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招娣心急如焚地奔回屋子里,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一头扎进被窝里。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她的思绪却如同脱缰野马一般,难以停歇下来。那个名叫宋柯的男人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他的衣着打扮、独特气质,还是优雅谈吐,都暗示着他并非寻常之人。
回想起昨夜的情景,当她拯救他时,明显感觉到他正处于被追杀的困境之中。如果让他继续留在这里,是否会引来无尽的麻烦呢?然而,若此刻就让他离开,以他目前眼盲且失忆的状态,又能何去何从呢?
天边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整个家庭便已忙碌起来,开始着手准备制作板栗。张招娣在一旁默默地思考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开了口:&34;娘,昨晚那个人苏醒过来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他的眼睛失明了,甚至连自己的家乡在哪儿都记不得了。娘,您看能否暂时收留他在咱家小住几日,等他身体康复后再让他离去呢?这样可好?&34;
她的声音轻柔和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恳切和担忧。她希望得到母亲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对这个陌生男子心生怜悯之情。母亲听了女儿的话,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默许了这个决定。于是,张招娣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她暗自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共同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命运的安排
&34;可是他身份不明,而且我们救他时,很明显……”小张氏有些担忧地说道,但她欲言又止,并没有把话说完。
张招娣点了点头:“我知道,娘,可是……唉,他的眼睛也看不到,就让他一直待在屋里,不让他乱跑,不让别人看到就好,等他眼睛好了再让他离开,行吗?”
此时,张大柱正好扶着宋柯从屋里走了出来。刚才屋内的对话,他全部都听进了耳朵里。当他得知自己养好伤后就要被赶走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失落。
其实,他之所以会伤到脑袋,是因为中了一种无药可解的剧毒。他自己也不确定是否还能够回忆起家乡的位置,更不知道眼睛是否真的能够恢复视力。也许到最后,连性命都难以保住。
小张氏看着被张大柱搀扶着走出来的宋柯,心中也着实不忍,于是转头对张招娣说道:“好吧,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
宋柯听到这里如释重负般的松了一口气,他赶忙起身对着妇人行礼作揖,感激地说道:“多谢伯母收留。若不是您心怀慈悲,恐怕此时的我早已流离失所、不知该何去何从了。此等大恩大德,小侄没齿难忘!日后若是有机会,定当结草衔环以报!”
妇人看着宋柯真诚的模样,摆了摆手笑道:“你不用谢我,我只是不忍心看我女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罢了。你安心在此养伤便好,其他的无需忧心。”言罢,她便不再多言,转身继续忙活起手中的事情来。
用过早饭后,张招娣将新出炉的糖炒板栗装好,又端了一碗清水走到宋柯面前,轻声嘱咐道:“你把这碗水喝了吧。我和娘要去镇上一趟,弟弟妹妹就留在家里。你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可以唤他们一声。”接着,她又转头叮嘱弟妹们,告诫她们切不可乱跑,一定要照看好哥哥。
“姐,你放心去吧!有我在呢!”张大柱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宋柯接过那碗水,仰头一饮而尽。这水入喉的瞬间,他只觉得口感异常的甘甜清爽,令人回味无穷。于是他由衷地感叹道:“这水真好喝!招娣,谢谢你们收留我。”
“不必客气。”张招娣微笑着回应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虑,“你只需安安分分地待在家里,莫要四处走动。我担心那些居心叵测之人会找上门来,所以万事都要小心谨慎些才好。”
宋柯用力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好,我都听你的。”
交代好家里的一切事宜后,张招娣便与小张氏一同收拾好行囊物品,踏上了旅程。
大槐树下,村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议论纷纷,而这一次的话题主角,依旧是张招娣一家。
“你们听说了吗?张招娣家竟然把梨树林和荒山都一并买下了!”
“岂止如此啊,我还听说他们连附近的荒山也都买下来了呢。”
“我的天哪,那得花多少银子啊!”
“没有个几百两怕是根本拿不下来吧!”
“哎哟喂,他们家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
“哼,有钱又怎样?还不是不知道帮衬一下咱们这些穷苦人家。”
这时有人提醒道:“你还是少说两句吧,昨天村长可是发话了,谁要是再继续煽动村里人,就直接赶出村子去。以后说话可都要小心点!”
一路上,小张氏好几次都欲言又止,张招娣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等了许久,始终未见她开口。终于,张招娣忍不住说道:“娘,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无需憋在心里头。”
““你……你是不是对家里那个宋柯有好感啊?”小张氏犹豫不决地开口问道,语气有些试探和不确定。
张招娣心中一紧,但她迅速反应过来,连忙转移话题:“娘,您别胡思乱想啦!咱们还要赶紧赶路呢,今天可有好多事儿等着咱忙乎呢!”她不想让母亲继续追问下去,希望能把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上去。
小张氏似乎并没有完全放下疑虑,但见女儿如此坚决,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她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是啊,咱们每天这样来回奔波确实不是长久之计。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人也累得够呛。有辆驴车确实能方便不少呢。以后就不用再偷偷摸摸地从空间里取东西了,可以省点心。”
张招娣点点头,表示赞同母亲的看法。她知道使用空间能力需要谨慎,不能轻易暴露给别人。于是她安慰母亲道:“娘,您说得对,小心驶得万年船嘛。咱们尽量少用空间,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小张氏看着懂事的女儿,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她拍了拍张招娣的手,温柔地说:“好孩子,娘相信你会小心行事的。只要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重要。”
张招娣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坚定地说:“娘,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听您的话,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她深知在这个特殊的世界里,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家人的安全。而这份责任,她愿意承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