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许是担心其他猎鹰也有类似的想法。
陈大当即扭头对着众人沉声道:“还有你们,最好是能时时刻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否则触碰了皇上的逆鳞,即使是我也保不住你们。都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
猎鹰们不敢敷衍,接连给陈大做出保证。
陈大的脸色这才有所缓和,继续用望远镜监视着赤血龙骑:“这是皇上交给我们猎鹰的第一个正式任务,能否证明自己,就看这一仗了。”
猎鹰们对视一眼,眼神之中迸发出一抹灼热。
齐声低呼。
“为了猎鹰而战。”
“为了皇上而战!”
深夜,大赵王朝皇宫中。
赵毅正匍匐在桌前批阅着奏折,忽然四周光线一暗,却是蜡烛熄灭了。
守在门外的太监着急忙慌的进来点蜡烛。
瞧着他那恐惧的模样,赵毅哑然失笑:“不过是蜡烛熄灭了而已,用不着那么害怕,孤不是暴君,更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就给你惩罚。”
“多谢皇上。”
这太监感激的看了赵毅一眼:“奴才在南国皇宫当差时,蜡烛若是熄灭了,那就意味着犯了死罪。”
“在我们大赵王朝不讲这些。”
赵毅瞧了瞧被那个太监重新点燃的蜡烛:“说到底还是蜡烛不太好用,被风一吹也就灭了,要是有电,有电灯就好了,怎么吹都吹不灭。”
“电,电灯?”
太监疑惑道:“怎么奴才从没有听过这些?”
“那是因为孤还没发明出来。”接着,赵毅给那太监大概描述了一下电灯的种种特点。
等那太监听完,早就被震撼的无以复加。
“没想到世上还有如此奇异之物,皇上,要是宫里能早些拥有电灯就好了。这样就不用走到哪里都是黑漆漆的,不得不提着灯笼。”他一脸憧憬的道。
“会有的。”
赵毅思绪同样飘向远方:“再多给孤一些时间,孤会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带到这片土地上。”
而这太监虽说还是无法完全赵毅的意思,可是,却也装出一副沉浸其中,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模样。
赵毅不经意间瞥了他一眼,倒觉得这太监颇有一股机灵劲,至少这马屁拍的一点都不违和。
于是饶有兴趣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孤此前好像没见过你。”
“回皇上,奴才入宫前叫孙猛,入宫后,他们都称呼奴才为小猛子。”孙猛受宠若惊的道。
“那还是叫孙猛好一些,小猛子太难听了。”赵毅眉头一挑,然后道。
“能被皇上记住名字,这是奴才的荣幸。”
孙猛也是连忙道:“以后谁见了奴才都得喊孙猛,要是谁敢喊小猛子,奴才便跟他拼命。”
赵毅微微一笑,又道:“你还没回答为何能来孤身边,孤记得之前伺候孤的好像是个比你年长一些的太监。”
“皇上说的应该是桂公公吧。”
孙猛低着头答道:“桂公公生了重病,再加上年事已高,于是就被人送出了宫,颐养天年去了。”
“那可惜了。”
赵毅暗暗摇头:“桂公公知道的事情不少,每次孤批折子批累了,他都会给孤讲些宫里宫外的趣事给孤解闷。”
“皇上,求你不要赶奴才走。”
谁曾想,孙猛一听这话就立马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奴才好不容易才能来到皇上身边伺候皇上,要是被皇上赶走,别人只会觉得是奴才做的不称职,到时候这宫里就没有奴才的容身之地了。”
“孤什么时候说过要将你赶走了?”赵毅失声笑道。
“啊陛下不打算赶奴才走吗?”
孙猛一喜,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急忙又跪下道歉:“皇上恕罪,奴才失态了。”
“起来吧。”
赵毅摆摆手,等孙猛站起来,他沉吟一声道:“你对宫里宫外的事情知道多少?”
“这个,奴才毕竟才刚入宫不久,在这些事情上,可能比不过桂公公。”
孙猛犹犹豫豫的说完,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回答不一定能让赵毅满意。
于是,他心一横,道:“不过皇上要是想知道,奴才平时可以多跟宫里的人打听打听。至于宫外的,奴才入宫前倒是认识些朋友。”
“都是些什么朋友?”
“这。”孙猛没想到赵毅一个皇帝,居然会在这种小事情上如此深究,一时间牙齿都在打颤,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到底是什么朋友?”见孙猛在这件事上如此犹豫忌惮,赵毅出于警觉,便故意释放了一丝气息。
这一丝气息落在孙猛身上,犹如千斤顶,他顿时压力十足,一边擦着冷汗一边战战兢兢的道:“皇上,奴才不敢隐瞒,奴才的那些朋友,都是顺耳会的人。”
“顺耳会?”赵毅一愣,这是什么奇怪的名字?
“皇上有所不知,顺耳会,乃是一个十分隐蔽的江湖组织。”
孙猛颤声道:“但是奴才虽然是来自于顺耳会的,可是奴才入宫后就跟他们断了往来,亦是不敢做出任何有损皇室,有损皇上的事来。”
但赵毅对他说的这些没有半点兴趣,反而盯着那个所谓的顺耳会不放:“顺耳会,取自于顺风耳之意吗?”
“是的。”
孙猛使劲点头:“顺耳会的人,各个都是探听情报的高手,成员遍布五湖四海,只要有顺耳会扎根的地方,那么方圆百里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耳朵。”
“因此,才取名为顺耳会。”
“顺耳会的情报,都囊括哪些领域?”赵毅追问。
孙猛想了想道:“那就多了去了,可谓是五花八门。”
“具体一点。”赵毅皱眉道,这太笼统了,说了跟没说一样。
孙猛于是给赵毅举了个例子:“下至路边卖烧饼的老太太,上至大安王朝的宰相,只要顺耳会的人想查,那他们一天做过什么,见过什么人,都能查的一清二楚。”
“顺耳会的情报网,居然如此发达?”赵毅惊了一下,难怪敢自称千里耳了,别人确实有这个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