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封衍这个人狗是狗了点,办起事来还是很大气的。
用的是府上最大最好的马车,后面摆了七八个箱子,想来都是给汤家的回礼。
“王爷其实不必这么客气,你陪我回门我爹就很高兴了,随便送两样东西就行了。”唐映莞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些箱子,要不是封衍在,她真想上去打开看看都是什么东西。
“女子不都恨不得往娘家搬好东西来彰显自己在夫家的地位,你不该巴不得本王再多拿点吗?”
“自己的日子自己过,何必贴东西来向旁人证明自己过的如何呢?”况且还是给汤家那群白眼狼,还不如都给她来的实在。
不过她也知道,封衍是不会给她的,这也代表着他的颜面,古人最是死要面子,何况现在也没时间在这里磨蹭,等到了汤家再想办法把东西捞进自己手里。
“王爷怎么安排就怎么办吧,上车吧,不然赶不及回来给小郡王拔针了。”唐映莞一边盘算着一边快步钻进了车里,找了个好位置坐下。
封衍看着她胖且灵活的样,心底的疑惑更深。
按着汤映莞的性格,只会嫌他带的东西少了,如今却一反常态,实在怪异。
细数起来,自打她嫁进来起就和他以往印象里的不同。
若说是右相刻意调教,可又错漏百出,毫无半点章法,甚至有点蠢。
他之所以答应唐映莞一同回门,也是想去汤府探一探。
紧随其后步入车内,见唐映莞大咧咧的坐在自己的主位上,封衍眉头微蹙。
这女人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搞这些小动作,昨日还信誓旦旦的说以后绝不会碰他,简直是放屁。
但此刻他也懒得和她计较,挑了较远的硬凳坐下,随手拿起旁边的折子继续看。
唐映莞要是知晓封衍这样想,肯定要跳起来给他两巴掌,让他清醒清醒,但此刻她压根就没注意到封衍的细微表情变化,一心只想着怎么把这些带去的东西卷入自己的荷包里。
哪怕她已经有十成十的把握能拿回原主的嫁妆,但银子谁会嫌多呢,她一直奉行没钱寸步难行的信条,何况她现在实在是穷得一个子都没有,急切的需要银子来填自己的荷包。
这一路上,两人各怀心思,也没再说一句话。
直到马车停在丞相府前,外面忽然传来了惊异声:“这不是煜亲王府的马车吗?哎呀,你瞧我这脑子,忘了今日是我姐姐回门的日子。”
这声音唐映莞听到的瞬间脑海里就浮现出了相对于的脸。
是汤家的二小姐,也是她的二妹妹,汤盈盈。
记忆里这个汤盈盈一肚子坏水,明里暗里害了原主不知道多少次,偏原主蠢得出奇,一点都察觉不到,反倒对这个妹妹极好,大把的给她花钱。
新婚三日回门,这个好妹妹怎么可能不记得。
撩开门帘,汤盈盈已经走了上来。
十四岁,和小月芽一样的年纪,长得倒是小家碧玉,可一双眼里都透着算计的精光和藏都不藏的嘲弄。
“姐姐,我忘记你今日回门了,所以请了余家姐姐来玩,你应该不会怪我吧。”
听听这茶言茶语。
余家姐姐?
没等唐映莞去想是哪个余家的姐姐,侧边精巧的马车里一身穿藕粉色浮绣桃色碎花衣裙,外罩月白色暗纹披风,长得温婉秀丽,活脱脱小白花模样的人儿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下来。
这不正是封大狗子的心上人,白莲花本花的余清欢吗。
原来是合伙来看她笑话的。
“二妹妹想要请余家小姐来是二妹妹的事,与我何干。”
唐映莞步下车后整理着自己的衣裙,看都没兴趣去看汤盈盈一眼。
汤盈盈一愣,平时唐映莞听到余清欢的名字都要骂上几句,今个这种日子余清欢出现在眼前她竟一点反应都没有?
“我以为姐姐你还因余家姐姐以前和王爷有婚约而生气呢,姐姐不生气就好,我就怕惹了姐姐不快。”
汤盈盈不放弃又暗暗戳一句,眼珠子直盯着唐映莞,等着看她反应。
“盈盈,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莫再提了。”余清欢走上来轻抚了一下汤盈盈的手,转而看向唐映莞柔笑道:“映莞,过去我与衍哥哥并无什么越礼之事,还望你莫介怀,不管过去如何,现在你才是煜亲王妃。”
“我有说我在意吗?是你们自己在这自作多情的巴巴说一大堆。”
唐映莞是个直性子,向来都是有事说事,最烦七拐八拐的心眼子,不愿也没工夫和这两杯茶扯,转头直接朝马车里喊:“王爷,咱们时间可紧着呢,你还准备在马车里坐多久啊。”
一听王爷,余清欢眼里刚刚浮起的疑惑瞬间定格,本能的望向马车,表情都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已经从门帘里伸了出来。
那手她一眼就认得,眼里也浮起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汤盈盈看到撩帘走出来的人真是封衍,下巴都要掉在地上了。
千想万想都没想到今日封衍会陪唐映莞一起回门,他不应该恨死唐映莞才对吗?
“衍哥哥,你的脸怎么了?可是那毒又发作了?”
封衍的双脚才落地,余清欢就小跑上前来,水汪汪的眼睛盯着封衍脸上淡淡的红印担忧得都要哭出来了。
“只是小病,过些日子自会痊愈。”
封衍冷淡的语气让余清欢刚抬起来的手停在了半空,唐映莞也对此很意外。
还以为老情人见面要秀秀恩爱呢,没想到这么疏离,仿佛交情不深的样子。
“没事就好,衍哥哥这段时日要格外注意,离月底不远了,到时我还是如过去一样提前一日来王府住着可好?”
余清欢说完有所顾忌的看了唐映莞一眼,而唐映莞准确的捕捉到那一闪而过的挑衅。
幼稚,别说来王府住,就是她和封衍这狗男人睡一起她都不在乎。
只是现在她没时间看他们两个人聊共同话题,正欲开口直接把事应下来,封衍却先一步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