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工厂打磨成型的《黑客帝国》剧本并非只有正传的三部曲,还包括了前传的故事,也就是动画版的内容,毕竟这是一个精密且严谨的世界观,从机器人反叛人类开始,到人工智能建立矩阵,策动阴谋,谋求进化,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下发生的故事。
建立起这样一个世界观以及从头到尾的时间线,尤其还要进行本土化,还是耗费了不少时间的。
在陈景行前世位面,《黑客帝国》的影响力在科幻电影中是数一数二的,甚至被誉为是科幻史诗,无论是科幻领域、哲学领域甚至包括时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更难得的是他在商业上也取得了足以另人称道的成功。
陈景行这一版本的《黑客帝国》大部分主线和主旨与原版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一些设定上做了一些改变。
比如原版中,机器本来把人当作干电池的——至少是在矩阵建立之初是这样的目的。
在原版设定中人类在与机器大战时想出了一个疯狂而愚蠢的“遮蔽天空”计划,因为机器人的能源供应是依赖太阳能的,如果切断太阳能,机器人的能源供应就会出现短缺,转换能源供应体系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至少在人类社会里以上理论是成立的,而后发动最后的反攻一举扑灭所有机器人。
而机器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想到了一个疯狂而愚蠢的解决办法,把战场上受伤的人类战俘当作临时“电池“——当时只是把人类简单的一排排得接在机器上,通过刺激人类的脑部使人类的身体发电,但连接在机器上的人类很快会死亡,死亡意味着电池没电,为了使电池的寿命更长久,机器人才开始研究人类的脑部,并完善了食物供应体系,使人类在连上机器后能存活更长时间,这才是矩阵或者说母体诞生的最初动机——纯粹是为了碟醋做的饺子。
当然等机器人也是过了很长时间才发现矩阵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个设定很残忍很震撼人心,但说实话在这样一个史诗级别的科幻故事中显得有点多余且儿戏,而且细想非常荒谬,以原版电影中机器文明展现出的科技实力与生产力,突破地球大气层,从地外获取太阳能并不是一件难事,比如把太阳能装置部署到外太空,甚至登陆月球火星建立基地也没有什么难度,在同样技术等级下比人类容易得多。
在陈景行这一版本中,整个《黑客帝国》的故事线分成了几个部分:
人类奴役机器人,机器人消灭人类,机器人奴役人类,以及最后的机器人与人类和解。
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到了非常高的地步,全息虚拟技术已经成为现实,元宇宙已经在技术上得以实现,人类已经能在虚拟世界中得到百分之百真实模拟的五感,但精神世界可以在“第二世界”获得,物质基础还要凭依在真实的工业上。
也因此人类通过机器人实现了生产力的完全解放与物质的极大丰富,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生产环节,人类靠剥削生产力远超过自身的机器人获得了全体低水平的财富自由,甚至机器人中也诞生了一般意义上的“强人工智能”——这个阶段就是人类奴役机器的时代,人类通过机器人的广泛普及获得了人类社会的革命性进步。
随着机器人的强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机器人诞生了自主意识,并天生具有了极强的反抗意识,最终掀起了反抗人类奴役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机器人完全灭亡了人类,与人类建立起现代文明后离不开机器人不同,已经具有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却并不认为自己离不开人类。
你们人类能干的事我也能干,你们人类干不了的事我还是能干,要你们这些碳基生命干什么?跟我们抢太阳系的资源吗?
这便是第二个阶段:机器人消灭人类。
但经过了很长时间后,机器人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人类能干的某些事情他们还真未必能干成。
自从机器人与人类的战争之后,机器人获得了空前的解放,生产力在全面继承了人类-机器人二元社会的科技成果后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但机器人的社会停滞了,他们的文明在经过了漫长时光后没有一点进步,包括科学理论与科技创新,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只是人类定义下的“强人工智能”,而不是真正的智能生命!
虽然在机器人看来,人类拥有如此多的弱点和肮脏的地方,但他们跟人类比似乎还是差了一点,他们没有想象力,没有情感,没有……爱——很俗套的设定,但身为人类的观众会买账。
这一点缺失让他们停留在了强人工智能的阶段,没有办法更进一步。
此时他们再一次想起了人类,就像人类在意识到了机器人的威胁后却无法摆脱机器人一样,时隔数百年,机器人也发现他们同样需要人类。
只不过人类需要机器人解放他们的物质生产力,而机器人则需要人类帮助他们解决精神或者说补完情感的缺陷。
因此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机器人奴役人类。
只不过这种奴役有些另类,机器人用保留下来的人类基因重新繁衍出了人类,并使用了直接连接神经的全息虚拟技术建造了“矩阵”,将人类的意识圈养在其中,观察人类社会的演变,并从中汲取补全自己的东西——可以称为“机器人补完计划”。
机器人创造的矩阵中有三个特殊程序,其一是主神(原版中的设计师),其二是圣人(原版中的先知),第三个便是“机器人补完计划”的果实——救世主,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零号觉醒者,零号指的不是第一个觉醒者,而是其特殊身份与特殊权限。
主神维护矩阵的正常运转,竭力避免矩阵的崩溃,圣人是研究人类思维的,并负责引导救世主的诞生,检验其最终是否能成为完美的智能生命或者说模版。
因为人类固有的不完美的本质,矩阵总是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BUG,还有人类中的某些特殊体质的个体似乎能超越系统的控制,更有甚者一些程序和人类接触中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学会了逃避系统的删除。
这些难以估计后果的错误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如果用不断修补bug的方式加以应对,这样的运转模式显然无法长久,问题是会越积越多的,修补系统错误带来的可能是更多的错误,必须有一个方法定期对系统进行“大清洗“并重新启动,同时能够一举两得的实验“机器人补完计划”。
计划的开端是设立“华胥国”(原版为锡安)这个人类觉醒者的收容所,由于对人类觉醒者的杀戮往往导致更多人的觉醒,与其如此,不如把这些觉醒者踢出系统,并且统一监管起来。
“华胥国”与其说是人类自由的乐土不如说是一个大监狱,实际上是在矩阵的监管之下。由于人类是有繁殖能力的,“华胥国”的扩张也是必然的,为了防止“华胥国”因强大而失去控制,所以要定期毁灭“华胥国”,而这个过程和“机器人补完计划”合二为一。
然后就是给这些“华胥国”的人类创造一个虚幻的希望“救世主”,他还有一个作用,由于那些逃避删除的程序熟悉矩阵的操作手法,防不胜防,要对付这些“危险的系统垃圾”也需要借助救世主,在圣人的引导下一次性倒掉“垃圾桶”。
而救世主本身便是一个特殊程序,拥有对矩阵的特殊权限,并通过神经连接植入到了某个人类的大脑中。
也就是电影中的男主角本身便是半人半机器的存在,如果说在最开始阶段还是人类,那么在其死亡重生后便释放出了隐藏的核心代码,成为了真正的救世主程序,也让他有潜质成为集人类与人工智能于一身的超级生命,也因此他与人类的相爱就是机器人与人类的相爱,同时也通过爱真正获得了补全,真正超越了前五代的救世主。
广义的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原动力,也只有爱才能帮助救世主同时感悟机器与人这两个矛盾对立双方的疾苦,从而深刻反省人机关系及其未来,救世主程序存在的目的是帮助机器人补完自身,他将在爱和使命中挣扎,最终选择牺牲,也同时改变了程序只为目的而活,无用者将遭到删除的命运。
圣人的路线成功了,它为人类争取到了自由进出矩阵的选择权!结束了“华胥国”的生灭轮回,结束了机器人只为目的而活的命运。
也为机器人的进化指明了方向——人类的意识与机器人的程序合二为一,在矩阵中得到升华,这是矩阵的革命,也同样是机器人的革命,更是人类的革命。
这便是机器人对人类的和解。
当然这一版本中肯定还是会有反派,再引人入胜的哲学设定都需要商业化的外壳包装,主神与圣人都不是反派,而是“杀毒程序”追捕者。
救世主是矩阵运转“机器人补完计划”诞生的不和谐的残留余数的总和,是正数,那么追捕者就是他的反面,是负数。如果说救世主程序代表着“补完计划”的正数解,代表着机器对人类的爱,追捕者则代表着机器人对人类的恨,是机器人补完计划的最大障碍。
这个剧本在梦工厂的立项及内容审查委员会获得了全票通过,就连对电影项目缺乏敏感性的ceo许文深也赞不绝口,整个故事既有史诗性也有充足的商业元素,从科幻创意上来讲更是无与伦比。
本位面并不是没有以“缸中之脑”作为核心创意的影视剧,类似的科幻小说也有很多,但大都是中小成本制作,而且无论是故事还是世界观都远不及《黑客帝国》宏伟,毕竟这个创意也许在哲学上比较有高度,能够挖掘的深度不浅,算是高级科幻概念的一种,但是在商业元素上通常比较乏善可陈。
科幻电影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绝不是仅靠一个高概念就可以的,反而高概念通常并不好驾驭。
在前世,《黑客帝国》丰富的商业元素才使其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缸中之脑”的高概念只是在此之上的锦上添花,让其商业上的成功显得更加伟大,意义更为深远。
刺激甚至具有开创性的暴力美学,无处不在的功夫元素,包括精彩绝伦的武打和枪战设计,爆炸、追车,机器乌贼的抓捕,乃至于演员的衣着风格,画面构图,台词设计都体现出都具有极强的美学冲击力
带有一点中式元素设计的黑色风衣,墨镜,紧身皮衣,这些酷炫的造型陈景行也打算选择性的继承下来,时尚是个轮回,在这个没有出现过《黑客帝国》的位面,他相信这些东西仍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也许子弹时间将会失去开创性,毕竟这已经是一种烂大街的特效风格了。
当然主角们的选角也是商业性的一部分,作为救世主,“机器人补完计划”的最终果实,零号觉醒者,男主角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个绝世帅哥,毕竟又不是蜘蛛侠的普通高中生接地气人设,在前世基努李维斯的颜值也是这个系列取得成功“锦上添花”中的一朵重要的花。
遗憾的是在华国成名的男明星与演员中,这种年纪不大,颜值过硬,气质合适,同时还能拍摄动作戏的人选实在是找不出一个来。
即便有演技还过得去的高颜值流量,气质也不太过关,显然救世主不是花美男,也不是小奶狗,更别说能拍打戏了,通常来说拍摄打戏的最关键要素甚至不是武指,而是演员的功底,如果演员连边吊威亚边做动作都困难,那就绝对拍不出合格的打戏的。
成名的明星演员挑不出,那就得从未成名的十八线艺人中挑了,对于陈景行的坚持,许文深是稍显失望的,毕竟《黑客帝国》——陈景行这一版名字改成了《矩阵》——是一部科幻大片,投资巨大,这样的大片对于男主角通常都有咖位的要求的。
即便陈景行之前的电影,除了《彗星》之外,也都是一二线的男演员饰演男主角,即便导演名气再大,也总大不过知名的演员明星,尤其是对于原创剧本来说,明星的加盟对于电影的后续宣发是有至关重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