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眼看着崔泰心意已决,杨隆和秦铭等人的鼻子差点儿没气歪了。
尤其是秦铭,刚才他以为崔泰是诚心想要放下这段恩怨,然后双方一起联合起来抵御匈奴大军的入侵。
可是现在,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崔泰竟然来了招釜底抽薪,打算自己率领两万兵力退守句注塞,让他和杨隆两人率领余下的兵力坚守平城。
这不是摆明了想要让他和杨隆等人送死么!
到时候他和杨隆两人,率领两万兵力和一千羽林军坚守平城。
这又怎么可能挡得住匈奴二十万的大军!
“崔将军,你别太过分!”
“匈奴这次出动了二十万的大军,我们大家理应齐心协力,一起坚守平城,抵御外敌的入侵。”
“可是你倒好,你身为北疆边关的主将,非但没有身先士卒,反而还贪生怕死,想要抽走两万的兵力退守跑路,让我和杨副将他们留下来守城。”
“你这未免也太无耻了!”
秦铭一脸愤怒的斥道,对于崔泰的贪生怕死和卑鄙无耻恨得牙痒痒。
虽然他也是个惜命之人,从他率军支援边关开始,他一直都没有想过上前线冒险,以免丢了小命。
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大丈夫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北疆边关六郡的百姓加起来至少有几百万,一旦平城失守,不但北疆边关六郡的领土会遭到匈奴的侵占,而且边关几百万的普通百姓多半也会遭到血洗和残害。
这种事情是他万万无法容忍的!
前世的时候,国家某一时期曾经遭受诸多外敌的侵掠,民不聊生,同胞死伤无数,而且丧权辱国,丢失了很多领土。
这一直都是很多华夏子民心中永远的痛!
而他身为一名身体里流淌着热血的华夏男儿,自然也不例外。
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华夏民族的百姓遭受屠害,还有国家民族和领土的分裂。
可是现在,崔泰贪生怕死,置北疆边关几百万百姓的生命安危不顾,准备就此放弃平城,退守句注塞。
甚至还专门把他和杨隆等人留下来当炮灰,想要让他和杨隆两人事后替崔泰承担平城失守的责任。
这未免也太卑劣无耻了!
如果早知道崔泰这么卑劣,刚才他还不如直接杀了崔泰,让杨隆想办法接管军队,坚守平城。
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晚了。
崔泰特意把三名亲信偏将和十几名士兵调到身边保护,他想要让吴茂重新挟持崔泰,强迫崔泰坚守平城,或者是杀了崔泰。
这恐怕已经不太可能了!
“秦校尉,你这话我可不敢认同!”
“句注塞关乎我们大夏皇朝中原腹地的安危,我率军退守句注塞,是为了国家的社稷着想,并非是贪生怕死!”
“至于你和杨副将率军坚守平城的事情,只要你们能够守住平城两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等朝廷后续派遣大军前来支援后,我一定会联合援军一起过来救援平城!”
崔泰淡淡的道。
他心里很清楚,匈奴这次出动了二十万的大军铁骑,一旦朝廷得到消息,至少也会派遣十万以上的大军赶来支援。
不过,这需要一些时间,从朝廷收到消息,到集结和派遣十万以上的大军赶来前线支援,恐怕至少也要两个多月左右。
只要秦铭和杨隆等人能有本事守住平城两三个月的时间,等援军赶到句注塞,他就可以联合援军一起救援平城。
当然,以平城的那点儿兵力,在匈奴二十万大军铁骑的围攻下,他可不认为秦铭和杨隆等人能够守住两三个月那么久!
除非是出现奇迹!
“你……”
听着崔泰这番冠冕堂皇的话,秦铭和杨隆几人气坏了,却又无可奈何。
“好了,多说无益。”
“杨副将,秦校尉,你们两人都回军营集结和调遣军队,准备守城吧!”
“我率领两万兵力先退守句注塞,我们双方分头行动!”
崔泰吩咐一声道。
然后他不再跟秦铭和杨隆几人多做纠缠,带着三名亲信偏将和十几名士兵离开了议事厅。
望着崔泰逐渐消失的背影,杨隆和两名忠于秦岳的偏将,心情顿时沉到了谷底。
他们三人都很清楚,以平城只有区区四万的兵力,即便是崔泰留下来一起坚守平城,这多半也没有能力抵御匈奴二十万的大军铁骑。
更何况崔泰还抽走了两万的兵力,打算退守句注塞。
接下来,平城只剩下两万士兵和一千羽林军,这更不可能有本事挡得住匈奴二十万的大军铁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待他们这些人的下场多半是全军覆没,必死无疑!
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的可能!
然而,与杨隆三人的想法有所不同。
虽然秦铭的心情也很沉重,但是他的眼神却逐渐变得坚毅起来。
以前他的想法一直都是躺平摆烂,想要好好的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
可是现在,在民族大义的面前,他绝不能再继续躺平摆烂!
无论如何他这次都要想办法守住平城,不能让边关六郡几百万的普通百姓遭到匈奴大军的残害!
身为一名穿越者,他受到的教育和知识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过古代,超前的思想和见识也比古人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他不相信自己率领两万将士会守不住一个小小的平城!
哪怕是拼了性命,他也要守住外敌的入侵!
这是他身为华夏男儿心中的执念!
……
京城皇宫。
朝堂之上,正在举行朝会。
其中夏皇高高的坐在御榻上面,曹常侍随侍左右。
下面一众文武百官们,按照官阶的大小,分别跽坐在左右两边。
“众位卿家,不知道你们今天有何事要奏?”
夏皇开口询问道。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三日前匈奴单于派遣的使臣已经到达京城,这几天他们多次请求入朝觐见。”
“目前他们都在鸿胪寺的馆驿,等候陛下的召见。”
此时,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卿周融,站出来奏报道。
鸿胪寺是大夏皇朝掌管外交典仪事务的部门,这次匈奴派遣使臣前来大夏皇朝觐见夏皇,是由大鸿胪卿周融负责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