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想要全县推行
沈晖听说学堂这边来了人,心里有了猜想,着急忙慌的赶过来,与何夫子互相见礼。
两人就着学堂的事情说起话来,越说沈晖眼睛越亮,而何夫子的笑意也越来越深。
末了,何夫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若愿意,往后遇到难题可与我探讨一二。”
这就是愿意教他的意思了,沈晖喜不自胜,直接冲着对方行了个大礼。
旁观的几个人互相看看,心里都想着这小子行啊,直接就入了夫子的眼,往后说不定最先考上秀才的会是他呢。
学堂来了新夫子,这是全村的大喜事。
村长把大家伙儿召集在一起宣布,并将何夫子介绍给大家。
一时间,村民们的热情把何夫子彻底淹没了。他被人群簇着,手里被塞了好些东西,连顾晚给他安排住下的小院第二天一早也堆满了新鲜的菜、肉、蛋等物。
对于这种热情,何夫子平生第一次心里涨满了要将毕生所学交给学生们的冲动。
多么朴实的农人,在还不知道他学识如何的情况下就愿意相信他,把孩子的未来交给他,他绝对不能辜负他们。
学堂一分为二,经过两位夫子的筛选,四郎和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被单独编成了甲班,专门跟着何夫子学习经史子集等科举考学内容。
其他的孩子被编成乙班,上午由沈夫子教授基础知识,下午由技能师傅教他们各种手艺。
苏夫人收到何夫子寄回来的信,看完笑着递给邱县令,“桃花村学堂办的真好,因材施教,往后这些孩子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邱县令看完十分认同,并叫来了县学教谕,探讨此法是否可全县推行。
教谕当然觉得好,只是这里的百姓大多对科举没什么信心,祖祖辈辈都是种地出身,只觉得科举是距离他们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即便是县学,每年的生源也不是很好。
生源不好科举结果就不好,科举结果不好百姓们就更认为念书没什么意思,已经陷入了死循环。
而且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导致这里的夫子严重不足。且若想推广到各个村镇,束脩谁来出呢?百姓们不认这事儿,就算请来了夫子也会面临无人肯出束脩的局面。
邱县令上任几年,一直兢兢业业治理县务,让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锦县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在科举这方面的消极观念却始终没有扭转过来。
看着夫君紧皱的眉头,苏氏建议:“不若将顾娘子请来,问问她可有什么好法子?”
“我也有这个想法,毕竟桃花村现在确实是把学堂建起来了,而且百姓们也很愿意让孩子们念书,这是个好的开始。”邱县令点点头,让夫人赶紧写封信将人请过来。
顾晚看完信之后心里十分复杂,她没想到自己在县令夫妻心中竟然如此有本事。之前是作坊的事儿,这次又是学堂的事儿,两位大人物能这般不耻下问,实在是让她震惊。
她并没耽误时间,第二天就去了县里。
双方一见面,稍稍寒暄就进入正题。
顾晚觉得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先立几个标杆人物,让百姓们看到本县、本镇、本村是能走出秀才、举人和进士的,考中进士就能做官,这种改换门庭的事情谁不羡慕呢?
只要标杆人物立得起来,不愁大家不动心。只要考中秀才就能给家里免一定的田税,考中廪生就能拿到官府发的粮食,再考中举人或是进士官府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金,再加上进士能做官,四管齐下,不愁那些人不脑袋削尖了考科举。
至于标杆人物去哪里找,这就需要教谕大人费心,从各学堂、私塾里面耐心筛选,将好苗子都收到县学来悉心教导,总有能考出来的。
这件事儿急不得,但做好了就是一件大功绩。况且科举年年都有,距离春闱也不算太远了,抓紧时间说不定很快就能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