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晋王根本没怎么打仗,将士们不作战的时候自然不用吃饱饭,户部准备的粮食足够晋王撑五个月了,怎么不到三个月就没有了?”
“你胡说。”
兵部尚书气的撸起了袖子,却被一人拦住了,只见南宋则冲着兵部尚书摇摇头,起身出列。
“启禀公主殿下,皇帝陛下,户部准备的粮食一开始的确是够的,晋王的确没有乱用,至于缺少的粮食,则是因为晋王看不过江州百姓食不果腹,分出了一部分粮食给了当地的百姓,晋王这么做也是为了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江州,没有任何私心。”
姜永宁点头,“此事,本宫和陛下已经知道了,晋王此举的确是为了江州的百姓。”
这下就连户部也无话可说了,连长公主和陛下都站在兵部那边,他们能说什么。
就在这时。
兵部尚书发现姜永宁盯着南宋则看了好几眼,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再看户部那一群人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
户部最后答应给两个月的粮饷,并且让兵部的人保证两个月的时间内必须要结束战斗,时间长了国库负担不起。
兵部难得没有跟户部讨价还价,双方为此达成了初步的统一。
随后,工部提出了重建永宁宫。
不等户部的人站出来反对,姜永宁直接拒绝了。
“大梁和辽国虎视眈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开战,国库本就不充盈,没道理为了一座没用的宫殿浪费,左右陛下也没有成年,宫中有这么多的宫殿,不需要特意修建。”
户部尚书脸上乐开了花,直夸姜永宁英明神武。
姜洺钰心里却不想委屈了姐姐,下朝后信誓旦旦的表示,“阿姐,等国库充盈了,朕一定让人给你修建一座更好了永宁宫。”
姜永宁摸了摸他的头,“好,阿姐等着你。”
姜洺钰轻咳一声皱起了眉头,“朕现在是男子汉了,不能随便摸头,不过阿姐例外。”
宫女太监低头浅笑。
近段时间,陛下肉眼可见的康健了不少,人也活泼了,伺候的下人心里也高兴,陛下活得长久,他们这些人自然也能活得长久。
姜永宁也感慨弟弟的变化,“最近功课做的如何?”
姜洺钰脊背一直,“我都完成了,就是有些功课夫子讲的太深奥了,朕根本就听不懂。”
姜永宁蹙眉。
王公公见状忙为小皇帝解释,“公主殿下,陛下虽然天资聪颖,可毕竟年龄还小,夫子们又都是博学之人,说的话难免晦涩难懂,也难怪陛下会听不懂,就连奴才有时候也听不懂。”
王公公虽然是太监,却是自小跟在先帝身边的,论起学识不书府学的夫子,他都说听不懂,更不用说姜洺钰了。
面对姜洺钰的目光,姜永宁心疼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两天阿姐想办法给你寻一位年轻的夫子。”
“真的?”
“当然。”
姜洺钰眼睛亮亮的,“阿姐,其实也不用特意选,我觉得南宋则就行。”
“他?”
姜洺钰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就连兵部尚书都发现姜永宁盯着南宋则看了半天,姜洺钰自然也看到了。
说实话他并不是很喜欢陆霁清,万一阿姐真的嫁给他,岂不是要跟他一同回大梁。
他才不要让阿姐去那么远的地方呢?
南宋则是大乾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模样也不错,最重要的是他发现每次上朝的时候,南宋则总会偷偷的看阿姐,眼神绝对不简单。
姜永宁发现姜洺钰的眼睛滴溜溜的转个不停,忍不住捏了捏他的鼻子,“想什么呢?”
姜洺钰撒娇,“没什么,阿姐,你就让南宋则做我的夫子吧!”
南宋则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不但学识好,武艺也不错,主要是不会像老夫子们一样说话文绉绉的。
南宋则突然被长公主召见,兵部的人纷纷偷来了羡慕的目光。
“南大人快些,不好让长公主等太久。”
南宋则正要走,突然被尚书大人拉住了,“这位公公可否让他稍微整理一下,免得冲撞了公主和陛下。”
小太监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认真的打量过南宋则的面容后,点了点头,“也好,不过别太长时间,长公主可还等着呢。”
“是是。”
南宋则被兵部尚书拉到了工作的房间,“大人,可是有什么吩咐?”
兵部尚书笑眯眯的道,“到了长公主面前一定不要失礼,长公主是豪爽的人,最不喜欢扭扭捏捏的……”
起先,南宋则以为尚书大人是怕他在公主面前犯错,特意叮嘱他,可是听着听着似乎有些不对,脸颊也跟着红了起来。
兵部尚书余光瞟见他发红的脸,笑意更浓了,简单的帮他整理了一番就将几本奏折塞给了他。
又殷殷叮嘱了几句才放人离开。
兵部左侍郎背着手站在尚书大人的身后,一脸看热闹的表情,“大人,外面都在说长公主对大梁的质子青睐有加吗,能看上南宋则吗?”
兵部尚书虎着脸,“南宋则很差吗?”
兵部左侍郎摇头。
平心而论,南宋则长的不差,甚至比同一届的探花郎还要出色,要不是陛下钦点的状元,极大可能回成为探花郎。
左侍郎来了兴趣,“大人,你觉得他能入得了长公主的眼吗?”
已经入了,没看到早朝的时候长公主盯着人家看吗?
说不定早就看上了,只等着送上门去呢!
兵部尚书似乎想到了户部那群人敢怒不敢言的表情,心里痛快极了。
“臣南宋则拜见陛下,长公主殿下。”
姜洺钰激动的眼前一亮,“南大人快起来。”
说着,竟然亲自上前扶起了他。
南宋则受宠若惊,“不知陛下让臣过来,是有什么事?”
姜永宁瞪了一眼姜洺钰,让人给南宋则搬来了椅子,“南大人不用如此的紧张,让你来是想让你做陛下的夫子。”
南宋则诧异道:“臣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