不是在晋国的虎视眈眈中,存活了一百多年。
双方的军事战力并没有形成鸿沟代差,骁果卫虽说天下无双,但因为太过宝贵,攻城的惨烈牺牲,往往不怎么动用他们。
况且两国对决,不单单靠的是兵力,或者单纯的军队战力。
后援补给,士气军心,地理地势,主将的指挥作战能力,各种因素叠加起来才能决定了胜负。而大楚的将领并不比大晋差了,当初的大楚孟行密,也曾经带领军队抵挡过大晋骑兵的攻势,并将他们从北境赶了出去。
而三皇子率领北境边军,战力也相当的强悍,虽说大晋有意在纵容三皇子,好将来给大楚朝廷埋下一个大大的祸根,但三皇子和北境边军本身的威慑力也不弱,大晋想硬啃下这块骨头,也必须花费不菲的代价。
现如今,林宇竟然可以将整个郭振风率领的骑兵精锐尽数消灭,说明他远比三皇子还要危险。如果由他来统兵跟大晋兵马对战,肯定会引发晋国更大的牺牲的。
赵敢当心情沉重地看向郭振风:“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林宇这小太监与我们为敌,我们必须向陛下禀报,进攻楚国的计划恐怕要暂缓。”
赵敢当的职位没有郭振风的高,但他的战略意识不比他低了,他已经敏锐的察觉,此次灭楚的大战有了很多不利的因素。
林宇是其中之一,晋骑的惨败也意味着南下彻底的失败,更关键的是,更凸显出背后的大楚,抵抗意志异常的坚决。
那位楚国太子,眼看到了即将登基的地步,现在却宁肯先不当皇帝了,也要优先调遣全国的兵马来击败来犯的晋军,楚国肯定已经有了应对方针,搞不好连退路都想好了……
不但林宇是个威胁,尚未登基的大楚太子也是一样。
“只是,陛下想要吞并大楚的计划筹备了多年,恐怕不是你我几句话就能劝的过来的。”林宇虽是假扮的郭振风,但如果真正的郭振风逃回了城,肯定也会发出和他一样的语气表情。
硬是打下去的话,倒也是可以最终赢的,吞并大楚没有那么难。
但太子和林宇明白了保存有生力量的重要性,这就难办了。
楚国的人心可用,就算大晋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攻破了大楚全国,也会拿大楚的流亡朝廷没有办法。一旦对方有意将晋军拖入治安战的泥潭,很有可能直接拖垮了大晋。
听到“郭振风”的话,赵敢当感到了深深的无奈。
大楚不好打啊,绝对不可能一战而取之了。
大晋的最佳战略,应该是先夺取了北地,花个几十年的时间将之消化,然后再步步为营的图谋整个大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