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公布了,作为技术员的陈南江再次出现在检修班里。他先是公事公办地宣布:从本月20号开始,将组织参赛人员进行理论学习,以确保能在理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办完公事之后,他把丁榕叫到了外面,关切地问:“建设,这次的理论考试,车间领导可是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别让他们失望。”
“我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可不行,你需要全力以赴才行。”陈南江说道:“由于我们是机修钳工,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际方面,肯定无法和601的专职钳工相提并论。车间领导刚刚找我去谈话,让我对你进行专门的辅导,争取在理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入选参赛名单,对丁榕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
有了系统的帮助,不管是理论考试还是实际考试,甚至综合成绩排名,他都有信心取得名次。就算拿不到一等奖,能拿个二三等奖,也能让车间领导在外人面前直得起腰。至于谭晃以后会如何给自己穿小鞋,暂时不在考虑的范围内。
“放心吧,陈技术员。”既然陈南江说要对自己进行专门的辅导,丁榕自然要给对方一个承诺:“有了你的支持,我有信心在下月的技术比武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很好,很好。”陈南江连着说了两个很好之后,继续问道:“你还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会想办法给你解决的。”
“工具,不知什么时候能给我发工具?”丁榕颇为委屈地说:“我都参加工作一年了,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领到工具。对钳工来说,没有工具,就等于战士上战场没有武器,要想打胜仗是很困难的。”
陈南江听后不禁暗吃一惊:“通常不是三个月就能领工具么,怎么你都一年了,还没有领工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丁榕回答说:“我去过仓库很多次,但仓库的张师傅却不肯发给我。”
“有这回事?”陈南江想了想,对丁榕说:“我去找副主任开个条子,然后再陪你去领工具。你先等我一会儿,我很快就过来。”
等了十几分钟,陈南江拿着一张条子走过来,对丁榕说道:“建设,走,我们去领工具。”
来到车间的内部仓库,丁榕看到屋里坐着两个女人,其中一人就是库管张良玉。听名字,和副段长张良雄倒像是兄妹,但其实两人之间半点亲戚关系都没有。
“张师傅,”陈南江来到了张良玉的面前,将手里的条子递过去,态度恭谨地说:“我带小丁过来领工具。”
“他才参加工作几天,领什么工具?”张良玉抬头看了一眼站在自己面前的陈南江和丁榕,不耐烦地说:“陈技术员,你又不是不知道,库房里的工具数量有限,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分发工具,所以车间规定,必须是参加工作三个月以上的,才有资格领取。”
“张师傅,”丁榕等张良玉说完,陪着笑说:“我已经参加工作一年多了。”
“一年多了,有这么长时间吗?”
“有的有的。”陈南江连忙接腔说道:“他上周刚参加完转正考试,而且还入选了下月的青工技术比武,需要工具来练练技术。”
“让主管机械的副主任开个条子,”张良玉面无表情地说:“我是按章办事,没有条子,不管他参加什么比赛,我都不会发工具的。”
“喏,你手里的条子,就是副主任开的。”
张良玉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条子,冷冷地说道:“等着,我去拿工具。”
当张良玉起身走进了帘子挡住的库房后,坐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女人,忽然开口说道:“丁建设同志,你还认得我吗?”
丁榕连忙扭头看去,立即就认出了说话的人是谁:“燕子,你怎么在这里?”要知道,他来到这个时代,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眼前的护士张燕。
“刚刚进去的人,是我姑妈。”张燕笑着回答说:“我过来找她办点事情。”说话时,张燕不动声色地将桌上一个淡黄色小纸片收了起来。
张燕的动作虽然快,但丁榕眼尖,看清了小纸片上写是“禽蛋购买证”。
“你认识她?”陈南江在旁边问道。
“是啊,我前段时间住院,就是小张护士照顾我的。”
陈南江正准备说点什么时,外面有人喊:“陈技术员,主任找你。”
“好咧,我来了。”
陈南江走后不久,张良玉就从库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木盒子,啪的一下放在了丁榕的面前:“工具都在这里,你签个字就可以领走了。”
丁榕扫了一眼木盒子里的工具,脸上的肌肉不禁剧烈地抽搐了几下。盒子里放着两把扳手,两把螺丝刀、三把锉刀、一把锯弓,连榔头都没有。他小心翼翼地问:“张师傅,就只有这么几样工具?”
“怎么,你嫌少?”张良玉满脸不悦地说道:“如果你不想领,就吱一声,我可以留给别人。”
虽说木盒子里的工具少了点,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丁榕忙不迭地抱起了木箱:“先就领这些吧,考试时如果工具不够,我再想办法借。”
就在丁榕准备离开时,张燕又开口关切地问:“丁建设同志,你最近感觉如何?”
“很好,没有出现过头晕恶心的情况。燕子,谢谢你的关心。”
张良玉看着张燕和丁榕的一问一答,好奇地问自己的侄女:“燕子,你认识他?”
张燕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前几天他在医院住院,就是由我负责的。姑妈,我先走了,改天再过来找你。”
“我这两天尽量给你想办法,有了消息,再给你打电话。”
丁榕猜想张燕可能有什么事情需要张良玉帮忙,等走出内部库房时,他试探地问张燕:“燕子,你找你姑妈做什么?”
“我嫂子这两天就要生了,家里要给她准备坐月子时的鸡蛋和老母鸡。”张燕苦笑着说道:“但这些东西不是那么好买的,姑妈把她家的禽蛋票给了我,还是远远不够。”
得知张燕准备卖鸡蛋,给她嫂子坐月子用,丁榕不禁心里一动,自己那些鸡蛋不就找到销路了吗?
他连忙问道:“不知你要多少个鸡蛋?”
张燕把丁榕上下打量一番后,冷冷地问道:“难道你有办法买到鸡蛋?”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就是国营养鸡场的。”丁榕装模作样地说道:“如果我去找他帮忙,买几十个鸡蛋,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要票证吗?”
“不要票证,只要给钱就行。”
“既然是这样,那就麻烦你帮我买鸡蛋,数量是越多越好。”张燕说到这里,思索了片刻,又接着说道:“至于价格嘛,我愿意出八分,不,一毛钱。一毛钱一个鸡蛋,可以吗?”
这个时代的鸡蛋卖多少钱一个,丁榕还真不知道,既然对方给出了一毛钱一个,想必价格不低,他正好可以把积压在空间里的鸡蛋,都销售出去。因此便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我买到了鸡蛋,怎么联系你呢?”
张燕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和小本子,写了一个地址后,把那页纸撕下来递给丁榕:“买到了鸡蛋,就麻烦你送到这个地方。我会事先和家里人打招呼的,就算我不在,你直接把鸡蛋交给我家里人就行了,他们会付钱给你的。”
丁榕看了看纸条上的地址,距离自己住的四合院,只有两站路,便爽快地说道:“好吧,我明天中午就去养鸡场找朋友,最迟明晚就把鸡蛋送到你家。”
“正好我明天休息,那我就在家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