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楚娇娆和黎安,都写好了以“星辰大海一体化”为标题的策论。
接下来,进入到选评分者的环节。
黎安让楚娇娆先选。
楚娇娆看向木台上的所有人,大声提醒:“请有兴趣参加、本宫和黎太傅策论的评分者,举起手,本宫将从中选出四人,参与评分。”
下一刻,包括萧肃、萧宣、萧誉成在内,木台上绝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
就是两小只和萧志宇,也凑热闹,各举起了他们的小手。
楚娇娆看了三个小家伙一眼,暗暗惋惜。
她心里很清楚,要是选他们三个参加评分,萧志宇不说,两小只百分百会给她打高分。
但两小只还太小,又是她的亲生儿子,她要是真选他们参加评分,那便是明晃晃的舞弊,结果肯定不会被大家认可。
她移开目光,看向其他人。
萧肃和皇祖父,一直是她的坚定支持者,她肯定要选。
萧宝珠昨日已经明确向她投诚,应该也会支持她,自然要选。
父皇是这次比试的发起人,又是一国之君,最有权威,肯定不能忽略。
待她选好四人,黎安紧随其后,从木台上,选了萧劲、宁北望、秦淮左、傅俊臣四人。
这是他心里早就盘算好的。
萧劲要面子,先前又借夸他的机会,贬低过楚娇娆,肯定不会向着楚娇娆。
宁北望、秦淮左、傅俊臣都不是他的门生,但与他同朝为官多年,明面关系一般,私交不错,肯定会向着他。
楚娇娆见黎安也选好了木台上的人,便看向木台下,大声提醒:“请目前在朝廷有公职的乡亲,举起手来!本宫要从你们中,挑出一人,上台给本宫和黎太傅的策论评分。”
木台下,立刻有几十个人举起手。
楚娇娆从中挑了一个、看起来精气神不错,五官端正,目光清正的大叔。
她先前有注意到,先前窃窃私语关于黎婉苏和黎婉珊,做了对不起她的事的百姓中,有他。
让他作为“士”的代表上台,表面名正言顺,骨子里是多了一个支持者,给她评分,胜算增加。
紧接着,她又看向木台下,大声提醒:“请目前在家务农的乡亲,举起手来!本宫要从你们中,挑出一人,上台给本宫和黎太傅的策论评分。”
木台下,立刻有逾一百人,举起手。
楚娇娆从中挑了一个、看起来精气神不错,皮肤黝黑,但目光明亮的大爷。
她先前有注意到,这位大爷在听到她告诉黎安,什么是“星辰大海一体化”时,听的非常认真,明显是非常认同这一理念的。
让他作为“农”的代表上台,表面名正言顺,骨子里是又多了一个支持者,给她评分,胜算进一步增加。
接下来,便是挑“工”的代表、和“商”的代表。
她话术不变,目的不变,挑的也都是骨子里会支持她的人。
待她选好四人,黎安又紧随其后,从木台下,选了四人。
这四人,他都不认识,他选他们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学生—京兆尹梁实,利用亲自带领京兆府的衙卫,维持木台下百姓秩序的机会,给他使了眼色,让他选这四人。
严公公见评分的人选都定下了,也不含糊,马上当众宣读起了黎安写的策论、以及楚娇娆写的策论。
黎安在策论中,是完全围绕、楚娇娆对于星辰大海一体化的解释,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文采斐然,不愧是十二岁便能高中状元的人。
楚娇娆在策论中,从核心理念或愿景,理论话语或战略,以及主要制度化展现或策略举措这三个重要层面,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文采么,自然没法跟黎安比,但胜在言简意赅,容易被人听懂。
很快,进入评分环节。
楚娇娆选的八个人,和黎安选的八个人,以实名的形式,同时给两人的策论评分。
严公公负责统计分数。
楚娇娆和黎安,都有权在一旁看他统计分数。
表面上来看,算是十分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严公公首先统计、黎安策论所得的分数。
其中,光最高分十分,黎安就得到五个。
给十分的五人,分别是萧誉成、萧劲、岳微安,傅俊臣、以及一名他从木台下选上来的评分者。
而最低分,其实并不低,是五分,有七个。
给五分的七人,分别是楚娇娆选的萧宣、萧肃、大公主,以及那四个、被楚娇娆从木台下选上来的评分者。
剩下的全部是九分。
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后,总分为九十一分。
严公公接着开始统计,楚娇娆策论所得的分数。
其中,光最高分十分,楚娇娆居然就得到九个。
给十分的九人,其中八人,为萧肃、萧宣、萧誉成、大公主,以及那四个、被楚娇娆从木台下选上来的评分者。
还有一人,出乎楚娇娆的意料,居然是萧劲。
而最低分,很低,是一分,居然有六个。
给一分的六人,分别是黎安从木台上选的宁北望、秦淮左,以及从木台下选上来的四个评分者。
剩下的傅俊臣,是给了九分。
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后,总分为八十三分。
这意味着,这一轮比试,是楚娇娆输了。
萧肃、萧宣、两小只、萧志宇的脸色,一下子都变的非常不好看。
楚娇娆自己,反而十分淡定。
先前在明殿前面,父皇在她和黎安商量好,要举行比试后,曾经让严公公,秘密传话告诉她,只管全力以赴,参加比试,他可以确保她不会输。
她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蹙眉不语。
因为如果全力以赴,参加比试,才能确保不会输,那么,另一层意思,其实就是全力以赴,也赢不了。
刚才的两轮比试中,她都已经全力以赴。
甚至在第二轮比试时,她还在挑选评分者这一环节上,颇费了点心思。
要不是黎安选的八个人中,六个都十分黑心,只给了她一分,她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输给黎安的。
她拿起她的策论所获得的、十六个人的评分,清了清嗓子,高声念:“本宫这份策论,今天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共得到九个十分、一个九分、和六个一分,其中,给本宫策论评十分的分别是……”
接下来她将给她评分的所有人的名字,以及评分分数,都认真念了一遍。
无论木台上,还是木台下,绝大多数人听后,都面色大变。
刚才严公公只给他们,公布了黎安和楚娇娆,在分别扣除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后,剩下的总分。
他们根本不知道,原来竟有六个人,只给楚娇娆一分。
楚娇娆见大家面色大变,紧接着,又拿起黎安的策论所获得的、十六个人的评分,继续念:“黎太傅这份策论,今天共得到五个十分,四个九分,七个五分,其中,给黎太傅策论评十分的分别是……”
接下来她将给黎安评分的所有人的名字,以及评分分数,又都认真念了一遍。
无论木台上,还是木台下,绝大多数人听后,面色变化更大了。
尤其是萧宣。
凭心而论,黎安和邓氏的策论,论文采,自然是黎安高出数筹,但论理论水平,却是邓氏要高出数筹。
而这是策论,不是诗词歌赋,评分时,本该首看理论水平,再看文彩。
黎安虽然得了足足七个最低分,这最低分却有五分,说明评分者,是重理论水平,也重文彩,五分主要是文彩分。
邓氏虽然比黎安少得了一个最低分,她的最低分却仅有一分,说明六位评分者,罔顾事实,根本不按基本的策论评分规矩行事,在借机故意打压邓氏。
这怎么行?
他转过头,没好气的低声问萧誉成:“三皇儿,这些只给太子妃一分的人,是不是你安排的?”
三皇儿喜欢玩弄平衡之术,而黎安本人行事,一向注重规矩。
他严重怀疑,黎安是受三皇儿授意,才会选出这么多敢罔顾事实的评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