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南笑了笑。
给柳成安倒了一杯茶水。
“爹,依依是我娘子,怎么可能和她计较?”
柳成安点点头。
“别人总说天南你不着调,整日吊儿郎当。”
“可我心里清楚,你比依依成熟懂事,以后多担待担待吧!”
“这丫头性子是急了些,但生性善良、看重感情,为了朋友连爹都不顾了……”
说到最后。
柳成安忍不住一阵摇头苦笑。
“算了,不提此事了,还是说说林家的事吧,你是不是早做打算了?”
楚天南心中不禁一惊!
要知道这件事除了林淮茹,他可是从未透露过任何人。
包括小娘子柳依依。
那老丈人又是如何得知的?
低头仔细回忆一番,好像自己也没露什么破绽啊!
看到楚天南紧皱眉头的样子。
柳成安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别猜了,是天南你刚才自己说漏嘴了。”
说漏嘴了?
楚天南连忙站起身。
给柳成安倒茶让老丈人明示。
“徐家和林家即将联姻这件事,目前只有青州上流圈子知晓。”
“你从我和依依口中得知此事,脸上非但没有半点吃惊,反而徐家下连聘礼都知道。”
“可见得你已经打听过了,既然你都打听此事,想来肯定是要准备插手其中对吧?”
几句话听下来。
楚天南表面上波澜不惊。
心里却是早已掀起狂澜骇浪!
他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丈人,竟有如此细致入微的缜密心思。
仅凭一句无意间的漏嘴。
便将自己的想法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不禁让楚天南暗自倒吸了一口凉气。
得亏柳成安是自己的老丈人,要是对手的话真是不敢想象……
“不愧是爹,真是洞察入微,女婿佩服佩服!”
柳成安忍不住乐了。
“跟你岳父还拍什么马屁?”
“说说你的计划吧,徐家背后可是有大人物的。”
楚天南点点头。
“我知道,徐家背后是江南织造局。”
“因此我准备从江南织造局方面下手。”
柳成安听完后。
双眼不由得眯成一条缝。
“天南,徐家搭上江南织造局这件事,知道的人可不多啊……”
楚天南笑了笑。
“爹,我有自己的门路打听。”
“至于消息如何来的,请恕女婿不便透露。”
柳成安沉默了片刻,突然大笑起来。
“好,看来上山一趟,你的确进步了许多。”
“我很好奇,你准备如何从江南织造局下手?”
所谓的江南织造局。
是宫廷直属的皇室锦缎丝绸供应商。
除了专供皇家用度之外,还管理着丝绸布料的进出口业务。
在整个江南纺织业,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由于背靠宫廷关系。
织造大人向来高傲、极为自负。
除了巡抚以及总督大人,他是谁也不放在眼里!
再加上管理着丝绸业务。
织造大人这些年可捞了不少油水。
送礼的人不计其数,可钱财之类的俗物,他压根看不上眼儿。
传闻。
徐家之所以能够攀上织造局的关系。
便是花费天价买了一件奇珍异宝送给织造大人!
因此在柳成安看来。
楚天南既没有权,也没有钱。
想要通过江南织造局来扳倒徐家,未免太不现实了。
“爹,我自有我的办法。”
柳成安深深看了楚天南一眼。
“那我就不再多问了,爹只有一点要求,不能惹出乱子。”
“对了,衙门最近出了一件十分蹊跷的谋杀案,你忙完了过去看看。”
楚天南一脸苦笑。
“爹,我哪里会破案啊?”
“您手底下那么多的捕快,随便挑出来一个都比我厉害。”
柳成安笑着拍了拍楚天南的肩头。
“别谦虚了,上次在公堂破案你忘了,爹可没忘。”
“再说我手底下那些捕快都是粗人,抓捕凶手他们在行,破案可指望不上。”
之前楚天南遭遇了诬陷。
连柳成安都曾一度认为,凶手除了他再无别人。
可楚天南却凭睿智的头脑,冷静的分析硬生生在公堂之上犯案!
这在柳成安心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楚天南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点了点头。
“那等我这两天忙完,再上衙门看看案子。”
次日清晨。
楚天南早早的起床,前往窑厂取货。
他还顺带着去了天香楼,拿到了一封密信。
林淮茹并没有出面。
而是她的婢女凌寒代为转交。
密信内容正是关于江南织造局的详细情报。
根据信上所说。
织造大人最爱古董。
尤其是各种珍奇异宝。
徐家为了巴结上江南织造局。
不惜花费一半家产,买下一枚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
织造大人甚是喜爱,高兴之下这才收了徐家做小弟。
看到这里。
楚天南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一半家产?徐家为了上位,真是下了血本……”
问题来了。
楚天南现在有创业项目,但是启动需要一定时间。
等大蒜素赚了大钱。
自己再去投其所好买件珍宝送上,那还来得及吗?
恐怕林倩儿早嫁给徐家,说不定那时候人家娃都有了。
正当楚天南苦恼之际。
密信最下面几句不起眼的话,吸引了他的主意。
织造大人老来得子,全家上下非常宠爱。
可在半年前出去游玩时,意外碰到瘴气染上恶病。
为了治好独子延续香火,织造大人请遍江南名医。
可惜终是无用之功,如今已是病入膏肓。
楚天南眼前不由得一亮!
真是盼什么来什么,这不正是自己大蒜素大展拳脚的机会吗?
如果用大蒜素治好了织造大人的独子。
不仅能够解救林倩儿于危难间,更是可以借此机会狠狠打一波广告!
这无疑是天赐良机。
一箭双雕!
楚天南兴奋之余。
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提取大蒜素。
先是把采购来的大蒜,取出五斤彻底捣碎。
在等半个时辰。
大蒜蕴含的物质充分释放。
再将这些蒜泥一股脑儿导入陶瓷蒸馏器中进行升温蒸馏。
最后提取出来淡黄色的液体,便是楚天南心心念的大蒜素了。
古代保存条件有限。
这种液体大蒜素不能长期保存。
因此楚天南还需要将起拿到外面暴晒,最后留下了一小摊黄色的粉末。
“总算是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