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被褥后刘航满头汗的从床铺上下来,明天大学二年级要开始了,他是整个宿舍最晚到学校的,等收拾完行李已经是晚上了。
他所在的是四人制宿舍,但时常都有七八个人在宿舍中,就像有的人天生能聚人一样,有的宿舍也是天生就招人。
毫无疑问, 他所在的宿舍就是附近几个宿舍的社交中心。
度过了一整个暑假的男生们重新聚在一起自然也是停不住嘴,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游戏、时政和女生的话题。
很快话题又聊到了影视剧身上。
“……《地心引力》真的好看,绝了,我是在IMAX影厅看的!”
“我订票的时候巨幕厅没有好位置了,就定了个普通的厅, 特效直接把我震住了。”
“陈景行牛逼!”
“确实, 3D效果太震撼了。”
“我前几天刚看的, 觉得没吹的那么好。”
“前几天?你不会是在度盘上看的吧?”
《地心引力》虽然延期了一个月的密钥,但目前的排片已经非常低了,网络平台也还没有上线。
“对啊,为了看一部电影花好几十块钱,我觉得不值,都能吃一顿火锅了。”
“你就是个吃货,这是个3D电影,得在电影院看,最好还得是imax影厅。”
“现在哪部电影不是3D呀?”
“《地心引力》不一样,你不去电影院看是你吃亏我跟你说,等下映了你可再看不着了。”
“确实,我这个暑假一连看了两部电影,《地心引力》和《你的名字》, 太过瘾了!”
“《你的名字》不是动画片儿?”
“我也是听人说这部电影挺好看的, 但还是没去看,如果是3D的那种动画, 我还挺感兴趣的。”
刘航一听竟然有一大半人都没看过你的名字, 遂开始了激情安利。
“……真有那么好看?”
“真不骗你,你从票房上就能看出来呀, 你见过哪部动画电影票房能有7亿的?”
“行,信了你了,待会儿我就找资源。”
“……”
“欸,待会儿《疑犯追踪》不就更新了?你们都看了吧?”
“看了看了,我本来就想一会儿看《疑犯追踪》呢。”
“今天晚上不开黑啊?”
“开个屁!明天早晨8点就有课,再说了,咱们这网速你没x数啊,人家看视频你能打得了游戏?”
“今天播到第几集了?”
“到第7集了。”
边回答着,刘航已经启动了电脑,他拥有宿舍内唯一的台式机,如果要追剧或者看电影,甚至看游戏直播宿舍内基本都是围着他的台式机看的。
《疑犯追踪》和《信号》不同,因为不是上星剧,也就不用迁就电视台的周播进度。
虽然仍旧是采用周更的方法,但每周都能更新4集。
“我感觉《疑犯追踪》没有《信号》好看,你们觉得呢?”
“我也这么觉得欸,当然跟其他电视剧比肯定是好看的,但是跟《信号》比确实差了一些,也没有《黑镜》那么激烈。”
宿舍内其他看过前6集的人都普遍觉得《疑犯追踪》跟梦工厂的前两部电视剧比确实稍显平淡。
事实上,刘航也是这么认为的,或者说《疑犯追踪》距离他的预期稍有那么点差距。
毕竟梦工厂的前两部电视剧太过耀眼,《信号》是去年现象级的剧王,《黑镜》更是前卫,犀利至极,每一集都像是一部迷你电影。
或许《黑镜》的覆盖面不如《信号》,但是引起的轰动和反响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那种强大的戏剧矛盾和黑色荒诞甚至冷酷的基调有着难以言喻的魅力。
有了这两部作品打底,很多观众对于《疑犯追踪》的期待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更不要说这部剧的预告片把人的胃口调得更高,直接变成了《源代码》的衍生剧了,预告片根本就是一部迷你微缩电影,场面极其宏大,把《源代码》中没有的场面都放了出来,氛围感十足,诚意满满。
所以在进入正片后,难以避免的就产生了一些落差感。
客观的说,剧本身并不是没有新意,与一般的案发后进行破案的破案剧有很大不同的是,这部剧相当于转换了叙事角度,是从案发前就进行跟踪调查。
而这带来的不仅是让观众感到奇妙的叙事角度的转换,还有极其强烈的临场感和迷失感。
观众和主角都不知道罪案会何时发生,以及谁是凶手,只知道目标人物很危险,但危险来自于谁,来自于哪里,却只能一步步吹散迷雾。
当然很多悬疑片或者本格推理片都能塑造这样的观影体验,找了一圈,看起来谁都像凶手。
但是要写出没有bug的剧本却非常难,本格推理更难。
当你发现罪案往回调查的时候,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科技都很进步了,有监控有手机有指纹有DNA,在保持合理性且不出bug的情况下塑造出悬疑氛围并不容易。
合理性高了,有经验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凶手是谁,如果非要强行悬疑,强行让观众想不到,搞机械降神,就逃不过观众的吐槽。
所以把背景放到各种现代刑侦技术出现前的时代对编剧的脑细胞更加友好。
而《疑犯追踪》的破案过程就完全摆脱了这些束缚,因为罪案还没有发生,什么DNA指纹监控都没用,因此可以顺理成章的全局笼罩战争迷雾。
所以哪怕是一件简单的故意谋杀案,也能塑造出多条线索乱飞的迷局,甚至连续反转。
这种调查还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罪案的破案故事给观众带来的观剧体验必然是新奇的。
“开始啦,开始啦!”
“不知道‘lefeng二人组’这一集又要接什么案子?”
听到舍友的调侃,刘航有些忍俊不禁。
《疑犯追踪》播出后,网民给这部剧的两个男主角起了个名称——lefeng组。
指的就是潘越名和段毅弘这两个并非警察身份的人到处去挽救和干预可能发生的犯罪。
这其实也是这部剧吸引人的看点——法外英雄情节。
否则哥谭老爷又怎么会在一众超英角色中这么受欢迎呢。
而且剧中潘越名在富有这一点上与蝙蝠侠是有共同点的。
不过真正驱使刘航今天宁肯放弃游戏也要第一时间看更新的第七集的原因主要还是《疑犯追踪》塑造的悬念。
潘越名扮演的大佬方奇到底是凭什么能给出“将来时”的受害者名单呢?
最开始他以为可能是方奇有潜伏在某个犯罪集团的线人,其实这些看似独立的案子都不过是一个犯罪集团的巨大阴谋而已——这是一个动漫爱好者的合理脑洞。
但随后他就很快意识到这种猜想并不靠谱,因为“lefeng组合”在前六集经历的六个案子都完全不同,有情杀有仇杀,有为了利益的预谋犯罪,案子之间毫无联系。
刘航跟剧中段毅弘饰演的被方奇雇佣的离职刑警都有了同样的疑惑,段毅弘在接受任务之余也开始反向跟踪潘越名,想要调查出他到底是如何,又是从哪里得来的“目标人物名单”,这绝对不是什么线人能做到的。
除非……是某种科幻的手段,而从上一集结束后下集预告中的只言片语来看,这个谜底很可能就会在第七集揭开。
刘航认为这可能就是这部剧真正的科幻设定了,网上也有很多人在猜测潘越名掌握的“可能受害者名单”到底是从哪里获得的,各种奇思妙想都有,也是这部剧开播近两周的最大悬念和话题。
或许是编剧也知道这一集是让观众很期待的重头戏,所以案子也相当复杂,从进度条上看剧情进展超过大半,仍旧是一团迷雾。
“卧槽!”
“怎么了?怎么了?我没看懂?”
“哈,我明白了,这女的不是受害者,是加害者!”
突如其来的反转震惊了刘航,这一集开头潘越名照例给了段毅弘一个人名,是一个女性小学老师,经过段毅弘调查发现这位女老师是目击了一起凶杀案所以其面临的危险很可能是凶案还未抓获的罪犯的杀人灭口,或者是报复,若非这位老师目睹罪案逃离后报警,这起犯罪未必会这么快惹来警方调查。
所以在吴越饰演的刑警队长侦查这起凶杀案的时候,段毅弘与潘越名也在进行追查,双方都想找到凶手,只不过“lefeng组”除了找到凶手,主要目的还是避免凶手杀死报案的目击者——他们本次任务的“将来受害者”。
经过了前六集的案子,身为警队队长的吴越已经注意到了段毅弘的存在,在前六个案子中都有他的身影,在她眼中段毅弘正邪莫辨,神秘非常,所以吴越也开始了对段毅弘的调查。
就这样,段毅弘一方面要尽快调查这起凶杀案抓住真凶避免另一起罪案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应付吴越的追查,剧情相当紧张。
而就在警方对凶杀案的紧张侦破过程中,因为抓不到头绪,段毅弘决定不如直接跟踪“将来受害者”的女老师,时刻保护她也是防止女老师被凶手报复杀死的办法,而且很可能能钓来真凶。
而让他和观众们兴奋起来的是,一个男人果然跟踪着女老师,只是这个男人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的身后还缀着段毅弘,段毅弘以及耳麦那一头的潘越名都很肯定这个男人就是那起凶杀案的真凶,这个残暴的罪犯来报复罪案目击者兼报案者的女老师了。
刘航以及他的舍友们也都是同样的想法。
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女老师与跟踪她的“凶手”似乎认识,而且两人在一处隐秘角落中相谈甚欢。
就在刘航和剧中男主角同时愣住的一霎那,女老师在段毅弘猝不及防下拿出针管刺在了“凶手”的脖颈上将其杀死。
一瞬间,“受害者”与“凶手”发生了转换!
原来一切的真凶就是这个被“lefeng组”和观众都认定是“将来时受害者”的女老师。
女老师雇凶杀人,假装是凶案目击者并报警,随后策划将雇来的凶手杀人灭口!
第七集的“目标人物”并非前六集的“受害者”,而是“加害者”!
刘航一个激灵,所以,潘越名提供的名单其实并非仅仅是受害者名单,还有可能是加害者名单!
疑犯追踪……原来是这个意思。
不仅是追踪有可能伤害“目标人物”的疑犯,还有可能“目标人物”本身就是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