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刀浴血奋战,保护无辜良民时,你们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为一两碎银发愁,睡哪个娘们儿发愁,这特么叫傲骨?
如果这便是读书人的傲骨,我楚天南,宁可不要。”
话落,溥月衫忍不住鼓掌,哈哈大笑。
“好,说的太好了!楚公子,这话我赞同。”
楚天南的话,将在场众人说的面面相觑。
而姑娘家家,则美眸放光,含着春波,看向楚天南,温柔到能滴出水来。
楚天南虽然是上门女婿,却大大方方承认,不遮遮掩掩,证明心思纯净。
长相气宇轩昂,五官分明、立体,气质有着普通男儿没有的独特阳刚。
怎么看怎么帅,想给他生孩子。
奇男子,奇男子也。
情窦初开的小姐们,被楚天南的话弄得心如野鹿乱撞,各个骚首弄姿,暗送秋波。
孔儒秋很郁闷,先前听到柳成安的名字,就觉得熟悉,仔细一想,好像是二十多年前带过的学生。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楚天南居然是他学生的女婿。
这一来,就越发愤怒了。
“胡说八道,亏你是我学生的赘婿,连基本大道都狗屁不通!”
楚天南嘴角一勾,看过去。
“是么?原来你是我岳父的老师啊。”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不曾想孔儒秋和楚天南有另类的关系。
孔儒秋冷哼,“柳成安算聪明人,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老眼昏花招你为婿。”
“可能是岳父看上我出类拔萃了吧。”
“出类拔萃?笑死个人了。你是上马能安邦定国,还是下马能造福百姓?读书人的傲骨,并非你说的那般,在于人伦纲纪。基本道理都不懂,还在自吹自擂,扯些乱七八糟的,简直笑话。”
闻言,楚天南并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
“既然你是我岳父的老师,我应当称你一声太先生。敢问,要不要和晚辈论道?”
孔儒秋嗤之以鼻,“你也配?”
“难道论道要看对方名望、年龄,才能判断配不配?”
这话,让孔儒秋一噎。
“看来,太先生默认了。那晚辈不配,晚辈还是和其他人论道好了,风景那么美,大家一块论一论。
先前太先生说,文人的傲骨在于人伦纲纪。反正,这东西横看竖看,上看下看,都看不出对治国有帮助,对百姓有益处。”
毕子安破口大骂:“狂妄小儿。你这么讲,是在否定所有读书人的功劳?”
好家伙,一张嘴就把楚天南推到读书人对立面。
“你想来论一论?”
毕子安冷哼,“身为书生,对你的言辞不敢苟同。国家需要文治,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如果没有文臣,百姓将如同蛮夷,不知人伦、忠孝、道德。”
众人点头,表示他说的对。
楚天南抬手,摸摸下巴,嘲讽。
“那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人伦忠孝道德,都是先贤功劳,你们读几本先贤的著作,就当成自己功劳了?
抛开别人的功劳,你们的功劳呢?无非是在太平盛世大骂朝廷无所作为,骂当前世道是地狱,而后抱着青楼小娘皮嗨一嗨。
除此之外,你们有做过别的么?有真的去仔细思考分析种种事情么?有给陛下献计么?”
毕子安顿时语塞,气的干瞪眼。
“那些是文武大臣该做的事情,和我们读书人有何关系?”
“瞧瞧,讲的真好,跟放屁一样。”楚天南轻笑,“一边说文能治国,一边又说读书人不是文臣,国家怎样和你们没关系。兄台,格局打开,眼界才能变广。”
这时,红颜站了出来,施了一礼。
“楚公子,妾身想说两嘴。”
“旦说无妨。”楚天南点头。
“我们身无官职,朝廷事物仅限于耳闻,没办法给陛下献计,这无可厚非。同时,我们对当前世道不满,心系万民,何错之有?身为读书人,难道就不能凭借学到的知识分析客观事实?”
众人附和。
“不错,红颜姑娘说的对。我们聚在一块,分析是为了朝廷,为国为民,希望朝廷还百姓朗朗乾坤,何错之有?”
楚天南挑眉,“红颜姑娘说的对,你们所作所为也不错,然并卵罢了。自娱自乐,自嗨。自我满足,自我感动,一切都基于自我,无法给受苦的百姓做出实质性有意义的事。”
红颜倔强脾气起来,很不服气。
“照你这样讲,言论不自由喽?但凡聚一块聊天,就叫没有用?当官说这话才有用?真是狭隘的思维。”
旁边人就是墙头草,又是一片赞同。
楚天南看向孔儒秋:“你也如此认为?”
孔儒秋冷哼,“不错。”
楚天南又望向狄正杰:“你也这般认为?”
狄正杰道:“讨论国情,分析利弊,岂会无用?只有书生关心,才能起到引导百姓的作用。”
红颜得意,看向楚天南。
“怎么样,还有何话要说?”
楚天南忽然鼓起掌来。
“诸位说的都对,但掐头去尾,掩藏不好的,只说好的,肯定起正面作用。实际上,全都是微不足道。想没想过,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将来想做什么?难道仅仅是为聚在一块论道?”
“那你认为呢?”红颜疑惑。
“该发声的时候不发声,没屁事的时候发声,还义正言辞咄咄逼人。
凉州虫灾,百姓食不果腹时,你们去哪了?干嘛不聚在一块逼逼?
将你们的逼逼用在救灾上,可知会救下多少无辜性命?
还有青州民乱,大家都知道,干嘛不逼逼,不给百姓讲话,替他们和朝廷请命?
不错,读书人是有一定影响力,可不用在正道,不好好经营,毫无用处。
讲简单点,就是你们只懂信口开河,不为百姓谋福,所作所为皆为了扩大自己影响力,眼中只有前途,百姓只是你们的踏脚石。”
声如洪钟,震耳发聩。
楚天南抬起手,一一指着众人。
“你们只关心自己的前途,满门心思只为功名利禄。
人伦纲纪?文臣治国?得了吧,全是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