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芳斋出来,前往祥和殿的路上,萧显见四下无人,马上转身走到萧肃身边:“六皇弟,另外两个刺客,是被你杀死在兰芳斋附近的、那个小亭子里吧?”
“你看到那两个刺客的尸体了?”萧肃不动声色地反问。
三皇兄就在前面听着,有些话,他不方便现在告诉二皇兄。
“是呀,我和三皇弟都看到了。”
“那个小亭子比较偏僻,你们怎么会在那里出现?”萧肃觉得不对劲。
“我们没去小亭子。我们是一起走到小亭子附近的路边时,恰好看到有一队禁军,抬了两个人,从小亭子那边出来,才知道这事的。”
“那么,你和三皇兄又是怎么走在一起的?”他们两个平时的关系,虽然算不上坏,但也说不上多好,极少走在一起。
“我今天进宫,是为了探望皇祖母。在皇祖母的寿安殿里,我偶遇三皇弟,他告诉了我,他听宫人说起的、关于五弟妹和两个小皇侄的事。我难以置信,叫上他,打算一起找皇祖父,打听下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怪二皇兄一看到邓氏,就把她当成朱云朵那个假货。
萧肃不喜察颜观色,先前并没有注意到,萧煦在跟楚娇娆说起,楚娇娆嘴里骂的那个“该死的垃圾玩意”时,飞快看萧昭的那一眼。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原来三皇兄就是那个“该死的垃圾玩意”。
他继续问:“二皇兄,你和三皇兄为什么会来兰芳斋?”
“我看到那两个刺客后,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些禁军说,他们都是禁军中人,但死因不明。我感到不劲,想看看附近有没有人,看到了两个刺客被杀的一幕,才会叫上三皇弟,来兰芳斋。”
说到这里,萧显降低声音:“六皇弟,那两个刺客,身上带着剑,受的却是刀伤,你是不是偷偷在身上,藏着刀?”
“你猜?”萧肃仍然防着萧昭,把问题还给萧显。
“嘿,不敢认了吧?不过,不认是对的,带刀进宫,可是重罪!我先前还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带着五弟妹,征用兰芳斋。现在,我明白了,你是为了借地方藏刀!”萧显自作聪明。
楚娇娆就走在萧肃身前,她耳力好,将他们的所有对话,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时,她转过身,很淡定地告诉萧显:“杀死那两个刺客的是我,带刀的也是我,不过,我不知道带刀进宫是重罪,没人告诉过我这一点。”
说完,她从战略储备系统,取出先前杀那两个刺客的军刀,递给萧显看:“我就是用这把刀,斩杀了那两个刺客!”
军刀上还带着血,不由萧显不信。
萧显立刻冲楚娇娆竖起大拇指:“五弟妹,原来你不仅会医术,身法好,腿功好,刀法也是极好的,厉害!厉害!”
“必须厉害,否则,太子凭什么在游历路上,看上我,娶我为妻?”楚娇娆一脸骄傲。
本来她还担心太子以后会找她算账,审问屈顺后,她基本可以放心了。
萧昭这种阴险狡诈的人,没有足够把握的事,不可能去做。
太子八成真的是在半年前,被元国太子追杀,堕下悬崖,尸骨无存。
先前,萧誉成帮她杜撰,她与太子两情相悦,嫁给太子,生下两个孩子,她只是以为,萧誉成是有意抬举她和两小只。
现在她明白了,除此之外,萧誉成还是为了避免、太子的死讯万一被传出,会出现诸王争夺太子之位的乱象。
难怪他和萧宣,在看到他与两小只滴血认亲成功后,一个会感叹“太子有后,朕心甚慰!”另一个会感叹“统儿有后,利于江山更稳,社稷更安!”!
约莫一盏茶后,楚娇娆、萧肃、萧显、萧昭一起到了祥和殿。
洛王和朱云朵居然不在,萧誉成正在陪着萧宣下棋。
楚娇娆给他们行了礼后,好奇地问:“皇上,我父王和那个假货,去哪儿了?”
萧誉成忙着下棋,头也不抬地吩咐一旁的严公公:“这事,你跟太子妃说吧!”
严公公领命,连忙告诉楚娇娆:“太子妃娘娘,那个假货—就是朱云朵,她在你走后交待,当年杀你,是你妹妹邓嫣的主意,她们全家都是听邓嫣命令行事,包括她冒充你,也是邓嫣安排的。”
荒唐!
“她这么说,皇上就相信了?”楚娇娆蹙眉。
“皇上本来不信,可你父王说这些事,他也知情,只是因为家丑不可外扬,才一直没有公之于众,还说他早已惩罚过朱云朵一家人,不需要另行追究,皇上便由着他,带朱云朵离开了。”
好吧,邓风渊这个有眼无珠的渣爹,看来是要渣到死了!
不过,事已至此,生气也没用。
楚娇娆想了想,告诉萧誉成:“皇上,臣媳两年前带妹妹回京,是为了拿回臣媳母亲顾氏的嫁妆。她临终前告诉我们,有至少价值七百万两银子的嫁妆,被臣媳祖母扣押。”
萧誉成马上放下手里的棋子,转头看向楚娇娆:“你的意思是?”
至少价值七百万两银子的嫁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正一品亲王的爵??,也不过是一年三千两银子而已。
楚娇娆看出来他对这事感兴趣,知道自己赌对了:“皇上,臣媳想即刻将母亲的嫁妆,拿回来,留一半养育小一、小二,捐一半给国库。”
萧誉成大喜:“好!太子妃德能配位,深明大义!朕甚欣慰!”
他近十年忙于政务,累死累活,也仅仅是使得原本亏空的国库,即将填补完亏空而已!
有了邓氏捐出的、一半她母亲的嫁妆,将不仅能填补完亏空,还能有所结余,让他这个穷了十年的皇帝,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
萧宣也很高兴,转头看了楚娇娆一眼,微笑着颔首:“太子妃,从现在开始,你需要学会改口了,得叫孤为皇祖父,叫孤的三皇儿为父皇。”
他有四个儿媳妇,作为他三皇儿的皇上,目前也已经有四个儿媳妇。
邓氏还是他们父子的儿媳妇中,唯一一个,愿意主动拿出嫁妆,捐给国库的儿媳妇。
而且,捐的还是一半的嫁妆!
他先前是为了避免、太子的死讯万一被传出,会出现诸王争夺太子之位的乱象,才会叫了三皇儿进内室商量,认下邓氏和两个孩子,封邓氏为皇太子妃,封宓儿为皇太孙。
其实内心里,他对邓氏不大满意,觉得邓氏是借太子醉酒,才有了夫妻之实和两个孩子,作风轻浮,配不上宅心仁厚、光风霁月的太子。
现在,他很满意。
太子妃德能配位,太子聪明过人,应该就是看出了这一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才与太子妃有了夫妻之实。
所以,不是太子妃轻浮,而是太子该风流时,会风流。
楚娇娆其实根本舍不得、拿出一半顾氏的嫁妆,捐给国库。
她是没有把握,光凭她的一己之力,逼老洛王妃吴氏,尽快如数交出顾氏的嫁妆,需要有个比她的太子妃身份,更有份量的人,在一边镇场子,才会抛出一半顾氏的嫁妆,给萧誉成做诱饵。
见萧誉成和萧宣都上当了,她立即又说:“皇祖父,父皇,臣媳祖母不仁,父王不义、不慈,臣媳怕光凭一己之力,有可能无法如数拿回母亲的嫁妆,你们能不能待会派人出面,协助一下臣媳?”
“五弟妹,听说老洛王妃,性情颇是仁善宽厚,你父王更是义薄云天。为何你身为他们的孙女、女儿,却要在父皇面前,肆意诋毁他们的名声?”萧昭突然插话,一脸困惑。
楚娇娆淡淡扫他一眼:“三皇兄,你都说了是听说,为何不在质疑我之前,自己先调查清楚,再来诬蔑我、诋毁他们的名声?”
“你就在我面前,我直接找你问清楚便好,没有必要再特意让人去调查。”萧昭的神色,从困惑转为从容,仿佛很信任楚娇娆似的。
楚娇娆忍不住嗤笑:“呵,我回答什么,你便会信什么吗?那你刚才又何必拿听说来质疑我、诬蔑我?”
确实,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萧誉成不耐烦地冲萧昭摆了摆手,制止他再开口,转头温声问楚娇娆:“太子妃,为何你会认为,你祖母不仁,你父王不义、不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