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朱元璋是真的动了杀心,打算不顾一切地断绝这份父子之情,彻底铲除这个他心中的隐患。
若不是他的嫡长子朱标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求情,恐怕朱棣此时早已命丧黄泉,身首异处了。
回想当时的场景,朱棣的恳求并非全是虚假,但确实也夹杂着几分刻意装可怜、扮柔弱的成分。
毕竟,面对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谁又愿意轻易地将自己的生死交付给还未发生的事情呢?他深知自己的处境,也明白朱元璋的疑忌之心,因此他竭尽全力地展现自己的无辜与忠诚,希望能够打动朱元璋的心。
尽管朱棣还只是一个年纪尚轻的孩子,但他在皇室长大的背景使得他并不缺乏智慧和机巧。
日后的永乐大帝,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不凡的才干和魄力。
他善于察言观色,也懂得如何运用言辞来化解危机。
然而,他并没有察觉到的是,尽管朱元璋在表面上已经松口,不再坚持要杀他,但他的余光却始终如鹰隼般锐利地锁定在朱棣的身上。
朱元璋的目光如同两把锋利的刀剑,直刺朱棣的心底,将他方才的情状全都烙印在了眼底。
事实上,无论朱棣再怎么聪敏,他也毕竟只是个还未经历太多世事的年轻人。
而他眼前的朱元璋,却是正值盛年、历经风雨的洪武帝。
他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不可测的心机,对于儿子的心思和举动早已了如指掌。
在这场父子之间的较量中,儿子终究还是玩不过爹的。
但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在洞悉一切之后,却并未再对此事发表任何言论。
他的表情始终保持着一种深不可测的状态,让人无法窥探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
永乐年间,朱棣坐在龙椅上,突然浑身一寒,仿佛被一阵冷风穿透,不由自主地连打了几个喷嚏。他抬手抹了把脸,神情显得颇为苦涩。
当他的父亲朱元璋还健在的时候,他朱棣的命运究竟怎么样了?难不成真的被他爹砍了?
那时的他,或许真的已经被那位至高无上的父亲手起刀落,身首异处了吧?
这样的念头一旦浮上心头,便让朱棣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寒意。
太子朱高炽在一旁观察着朱棣的神色,见他神思不属,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他本想开口宽慰几句,但那些经历过两朝的老臣们却紧紧地按住了他,示意他不要多言。
这些老臣们深知,事关洪武爷朱元璋,任何言语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保持沉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他们担心,如果朱高炽因为言辞不当而触怒了皇帝,不仅自己可能会遭殃,连这个靠谱且身体康健的太子爷也可能受到牵连。
……
【朱棣即位之后,励精图治,亲自征战,将蛮夷打得落花流水,直至封狼居胥!】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四夷皆服,又有太子朱高炽的强大助力,使得大明朝呈现出来一片繁荣的景象,史称永乐盛世。】
……
明朝洪武年间,朝堂之上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徐达突然豁然起身,连一贯沉稳的朱元璋都忍不住眯起了眼睛,显露出几分惊讶与好奇。
“封狼居胥!!”徐达高声呼道,声音中充满了震撼与敬意。
在场的众人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他们自然深知“封狼居胥”这四个字所代表的荣耀与辉煌。那是古代武将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代表着无上的战功与威名。
如今,他们竟然听说朱棣身为帝王竟然也获得了这样的功绩!
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感到震惊与敬佩?
朱棣竟然在军事上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这是怎样一位武德充沛、英勇无畏的帝王啊!
徐达更是激动得哈哈大笑,他捏着拳头狠狠挥舞了一下,仿佛要将心中的喜悦与敬意都释放出来。
他兴奋地说道:“好啊!好啊!上位,您的英武没有断绝啊,咱们大明王朝后继有……”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汤河狠狠地踩了一脚。汤河眼皮抽搐了一下,低声警告道:“赶紧闭嘴吧!”
徐达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差点说漏了嘴。他赶紧将后半句话吞回了肚子里,心中暗自庆幸没有惹怒朱元璋。
是啊,要是这事儿是太子的功绩,那整个大明王朝都会为之欢庆,如同过年一般。
可问题是,这特么的不是啊!
这功绩并不是太子的,而是属于朱棣的。这让朱元璋如何能不感到复杂与矛盾呢?
汤河站在一旁,心中暗暗叫苦,这特么的都是什么事啊?
这局面真是越来越棘手了。
他深知,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沉默,以免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要真打起来那也是人家老朱家自己内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瞥了徐达一眼,那锐利的目光让徐达感到毛骨悚然,他赶紧咽了咽口水,不敢再多言。
朱元璋这才挪开视线,转而看向了另一位武将蓝玉。
“蓝玉,你怎么看?”朱元璋问道。
蓝玉身为明初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他自然也有着封狼居胥的傲人功绩。这份功绩让他在明初的地位不可撼动,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位得力干将。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蓝玉思索片刻,然后颇为敬畏地慨然行大礼道:“上位,臣以为凡事术业有专攻。作为武将,武德充沛已然值得敬佩;而作为帝王,既能治理偌大王朝,又可封狼居胥,实乃天骄。纵然臣亦侥幸得过封狼居胥的美誉,但那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运气。比之比之这位额皇帝,臣愧不如远也!!”
蓝玉的回答让朱元璋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他亲自伸手扶起了蓝玉,赞赏道:“爱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咱能有如今的天下,爱卿功不可没!让咱说啊,这混账小子再如何厉害,见了你也仍是要爱戴有加的。爱卿快快起来!”
蓝玉听到朱元璋的夸赞,面上露出大惊之色,连连摆手,似乎有些受宠若惊。然而,在他的心底,却是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如今能够勉强过了这一关,已经算是万幸了。
蓝玉不禁开始深思朱元璋的态度。从朱元璋的话语中,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确定。他只能默默地观察着,尽量不去触及那些可能引发皇帝不满的话题。
而在下方,朱标和朱棣正在窃窃私语。
朱标一脸佩服地对朱棣说道:“老四,你可真厉害!日后竟然比蓝玉大将军还要威猛!”
朱棣闻言,却是连连摆手,谦虚地说道:“大哥,你可别笑话我了!蓝玉大将军那般勇武,我哪里比得上啊!不过,如果以后大哥临朝,我愿做大哥的征北大将军!”
朱棣拍了拍胸脯,对朱标说道。
可他的心中仍旧是充满了好奇和期盼,想要知道那未来的自己究竟会有怎样的功绩,而且,为什么大哥没有当皇帝,大哥究竟怎么了?
然而,有一件事情judy却没有察觉到。
那就是他的爹地朱元璋,从始至终都在暗幽幽地打量着他。
朱元璋的目光深邃而复杂,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他对朱棣的期待和担忧交织在一起,让他无法完全放下心中的防备。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忍不住拍手称赞。
“好呀好呀,哈哈哈!为帝者就是要如此勇武!朕真想与之好好结交一番!不过,他封狼居胥也比不上朕的天可汗啊!”
尉迟敬德黑脸上却是浮上了激动之色。
“陛下,俺看的真是叫一个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上战场杀他个痛快,不如这次叫俺去打吐蕃吧!”
程咬金瞪了他一眼。
“你个憨货,少在陛下面前丢人现眼!再说了,就算现在陛下要点兵打仗,也是让俺带兵才是,哪里轮得到你!别抢俺的军功,去你的。”
“程咬金!你说什么?!想打架是不是!你有什么本事,不就是那三板斧吗?打完了能干什么。”
“论单打独斗,我不怵你,论行军布阵,我更比你强!”
程咬金一听顿时急了,这尉迟老黑脸说的是甚么话。
他此时此刻只觉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瞪着铜铃般的大眼咬着牙说道:“哇呀呀,气煞我也,不如我们打一场。”
“打就打!俺怕你不成?”
魏征和长孙无忌见状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李世民却是没有管他们两个,这种事情他见得太多了。
他摸了摸下巴,敏锐的察觉到了朱棣这庙号的古怪之处,眼神微微透出了一抹看好戏的神色。
“明成祖啊,既是祖又非太祖,倒是有意思……”
这两个字信息量可不小啊,是个人精都咂摸出几百个味儿来了,俗话说开创基业为祖,他这成祖,又算什么?
(嘉靖:是,就是我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