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
高明仔细回想了一会,确认没见过这几人后,才开口问道。
那几人对着高明抱了抱拳后,一人上前一步说说道:
“我等都是江都城中的守军,之前曾听闻高将军只身带着一千轻骑在野狼沟挡住了北肃十万大军,我等极为钦佩,可还没来得及请见您,高将军却被调到了回望城。”
高明皱着眉问那人:“既然你们没见过我,如今又怎么认出我来的?”
那人看向阿言说道:“据说,高将军身边跟着一名年轻婢女。”
说完,他又把目光转向另一边的李元成。
“高将军主仆属下自然没见过,可属下曾有幸见过李将军几次。”
闻言,高明这才明白,这几人,原来是认识李元成的。
李元成之前在江都城正是风头无两,而他的军职也只是千夫长,并没有多么的高不可攀,普通军卒认识他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之前李元成和高明比试的事,几乎全城皆知,那么李元成输给高明之后,就一直跟在高明身边的事,自然也就人尽皆知了。
那人继续说道:“前些天,听闻高将军在豆荚关一线,又想到办法帮助大军穿过野狼沟,这才得以牵制住御雄关的北肃大军,让北肃不得不撤军,也让我大虞少了很多伤亡。”
说完,那人竟直接跪了下来,让高明一脸的无语。
虽然这的确是事实,高明自己也不是多清高的人,可一个不相关的人因为这件事朝他跪了下来,这就有点夸张了吧?
最夸张的是,领头那人跪下后,剩下的那几人竟然也跟着跪了下来。
此时刚刚入夜,来这酒楼喝酒吃饭的人不少。
看到这一幕,高明已经看到好几桌的酒客在对他们指指点点了。
高明翻了个白眼,对着那些人摆手道:“指责所在,你不用行此大礼,起来吧。”
高明最烦的就是这个,明明很不耐烦,却不得不礼数齐全。
好在这时,酒楼小二端着饭菜走了过来。
“客官,你们这是”
高明他们的位置,一面是窗户,一面是墙,另一面放着一面屏风,用来割开两桌客人。
所以,他们这边,其实只有一条进出的路。
然而,此时跪在地上的那几人,刚好挡住了这唯一的一条路。
小二端着饭菜,一时愣在了原地。
“赶紧起来,挡着人家了。”
高明无奈,只能催促那几人站起来。
“哦。”
那几人既然很崇敬高明,自然也会听他的命令,赶紧起来,让开了一条路。
小二一脸尴尬地端着饭菜走了进来,放下饭菜后,又赶紧退了出去。
“你们要喝酒就回你们那桌去,我们这不喝酒。”
高明他们刚刚走进来时,那几人就正在推杯换盏,是在看到高明三人后,才停下来的。
高明并不喜欢和不认识的人坐在一起吃东西,所以便下了逐客令。
这些人见了高明,已经心满意足了。
听到高明的逐客令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桌子,又开始喝起酒来。
只不过,他们此时的动作极小,连碰杯都小心翼翼的。
没人打扰,高明三人也开始动筷。
走了一整天,途中只吃了点干粮,几人早就饿了。
没有喝酒,高明三人很快就填饱了肚子,回到了小院。
三人草草洗漱一番后,开始休息。
第二天一早,高明三人刚刚起床,就有人来敲了门。
阿言打开门,没想到竟然是关阙。
“关将军。”
阿言和早就出了房门的李元成立马对着关阙行了一礼。
高明从房中走了出来,看到是关阙亲自到来,也觉得很诧异。
他来到门边,皱眉道:“你怎么来了?”
听到高明的话,关阙突然咧嘴笑了起来。
“怎么,你不是来找我的吗?”
高明翻了个白眼,然后指向李元成。
“我要跟你回京,来江都城和你会合自然在情理之中,那你让李元成来这干嘛?我豆荚关那边还需要他训练新兵呢。”
关阙突然笑容一收,指向李元成诧异道:“训练新兵?他如今一介庶民,你让他训练新兵?”
关阙看向高明,严肃道:“你知不知道,一旦这事被有心之人传回凌安,传回兵部,李元成会是什么下场?”
“下场?”
高明疑惑。
这事他还真没仔细想过。
“你还身在北境,我和左忠明又有意偏袒,自然没人敢说什么。”
关阙看着高明,认真道:“可是,如今侯成杰被调去了野狼沟,你我又即将离开北境,你还敢让李元成去练兵,一旦被侯成杰知晓,一封书信递达天厅,你我都得被连坐。”
“我我真没想那么多。”
说完这一句,高明一愣,突然直勾勾地看向关阙。
“你也知道这事不能让侯成杰知道,那你还把他调到野狼沟去?”
关阙双手一摊,无奈道:“侯国公的面子,不能不给啊,我也没办法。”
接着,关阙看向李元成神秘一笑,“这不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李元成官复原职吗?”
高明皱着脸,鄙夷地看向关阙。
“你这也太牵强了吧?”
关阙赶紧摆手摇头,“我可什么都没做啊,是你求着我让他官复原职的,要不然,你宁愿抗旨也不愿跟我回京,我也没办法。”
“我什么时候”
高明刚要反驳两句,可刚说到一半,就停住了,然后张大着嘴看着关阙,默默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牛。”
不得不说,关阙这一招的确很聪明。
关阙要是想让外人知道是他要让李元成官复原职,直接光明正大地给左忠明写封信,让他恢复李元成的军籍就行。
可如今侯成杰刚刚请命调去野狼沟,关阙就迫不及待让李元成官复原职,这不就是明着和侯国公作对吗?
北境那么多侯国公的门徒,一旦这些人在暗地里搞什么破坏,那最后可都是他关阙的责任,他可不想给别人背锅。
但如果是高明带着李元成跑到江都城,求着关阙给李元成官复原职,那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都知道,圣上手谕,要关阙带着高明回京。
如果高明抗旨不去,就算主要责任在高明,但关阙肯定也会受到牵连的。
还有就是,高明乃是高元海之子,高明抗旨,高元海这个兵部尚书必定也会受到牵连。
关阙是受过高元海的恩惠的,至少明面上,关阙得为高元海着想。
而关阙这一招,不仅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还能合理地让李元成官复原职。
这么一个考虑全面的计划,谁来不得说声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