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阮吹完头发出来的时候,看见苏卿还在为了林深忙前忙后。
她突然感到胸口发闷,像是压了块石头。她不愿,或者说不敢,靠近这样的幸福。
那是她从未体验过的温情,反而让她觉得格外疏离。
她默默地走回自己的书桌前,手指轻抚过书桌的边缘,目光却落在了那对母女身上。
她强忍住心中的酸楚,从书桌上顺手拿起一本英语课本,低着头闷闷地爬到自己的床上开始读。
苏阮用力眨了眨眼睛,努力集中注意力在书本上。
她的视线扫过一行行英文单词,却怎么也无法进入状态。
耳边依旧传来苏卿和林深的对话声。
语调温柔,却如利刃一般,深深刺痛着她。
/
她来自北遥市下属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家里重男轻女,下头还有个脾气骄纵的弟弟。
苏阮眼眶濡湿,回忆起妈妈曾经随口提到自己的出身。
妈妈怀胎九月还在下田干活,弯腰的时候肚子有了动静,但走回家还有二里地。
身边的阿嬷没办法,只好就近叫了稳婆,在玉米地接生下她。
发现是个女娃后,她的父亲连一个眼色都不愿多给。
名字也取得潦草,两人的姓一拼,苏阮。
在她的弟弟出生后,母亲才算是扬眉吐气。
因而对这个多余的女儿,像是她的耻辱,恨不得她不曾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苏阮从小就明白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好在她争气,成绩优异,考上了云程,暂时逃离了原生家庭的束缚。
可是,来到省城后的她,发现世界并不全是冷酷无情。
这里有的女孩被家里捧得像公主,有的女孩脾气娇惯成大小姐。
也有的女孩,像林深。
虽然看着不像是来自大富大贵的家庭,没有一身她看不懂的奢侈品logo,但她的父母却将她精心呵护成那样漂亮动人的花朵。
/
“苏阮?苏阮?”一道温柔的声线像一只有力的手,将她从无边炼狱中猛地拉回来。
苏阮回过神,看见床边是放大版的林深的脸。
她扫视了一圈,发现苏卿早已离开。
“嗯怎么了?”她定了定神。
“你吃晚饭了吗?没吃的话我们一起去校门口吃?”
林深对着她甜甜一笑:“我昨天看见那边有条小吃街,好多同学都去吃,但我才来北遥两三天,还没去过。”
苏阮心中一阵纠结。
云程给的奖学金很多,但她基本都存了起来用作以后读大学的学费。
以后上大学家里一定不会给她钱,所以她的午饭和晚饭都选的食堂里最低规格的餐食。
她有些为难地开口:“我吃过了,抱歉啊林深,你还是找别的同学吧。”
林深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理解的微笑:“啊这样啊,没事。”
她将最后一部分东西在桌子上码好,抬手看了眼表,还有三十分钟,便打算自己去校门口买点吃的。
刚走到门口,苏阮却突然开口:“我我陪你去走走吧!”
说着,她从床上仓促地蹦了下来。
林深立刻转身点了点头:“好啊。”
苏阮也不知道为什么习惯独来独往的自己突然就心软了。
或许是因为刚刚那一瞬林深的笑容太纯净美好,像一束清冷皎洁的月光照进她的心里。
所以,自卑如尘埃的她,仍忍不住靠近那弯明月。
/
两人都不是话多的人,并肩走在校园里却不觉尴尬。
傍晚的校园充满了生气,凉爽的冷风拂过脸颊,带着香樟叶的味道。
铁丝网那头,篮球场上的灯光已经亮起,耳畔传来一阵阵男生的怒吼和篮球在地面上有节奏的拍打声。
“林深,我可以问问,你妈妈为什么叫你小满吗?”苏阮歪头看着身边个子矮了半个头的林深。
“还有,你是哪里人?为什么转来云程?”
说罢,苏阮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我问题是不是太多了。我我不太会找话题。”
林深不介意地摇了摇头,微微一笑,目光透过树梢看向远处的夕阳。
她轻声开口:“人生小满胜万全【1】,是我妈妈给我起的小名。她希望我能平安喜乐,生活中有小小的满足和幸福就够了。”
苏阮怔然,鼻尖有些酸涩,小满,胜万全,那样好的祝颂。
“我是杭城人,爸爸来这边工作,所以我们跟着一块过来了。”林深并没有注意到身边人的情绪变化,认真地回答着问题。
“之前读过一句诗:‘江南烟雨岸,何处不堪留’【2】。可惜我没去过,只在诗词里看过江南。”
苏阮忍不住真诚夸道,“难怪你长得这么好看,皮肤又白又水灵。”
林深被苏阮一本正经又直白的夸奖夸得有些羞涩。
苏阮见她白皙的脖颈上一片粉红慢慢爬上来,轻咳了声转移话题:“那我以后可以叫你小满吗?”
“当然,那我叫你,苏苏?阮阮?”
苏阮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叫我苏阮就好。”
林深不知怎么的起了逗她的心思:“知道了,阮阮。”
/
校门口,人潮涌动,夜色渐暗,各家小店都亮起了炫彩的灯牌。
街道边的小摊贩也忙碌起来,在自家的小推车上支起锅,大圆勺抡得飞起。
各摊位面前都排着一串探头探脑的学生,像是巢穴里嗷嗷待哺的雏鹰。
“小姑娘,你也忒瘦了,姨给你多装点炒饭,乐乐呵呵、健健康康的最重要,别学明星减肥那套,听话!”
林深的目光那洪亮粗哑的声音吸引了过去。
戴着口罩的中年妇女动作麻利地将炒饭装盒,还不忘给身旁炒着饭的丈夫拭去额头的汗水。
卖煎饼的小摊前,小贩熟练地用大圆勺搅动着面糊,动作干脆利落。
“来两个全家福煎饼,辣一点!”一个男生迫不及待地喊道。
“好嘞,马上好,葱花香菜要不要?”小贩爽快地回应,手中的动作更快了几分。
“都要!”
旁边的炸串摊位上,油锅里不停地发出“滋滋”的声音。
各种串好的食材被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瞬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学生们在摊位前挤作一团。
林深拉着苏阮一头扎进去,比起杭城,这里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要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