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举。”
“主公来信。”
诸葛英恰好在营外巡视,正撞见信使赶来。
他将密信交给岳飞,
自顾自猜道:
“说不定主公那边又有了什么妙计……”
“会不会是粮草问题解决了?”
可看着岳飞严峻的脸色,他似乎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难道是曹叡来犯?”
诸葛英皱眉。
“若是曹叡来犯,他必会吸取前次教训。”
“说不定会兵分三路,一路走北,攻凉州。”
“主力从中路出,击襄武。”
“在择一路偏军,压上庸。”
不等他说完,
岳飞将书信递到他面前。
“文华猜错了。”
“公孙渊欲称帝,虽然没有直接消息,但从辽东皇宫可窥一斑。”
“而且主公猜测,公孙渊称帝,似有孙权在后推波助澜。”
诸葛英的脸色,从诧异转变为沉思。
他摩挲着下巴,
看向岳飞:
“公孙渊称帝,曹魏无法坐视不管。”
“所以主公令我等见机行事?”
岳飞点头。
却也在心中暗叹。
“主公会不会急了些?”
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地图,看向北地郡与关中之间的道路。
从关中出兵,往北走萧关。
一路上地势虽然崎岖,但大军通行毫无问题。
路上还有清水河,亦不用担心补给问题。一旦北地战事一起,曹叡很可能派兵横插一脚。
而没有其他几路的牵制,岳飞也不敢保证百分百攻占北地。
“若孙权能攻寿春,或许可行。”
听着岳飞的话,
诸葛英眼神一亮。
“对啊。”
“主公猜测孙权支持公孙渊称帝,其目的极有可能是利用公孙渊牵制曹叡,而后北伐。”
“曹魏家大业大,但也绝无法支撑三线作战。”
“或许……”
“这真是吾等的一次机会。”
……
……
郭淮可不同于年轻气盛的毋丘俭,他一到幽州,便住进了蓟县。
也就是现如今的京城所在。
兵马不动,只是催促各地征发粮饷,做出一副准备大战的姿态。
光是如此,
便已让公孙渊如临大敌。
诚然,
公孙渊有能力击溃四方外族。
但此时面对的不是高句丽那等杂兵,而是郭淮统帅的大魏禁军。
他急令手下大将卑衍于乡野中招募青壮。
一时间,
辽东总兵力达六十万有余。
“呵呵。”
“六十万。”
郭淮失笑。
“真不知公孙渊是如何北伐高句丽,南征辽东半岛的。”
“难道那些东夷都是猪不成?”
胡遵只是看着郭淮阴笑,心中却大为不解。
“敌有六十万,而吾等兵力不足五万。”
“为何车骑将军不忧反喜?”
“胡将军,行军打仗,岂能单凭兵力定胜负?”
如今公孙渊的一切部署,完全和郭淮料想的一样。
致使郭淮心情一片大好。
他笑着解释:
“六十万大军。”
“人吃马嚼那是个天文数字!”
“北方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本将夜观天象,料定今年必是大灾之年。”
“他征调如此多的青壮参军,谁来供应粮食?”
“兵多粮少,时间一长,公孙渊不战自溃矣!”
正如郭淮所料。
刚刚入冬,整个北方便被膝高的雪层覆盖。
六十万大军,算上农夫,号称两百万大军都不为过!
那一年一收的粮草库存,根本不够两百万人类之需。
郭淮迟迟不攻,
他公孙渊也不敢贸然裁撤军队。
现在的他,
就是那已经力竭吊在悬崖半空,垂死挣扎的攀岩手。
“去江东的信使回来没有!?”
“孙权答应的粮饷呢?先前说好他在南面为朕牵制魏军呢?”
大堂上满是公孙渊的咆哮声。
但此时就算他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他。
“江东鼠辈!”
“毁我三代江山!!”
“不……”
公孙渊满目赤红的望向西面。
“只要打退了郭淮,任何人都无法阻拦朕登基!”
站在下面的大司马长史郭昕,参军柳浦对视一眼,
前后出列。
“陛下。”
“臣以为,吾等若贸然进攻,恐惹天下非议。”
柳浦亦附和道:
“魏将郭淮北上,打的是问罪陛下篡夺前车骑将军公孙恭职权的旗号。”
“陛下之军,只要不出辽东属地,他郭淮也不敢大肆侵略。”
“而吾等若贸然进攻,只会落天下人口实,又让郭淮有了大举进攻的理由。”
“如此种种,还请陛下三思。”
公孙渊想反驳些什么,张了张嘴,却又将话咽了回去。
郭昕、柳浦二人所言,
皆有道理。
再者,
公孙渊也不想现在与曹魏发生正面战争。
他也想等孙权先打,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