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啦,我知道你压力大,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哼!”
易凡将慕雪凝抱在怀里,轻声说道:“等东吴并入大周,国力强盛之后,就可以进行改革,为大周拟定发展方向,五年一个计划,大周就按照计划发展,处理的政务就没有那么多了,到时候我们生儿育女,过过普通人的生活!”
“真的?”
“千真万确!”
易凡看着慕雪凝,坚定的点点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和心爱的人,悠闲的过着退休式的生活。可这种生活,只能在同伙努力拼搏之后,才能安然的获得,若国不安宁,陷入战乱,家则朝不保夕。
时间匆匆而过,两人在一起三天,感情你侬我侬,好不快活,奈何朝中大事繁多,左右仆射诸多不能拿定主意,多次恳请慕雪凝前往御书房决断。易凡知道,慕雪凝能挤出这三天已是难得,约定等她闲暇时,再进宫陪她。
翌日,慕雪凝早已离开,易凡醒来,床上只留下慕雪凝淡淡的余香。洗漱完,见寝宫周围没有人,他才悄悄的离开,一路并未停歇,直接回到易府。
学堂已经建造完毕,阿兰已安排人打扫的干干净净。易凡让阿兰找来木匠,按照自己画的书桌板凳,让其打造后。
皂坊依旧很忙碌,敏儿按照易凡的指示,将原来的月钱,改成月钱加计件的方式,工匠更加的卖力。有些家中有些积蓄的,已经托人在京师周围的乡下,买了田地,盖了房子。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居住在易府之中,房子田地用来赡养老人。老家遥远的,更是托人将家中老父母接来,生活在京师的乡下。
工匠休息时,才回到父母身旁尽尽孝。敏儿甚是聪慧,善解人意的提出,家中在京师周边买了土地的,可在农忙时,给予假期。对于敏儿的这种做法,易凡很是赞扬。
就在易凡准备为学堂招募学生时,阿兰却来找到他,毛遂自荐想当学堂的教员,这让易凡很是诧异。他知道阿兰对自己编写的教材很有兴趣,可以说是痴迷的程度,但他没有想到,阿兰会萌生在学堂任教员的想法。
易凡参照他编写的教材,对阿兰进行考验,阿兰均是对答如流,甚至进行剖析,将自己的理解,也说了出来,已经超出了易凡的想象。对于高等的教材,阿兰都有钻研,更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至于阿拉伯数字以及算术,阿兰举一反三,深深的震惊到易凡。易凡如获至宝的看着阿兰,他很是怀疑,阿兰有超高的智商。
易凡使用韦克斯勒智力测试表进行测试,果不其然,阿兰的的记忆力超群,对事物的理解更异于常人,易凡当即决定,让阿兰成为学堂的第一任教员。
让阿兰拿来花名册,他看着看着,却不由的皱起眉头。因为花名册中,全部都是男孩,没有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出现在花名册中。
“没有一个女童愿意进入学堂吗?”
阿兰立即明白易凡的意思,大周社会虽然社会风气开明,可依旧男尊女卑,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读书不读书都无所谓。所谓诗书达礼,不过是世族或者权贵家的女子而已。
见阿兰面露难色,易凡立即明白,不是女童不愿意进入学堂学习,而是她们的父母这样认为的。易凡冷着脸,带着阿兰,找到了易府管家易居安。因为易居安就有个孙女,已经七八岁,到了入学的年龄。
易凡对于易居安还是很尊重的,他作为易府的大管家,多少年来,兢兢业业,很少出错。在一众下人中,也很有威信,说服易居安,会事半功倍很多。
易凡之所以没有找母亲方澜,是因为方澜作为易府的主母,自然可以命令他们去将孩子送到学堂,可心中难免有怨气,不会让自家女孩子心悦诚服的去读书,这样无疑让这些女童不能安心的学习,适得其反。
易凡找上易居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易居安在他们中有威望,而且身份相同以他为表率,加上易凡和易居安去游说,这样父母,自然就会将自家女孩送入学堂。
“二公子!”
“安伯!”
易居安知晓易凡找自己肯定有事,问过安之后,就等易凡说话,易凡并未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说出目的。
“听闻安伯,听说你有个孙女,九岁左右的样子,不知是否!”
易居安听闻易凡询问,就知道他的目的,易凡是想让自己将孙女送去学堂读书识字。
“不瞒公子,家中的确有一孙女,年龄九岁。”
“安伯,府中开设了学堂,专门招收学员,为何不将孙女送到学堂读书识字呢?”
易居安面有难色,但还是说道:“公子有所不知,家中收入微薄,纸张笔墨都要花银子,况且孙女还能帮忙干活,再过几年就嫁做人妇,学与不学,都已无所谓,这才让孙子进了学堂,留下孙女在家中。”
“安伯此言差矣,现在在家里帮活,却不知已经是害了你自家的孙女。若年长一些,在易府做丫鬟,我们让她去外采办,或者去书册,出现差池,我们有损失不说,是不是会有责罚。退一万步讲,在家种田,不知粮种多少,收成多少,目不识丁,如何计算丰收与否。”
易凡顿了顿接着说道:“长大之后,若去说亲,嫁为人妇,大字不识一个,又如何持家呢?如何得知家中几时有收入多少,几时支出多少,随之在夫家地位降低,让夫家看不起娘家。况且,学堂中的笔墨纸砚都是免费供应的,并不需要额外的花费。”
易居安听闻,脸上阴晴不定,他未曾想过如此久远,易凡的几句话,说到他心里处。
许久,易居安作揖赔罪说道:“公子所言极是,是我愚昧了!”
“安伯言重了!”
“好!阿兰,将安伯孙女记录在案。”
待阿兰记录完毕,易凡这才对着易居安说道:“烦请安伯和我们同去,找府中有女童的家眷,游说一番。”
既然自己的孙女都入了学堂,其他的家眷更应该如此,而且自己孙女有伴,也不至于在一群男孩子中孤单。易居安当即答应下来,三人去找易府其他的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