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现场的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都有点受不了了。
【他们难道没有盘子吗?】
【这也太豪放了吧,直接拿盆装菜。】
【并且这是什么烹饪手法?】
【这是什么暗黑料理?】
【他们这是用了什么魔法,居然把这么好的食材做成这么惨不忍睹的样子。】
【别说人家小女孩了,我一个大老爷们都吃不下去。】
【我饿三天,或许还能吃几筷子。】
【我家条件过去也不好,但是做菜也不能这样做法。】
【这说明他家不是条件原因,主要是自己不讲究。】
【这是他家个人的问题,我家也是农村的,就算再穷的时候也是拿盘子上菜呀。】
【主要是为了方便吧。】
【我觉得,这菜或许在他们村里算硬菜了,几个大老爷们喝着酒吃着东西,可能不讲究,但是拿来招待未来儿媳妇儿,确实有点儿草率。】
【估计也是对人家根本不重视。】
王晨看了看自己作品下面的弹幕。
他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
自己写的上一部作品冤家,虽然卖出了高价,评价也不错。
他从来没有引发这么密集的讨论!
没想到,自己的这部新作品,定位算是比较低了。
也没打算卖出什么高价。
就是想着完成节目组的课题。
却没想到,刚刚写了这么一小段。
就已经引起了观众多次讨论!
他这个时候有些理解节目组的选题了。
之前选的那些题目,还是或许还是有些脱离生活了。
你写年代剧,情怀剧,跟现代人的生活还是太遥远。
而你写婆媳剧,大多数人都会有共鸣感!
因为婆媳,是每个家庭都具备的关系。
所以受众面比较宽!
在场的这些女性观众,有的已经是儿媳妇,有的已经是婆婆。
有的也正处于热恋时期,也见过男方的家长。
所以对这种题材的电视剧,感触颇深!
接下来他开始梳理自己的思路。
按照婆婆来了原著里的故事路线。
首先是女方去了男方家,各种不适应,最后出了洋相,让婆婆也很不高兴。
不过看在何美是富家千金的面上,为了给儿子一个面子,所以才绷住了,没有声张。
这个剧情的安排,其实有些细节很生硬,搞到女主角傻里傻气,有些疯疯癫癫的样子。
当然了,现在身为资深编剧的王晨,可以看得出来原著作者的用意。
这样的伏笔,就是为了方便,日后给王传杰一家洗白。
但是他不想这样安排剧情!
因为他压根就没想着给王传杰一家洗白!
他对这部剧有自己的见解。
这部剧最大的转折,到最后就是婆婆得知小两口,因为房子要离婚之后,选择自己卖掉器官,也要挽救自己儿子的婚姻。
这个转变,让婆婆这个人设就有些前后矛盾。
显得特别突兀,人物的性格特别模糊。
王晨猜测,编剧本身大概就想设计一个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传统观念,生性要强,但是由于跟儿媳妇三观不合,所以诞生大量的矛盾,冲突的婆婆。
只是导演和演员,显然没能领会到编剧的真正意图。
最后拍摄出来的效果,就让人有一种奇怪的错位感。
这个婆婆时而憨厚淳朴,时而狡诈阴险。
时而精明,时而疯癫。
这就让剧情和人物产生了巨大的割裂感。
所以自己必须就结局和故事进程进行巨大的魔改。
毕竟现在是两部电视剧融合成一部,内容上应该是足够了。
不仅要体现何美和王传杰的婚姻动荡,婆媳关系。
还要体现另一对情侣,刘超和李芸的故事线!
所以他决定对于婆婆这个人物,精细的做出人设。
婆婆这个女人,含辛茹苦一个人拉扯大了兄弟两人。
首先这个人是非常能干勤劳的,然后还不辞劳苦,一直供王传杰上学,直到大学毕业。
这对一个早年丧偶的农村妇女,简直是地狱般的难度。
所以,他也有非常多的正面品质。
比如说勤劳要强,对子女的疼爱。
还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只不过,严酷的生活环境,和贫瘠的生活状态。
使得他无法适应儿媳妇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理念。
并且两人认知上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他和自己儿子王传杰之间,都有巨大差距。
所以,王晨精细的描写了,还增加了一些细节。
比如何美在土炕上睡不习惯,他特意拿出自己当初陪嫁的被子,多给未来的儿媳妇垫了几层。
因为蚊子多,又没有空调,何美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这个时候,突然他觉得一阵凉爽。
原来是婆婆拿着蒲扇,给他打扇。
这个举动,把何美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也给婆婆的一些正面的品质,做了精细的刻画。
而给婆婆树立正面形象的同时。
王晨开始铺垫,王传杰哥哥和嫂子有多市侩。
看着婆婆殷勤的伺候何美。
嫂子立刻有些酸溜溜的,背后议论起来。
【你妈真是偏心啊。】
【都是儿媳妇,怎么待遇都不一样。】
【我嫁到你家来,哪有过这待遇?】
【每天都是生火做饭,家里那些活都是我干的。】
【这倒好,喜新厌旧了。】
长相粗鲁的哥哥王传胜,对此不以为然。
【你看这小妮子,根本跟咱过不一块去。】
【你看他吃饭的时候,挑挑拣拣的,根本就没吃几口。】
【这么好的菜都吃不下去,咱家能养得起?】
【放心吧,没准人家明天就走了。】
【这家里的三间大瓦房,肯定到最后都是咱的。】
【你说,我弟弟也非得读这么多年书干嘛?】
【在城里我也没见他赚多少钱呀。】
【城里买房子又贵,娶个媳妇又麻烦。】
【就算这小妮子不走,咱明天一定想办法把它弄走。】
【他俩万一谈成了,村里三间房子,估计又得分他们一半。】
看到这里,现场观众都有一些不舒服。
【这个哥哥也太不像话了吧。】
【人家弟弟好不容易带回家一个城里的儿媳妇,还要把人家搅黄。】
【一看这两口子就不像善茬。】
【这个婆婆也太不容易了,看他们这两口子的算计,估计王传杰上大学,基本上都是婆婆独立承担吧。】
【肯定没跑,像他们成家了,都是分家过的。】
【这女的就不该去。】
【一看就是不谙世事,涉世未深!】
【门不当户不对,到最后双方都难受。】
【不对呀,我看着王传杰的小子挺滋润的。】
【人家女方的父母说的那么直白了,女方的小姨,就差指着他鼻子说是吃软饭的了,这家伙还是这样,脸皮厚,直接不打招呼,就把人家女孩领到自己家去了。】
【就从这个细节,说明王传杰这个人表面憨厚,其实很精明。】
【不过,小美这个女孩子典型就是一个傻白甜。】
【根本就没有看清这家伙的真面目。】
【这种凤凰男,基本上都是一个样,看上去特别好脾气,特别宽容,但结婚后又是另外一副模样。】
【这不属于婚姻诈骗吗?】
【我身边就有个好姐妹,就嫁给了这样的男人,过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
【王晨作品的风格还真是丰富多变,连这种剧都写得出来,我还一直以为只有女编剧才能写出这么感情细腻琐碎的剧呢。】
【11号选手卢燕,写的那个婆媳麻辣烫,好像也是差不多的路数,包括写的没有这个自然,好像很尴尬的样子。】
【那个我看了,好像是为了矛盾而矛盾,一点都不鲜活。】
【那个儿媳妇就是懒了点,动不动就点披萨,然后婆婆就等着他做早饭,为了营造矛盾,居然把公公搞得像个白痴,剖开一包袋装奶,似乎就费了很大劲,搞了一地。】
【这个卢燕,不是张精灵的入室弟子吗,按理说应该有点本事呀,怎么比起来差这么远?】
【说句实话,如果我没看到王晨写的鹊巢,看卢燕写的婆媳麻辣烫,估计还能下得去口,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两个人写的层次相差太远了。】
【一看这个卢燕,就没啥真实的生活体验。】
卢燕看着观众们的弹幕,一股怒火忍不住的窜出来。
【这些观众是闲的还是怎么了?】
【你喜欢王晨的作品你就去看,你骂我干嘛?】
【躺着也中枪!】
虽然他的作品,被现场的观众多方诟病。
但是,他一点都不慌。
师傅张精灵为了给他铺路,特意找熟悉的甲方决定演一场戏。
不管卢燕写的作品,成色如何,这家名为文成传媒的公司,都会为他爆灯,直接把她捧出来!
这个时候王晨,已经深深的扎根在故事里面了。
他现在开始理解原著作者的一些想法。
很显然,导演和演员,没有完全的把原著作者的一些想法展现出来。
这个时候他重新的二次创作这个故事,就可以看清原著作者的一些思路。
其实何美和婆婆的所有矛盾。
关键,都在王传杰身上。
这个小伙不仅贫穷,不实在,爱占小便宜,里迷外不迷。
并且还有一个最要命的弱点。
好面子!
这个时候,何美还在农村,这里是王家的主场。
王传杰的一些缺点,劣根性还没有展现出来。
现在他对何美,就是一个字。
宠!
考上大学,在大城市待了4年时间。
王传杰心思早就不再单纯了。
他知道自己奋斗有多辛苦,毕业之后他找了两年的工作,换了无数份工作。
换来换去,始终是一些高消耗低收入的工作。
不是保险就是中介,混得最惨的时候。
他也曾给人发过传单,当过人形的吉祥物。
他早就受够了穷日子。
知道何美是富家千金之后。
他心里早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把何美拿下。
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全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