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宣政殿静谧无声,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朕,似乎没有听清尔等之言,再说一遍!”
许久后,宣崇帝沉缓开口,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回陛下,太子殿下途经陇西时,遭遇刺客袭击。尽管暗卫与侍卫们舍命护卫,但刺客人数众多,最终太子殿下身中数箭,坠落黄河……”
“随行侍卫与暗卫皆护主而亡。微臣几人是皇后娘娘特遣迎接殿下的,可惜为时已晚。”暗卫跪地禀报。
宣崇帝缓缓跌坐龙椅上,随后颤抖着端起茶盏,猛然摔落在地。
“尔等胡言乱语!就算太子此次所带人数不多,但以他的武功,区区刺客又能奈他何!”
他的那位嫡子,武功之高,纵使数十位大内高手与暗卫联手,都不能伤其分毫……
暗卫回禀道:“微臣检查过侍卫与暗卫的尸身,发现他们都身中剧毒,想必太子殿下也是……”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你们可曾亲眼目睹太子坠入黄河?”宣崇帝冷静下来,沉声道。
“微臣几人赶到时,太子殿下已经不见踪迹。尚存一息的暗卫说,太子身中数支毒箭坠入黄河,且是水流最汹涌澎湃的一段……”
“这是殿下遗落在岸边的玉佩。”暗卫禀报完毕,双手呈上玉佩。
太监总管赵珅,急忙爬起来,战战兢兢地递给宣崇帝。
宣崇帝紧紧握着手中沾血的玉佩,云龙纹玉佩……乃是他亲赐予太子的,世间仅此一块。
坠入黄河……即使是未受伤的人坠入普通河段,也难以生还。
更何况是,重伤之后落入最危险的河段……
除非有大罗金仙降临,否则,根本没有丝毫生机……
“咳咳咳!”宣崇帝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甚至溢出了鲜血。
“陛下!”赵珅急忙上前,同时吩咐一旁的小太监,“快传御医!”
“陛下节哀!龙体为重!”殿内跪地的太监与宫女,齐声泣道。
“朕的太子……他可是朕最为看重的嫡子啊!”宣崇帝的眼眶通红,“他怎能如此轻易就离朕而去!”
宣崇帝此时的悲伤不假。
即便他对太子有忌惮,有不喜,但也无法否认,这个儿子是他最为得意的太子!
毕竟是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嫡子,年仅十六岁便骤然薨逝,他怎能不悲痛!
“给朕查!太子与太傅同时出事,目的再明显不过!传刑部、京兆府尹、皇城司,一同彻查!”
刺杀太子,灭口太傅,此乃对皇权的赤裸裸挑衅!
“陛下,是不是绥儿出事了?”一身凤袍的皇后,脚步踉跄地跑了进来。
她的目光落在跪地的暗卫身上,焦急地问道:“你们去迎接太子,为何太子迟迟未归?”
“皇后,我们的嫡子,大晟朝的太子殿下,薨了……”
悲伤的宣崇帝,此时看到凤仪不在的皇后,内心竟生出一丝快意。
他的太子薨逝,但是他还有其他数位皇子。
只要他用心谋划,说不定可以早日铲除沈家,再无掣肘!
然而,皇后和沈家,失去了稳如泰山的太子,唯余一位七岁黄口小儿,就如同断了双臂……
“陛下,您在说什么?绥儿……他怎么了?”皇后喃喃问道。
“绥儿,他遭遇刺客,身受重伤,坠落黄河,已经薨逝了。”宣崇帝悲伤地又重复了一遍。
皇后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直直地望着他,许久才回过神来,“不,绥儿武艺高强,怎会受伤,还……”
“皇后节哀!”宣崇帝伸手揽过她,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抚道,“我们的绥儿,已然薨逝。”
“珈容,你要保重身体,我们还有稷儿呢。”宣崇帝的声音,沙哑中透着一丝悲怆。
皇后听到这声温柔的“珈容”,竟有瞬间的恍惚。
似乎自陛下登基后,她再未听陛下如此唤过……
还有那声“绥儿”,陛下向来只唤那个孩子“太子”……不成想,死后竟唤起了父爱!
“绥儿在何处?臣妾不信!”
皇后回过神来,声嘶力竭地喊道,全然没了往日的端庄娴静。
此时此刻,她已是面色惨白,满脸泪痕,将丧子之痛展现得淋漓尽致。
“珈容,黄河泥沙淤积,太子绝无生还可能,亦无法打捞……”宣崇帝沉重叹道。
“是谁下的毒手!凶手呢!究竟是谁害了我绥儿!”皇后怒喝道。
“朕已命人去查……”
“启禀陛下,微臣在现场寻得一块令牌,且在河流浅滩,打捞起一具刺客尸体,他身上有标记……”
暗卫说完,从袖口掏出一枚玄铁令牌,恭敬呈上。
宣崇帝从赵珅手中接过,只一眼便欲收起,却被因悲伤失去理智的皇后,大不敬地夺走。
“此乃云家的家主令!快说,那刺客身上有何标记!”皇后急切地问道。
“皇后,你冷静一下……”
“陛下,刚一提到云家,您就如此偏袒!难道连太子也不顾了吗?”皇后痛哭着打断宣崇帝的话。
此时,她只是一个失去儿子的悲痛母亲,自然不应该保持冷静。
“说!那刺客身上有何标记!”皇后厉声询问暗卫。
“刺客的后腰处有祥云刺青,微臣已将他带回长安。”暗卫伏地禀报。
祥云刺青,蜀郡云家的家徽图腾。
而云家,正是宠妃云贵妃的母家,三皇子百里川的外祖家。
“定是云家害我绥儿,陛下,您要为绥儿做主啊!”皇后跪地,哀求道。
宣崇帝俯身将皇后扶起来,无奈地说道:“若是云家所为,怎会将令牌遗落,又留下家族死士……”
“云家出身江湖,嫡系血脉皆是武功高强!他们若想取我儿的性命,定会派出高手!那刺客乃是河中打捞,或是他们遗漏!”
“皇后所言极是!”
殿门口传来一声洪亮的声音,一位两鬓斑白但精神抖擞的男人大步走进。
“老臣参见陛下!”
来人正是皇后的嫡亲兄长,当朝丞相沈玄策。
“大哥,绥儿薨了,我的儿啊!”皇后见到他,仿佛有了主心骨。
沈丞相满脸悲愤,撩起衣摆跪地,拱手说道:“老臣已听闻,太子遇刺,太傅满门被灭!恳请陛下,准许老臣彻查此事!”
“爱卿请起!”宣崇帝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上前将他扶起。
“此事,朕已下旨,命刑部、京兆府尹、皇城司,一同彻查!爱卿素日事务繁忙,不必为此事忧心!”
“太子不仅是储君,更是微臣的亲外甥!如今惨遭逆贼谋害,于公于私微臣皆应尽力!”沈丞相沉声请旨。
“赵珅,即刻传旨,命云贵妃与三皇子禁足宫中!不得见任何人!”宣崇帝坐回龙椅,看向沈丞相。
“此事涉及宫中嫔妃与皇子,丞相又是太子亲舅父,悲痛过度,实在不便参与,就交由他人彻查!”
“陛下……”
“来人,送皇后回未央宫!立刻传召三省六部官员,前来议事!”宣崇帝抬手打断皇后的话。
“臣妾告退……”
皇后与兄长对视一眼,见其微微颔首后,才在心腹宫女的搀扶下,缓缓离开宣政殿。
须臾,坐在凤辇上的皇后,轻拭着脸上的泪水,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丝毫不见刚才的悲伤。
太子薨逝,陛下绝对不会怀疑到她的头上,满朝文武,天下臣民皆不会!
哪怕虎毒食子,她又怎会亲手谋害自己的嫡长子,那位已经坐稳储君之位的太子殿下呢!
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更是人人称颂的慈母啊……
除了碍事的苏家三人,外人再无人知晓,她对自己的亲子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