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辅助,捍卫皇朝正统,平定叛乱。
楚天南克己奉公,尽忠职守,政绩斐然,才能卓越,整顿京城,令空虚的国库日渐饱满,功不可没。
数功累积,理当封侯。
然,楚天南恃才傲物,顶撞陛下,为反贼求情,此乃罪过,功过相扣下,封楚天南为二等伯爷,京营第五梯队大都督,赐黄金……”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物质赏赐。
楚天南脸色严肃,下跪,“谢主隆恩,臣必为陛下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第五梯队士兵们无法高兴。
原本,楚天南凭借过人功绩,足以封侯,享受荣光,可因为他们,仅仅封了二等伯爷。
大家长长一叹,最后陆续下跪。
楚天南猛然转头,看过去。
“干什么垂头丧气的?将衣服穿整齐,把身上的积雪扫干净。过去的错误得到了惩罚,全都随风飘散了。从此刻开始,你们不再是以前的你们,一个个都给我抖擞精神!”
……
这个年,确实如楚天南所言,没人能过好。
好在,一切不好的全都过去了。
齐安昌笑眯眯的过来。
“恭喜楚大人,恭喜恭喜。”
楚天南大手一摆:“少来,你总不打算还在皇城司干吧?距离上位也不久了。”
齐安昌苦笑,“怎么着?想拉老子入伙?但皇城司没你想的简单,绝非想走就走。百户千户什么的,离开倒无所谓。可我的地位,根本不好离开。内部有太多秘密,要么死,要么干,不会有别的选择。”
风雪很大,想到马上就回去,见到柳依依,楚天南内心雀跃,拍拍齐安昌的肩头。
“看,杜伯平也来了。”
杜伯平一步三回头,哆嗦走来。
“二位,很快就回去了,要不要约个时间去青楼?”
闻言,齐安昌浑浊的眼睛瞬间充满亮光,忍不住点头。
“确实,忙活那么久,担惊受怕那么久,也该去放松放松了。”
楚天南哈哈大笑。
“自然自然,京城前段时间不是开了一家合欢居么?里头的娘皮们各个玩角色扮演,观音,尼姑,道姑,包括后宫妃子什么的,各种装扮都有,我让淮茹给你们安排姿色最美的。”
三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京那天,停下风雪,阳光明媚,一切都在象征着往好方向发展。
内斗停息,楚天南心情很好,一路欣赏美景。
齐安昌躺在马车内喝茶,幽幽感叹。
“我是真没想到,你从青州到京城路上,就已经在策划了。真不清楚你这小脑袋瓜子里,想些什么。”
楚天南笑。
“还能想什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了其位还能不谋其政?
政治是没有停歇时候的,要时刻警惕的判断,从而铺垫、实践。
陛下是女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会遭到反对,是必然。
内忧外患之下,为人臣子只能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乃步入政途该有的操作。”
齐安昌点头,“你这觉悟,普天之下也没几个,我还以为你过来至少要几年时间才能打下根基,没想到一切都在你计划内。”
楚天南叹息:“得了吧,接下来还是烂摊子,没有钱。”
齐安昌皱眉,“洪王造房,抄了那么多皇室宗亲,陛下最少获得千万两,总不可能不发放你第五梯队的钱财吧?”
楚天南嗤之以鼻,“那些钱你觉得陛下能分我?户部尚书眼睛死死盯着,哪里都要钱,数百万的难民任由他们饿死不成?”
齐安昌摸摸下巴,“那第五梯队的军饷怎么办?他们本就被朝廷抄了家,接下来一年没有工钱,不能不让他们活吧?”
“所以呀,这烂摊子不就交到我手中了?得了得了,不想想这些,头疼,我想回去好好温馨温馨。”
齐安昌点头,谁都想家,他也快到。
这时,外头传来林月如的声音。
“楚天南,陛下找你。”
楚天南急忙下车,和林月如来到龙车前,正想打招呼,就被林月如打断。
“吵吵什么吵吵,大晚上的想干嘛,让所有人都知道你进了龙车不成?直接进去。”
“不太好吧?”楚天南刻意压低声音,“男女有别,又是和陛下,会不会被有心人捏话柄?”
林月如嗤之以鼻:“陛下怕这点?去吧,没问题。”
楚天南笑的鸡贼,坐上龙车。
“师姐失礼,师弟来约会了。”
周玉婉没好气道:“死进来。”
楚天南死进去。
龙车满是茶香,还有淡淡的女儿香。
周玉婉一身连衣裙,不施粉黛,皮肤细腻,惊为天人。
“就知道跟朕贫嘴,还约会呢,难道想对朕做不轨之事?”
“惶恐惶恐。”楚天南笑。
周玉婉冷哼,“狗胆包天,你会惶恐?把朕杀了,都不相信。无非是觉得半夜到龙车上来,很刺激。”
楚天南摸摸鼻尖,无奈道:“陛下把臣的心思摸透,弄得臣相当尴尬。”
“朕是什么身份,还能摸不透人心?如果人心都摸不透,怕是早死几百次了。至于你,楚天南,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也能摸透人心,只是格局并不够。”
楚天南诧异,“我还不够格局?出身卑微,却为江山踏进政治一途。”
“这点确实值得赞扬。可是楚天南,你还是太在乎道德、良心,没必要希望自己能将一切做得圆满。”
“什么意思?”
“讲简单点,就是你太善良了,忘了人无完人这一点,那是圣人该思考的问题,而你不是圣人。
比如掏粪的事情,倘若我是指挥使,肯定不会给个帮派百万银钱。
就算他们想要,朕也不会给,反而还会让士兵给他们扣屎盆子、找麻烦,让他们的产业难以经营。
最后,再逼他们来求朕,不要钱免费掏粪。
如果不爽,那就杀,杀怕了,他们也就懂得学会当狗了。”
这话,让楚天南忍不住皱眉。
“如此一来,口服心不服有什么用?将来有心人再一挑拨,不就又会造反?”
周玉婉道:“人心不足,就不会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