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李承乾还未动身前往河南一代,那边便发了大水,黄河两岸的百姓死伤无数。
“太子,不好了。”李承乾微微抬头看着刘举,不满的说道。
刘举拿出折子说道:“太子,河南一带发大水了。说是死了不少的人。咱们在河南一代的留下的人,此时并没有发出什么消息。怕是已经不在了。”
“什么?”李承乾起身慌乱中打翻了茶盏,衣袖也在李承乾没有注意的时候沾到了墨水。
“怎么可能?孤前些日子不是还收到消息说是黄河两岸相安无事吗?现在怎么发展的这么快?”
刘举站在一旁默不作声,按照太子原来想的一点错误都不会有。但是他们没有按照太子想的走啊。
“刘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刘举暗自叹了一口气说到道:“太子您让他们提前转移,但是百姓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印证一个未知的可能。”
“就算他们不走,还没有到雨季也不会?”李承乾不明白不到雨季黄河居然都能够发大水。难不成真的是因为天命难违吗?
刘举道:“听说是有一个方士说他们修建的堤坝会影响后代气运,需要在河堤上栽种上百颗的松木。”
李承乾听到这里的时候后,眼睛都红了起来。
就因为一些的无稽之谈便无视官府所说,十有八九是他们在种树的时候不知道深浅将堤坝挖塌了。
“便是种树也不应该如此,刘举你还没有给孤说实话?”
李承乾不信,怕是百姓种树也是替人背锅之举。可真若是因为种树坏了地基也不是不可能。李承乾阴沉沉的看着刘举,想要刘举给自己解释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刘举偷偷的观察了李承乾的脸色之后才继续说道:“黄河两岸的堤坝应该用的是青石,官员为了多贪一点,只有堤坝的外面铺了一层青石。后面都是用山石堆起来的。”
李承乾听了刘举说的话一口气没上来,这群天杀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无外乎于此。
“你去喊人过来给孤装穿戴整齐,孤要去面见圣上,”
“太子。”刘举还想要劝一劝,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太子将这些的给陛下说,自己也讨不了什么好处也不知道太子是怎么想的。
心里这么的吐槽是吐槽,但是该和太子去也也是要去的。不然太子一个人又不知道该被陛下怎么说了。
刘举一路跟着李承乾到了东宫的门口,李承乾才后知后觉的感受出来:“你跟着孤做什么?”
“太子,臣陪你一起去见圣上。”
“不用,孤是去商量国事的。你跟着孤,到是像咱们两个要去求陛下的成全了。”
刘举还想要说些什么,被李承乾打断:“孤这一次去怕是回来就要赶赴河南之地。你与东宫的属官准备准备。估计等孤回来咱们就能够出发了。”
“属下遵命。”
太子都这么说了刘举这个当下属的能怎么办,只能听从太子
说的话呗。
李承乾还没有到立政殿的时候,李世民便收到了关于黄河洪灾的折子。李世民看着折子上面的数字,这还是下面官员统计的数字,事实上绝对不止这么多。
恐怕因为大水死亡的人数要比折子上面的人多数倍不止。
“陛下,您莫要动怒啊。”
“朕,朕怎么能不动怒?你看看这些折子。”李世民看到河南一代传来的折子,看到河南一带黄河决堤,三州的百姓的房屋被大水冲坏,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
李世民还没说什么,下面的人便传来太子求见。
李承乾一身正装从东宫走来,路上的宫人十分的稀奇,要知道太子除了上朝的时候才穿正装其余的时候都是穿常服的。常服上面甚至都没有有关身份的任何标志。
太子现在穿正装怕是有什么事情,立政殿值守的金吾卫们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冲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八卦的气息。
能看见太子在平常的时候穿的这么正式属实是太难了。
“儿臣参见陛下。”
李世民挥了挥手让王德退下,等到殿内的宫女太监全部退下李世民才开口说道:“知道消息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李承乾一点都不意外李世民会问出这话。
毕竟先前自己已经给李世民说过黄河的事情,现在事情真的发生他这个皇帝都受收到了消息。只要是消息稍微灵通一点的都会收到了黄河大水的消息。
“现在三洲洪水蔓
延百姓流离失所。恐怕死亡的人数要比折子上的人多了数倍不止。承乾,你打算怎么办?”李世民每每说一句,语气便重一分。
“端看陛下怎么选择了。”李承乾没头没尾的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李世民十分的不解。
什么叫自己怎么选择了,要是自己能选择他都不想有有这个祸事。
“你说。”
李世民说出这话,李承乾才缓缓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本来儿臣是打算提前抢修河道想要在雨季来临之前将河道疏通一番。现在看来险要将这些百信安顿妥当。更重要的事情便是要防止瘟疫的发展,要知道在大水过后,百姓没吃的可能会吃一些在大水中的鱼虾。”
“这些是万万不能吃的。并且儿臣建议需要携带太医前往。”
李承乾说的这些李世民都没有反对,往年发生灾情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去办理的。
李承乾闭了闭眼有继续说道:“并且臣需要陛下下罪己诏。”
李世民听到这话不由的震惊的瞪大了双眼,好半晌才继续的说到:“承乾,你什么意思?”
“陛下没有听错,儿臣需要陛下下罪己诏。告知天下。”
李世民握紧拳头到:“李承乾,你应该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吧?你要朕下罪己诏?你怎么想的啊。你就让朕怎么丢人现眼吗?”
“敢问陛下知道黄河两岸的堤坝为什么会如此不看一击吗?”
李世民不知太子为何会突然转移话题,但
此时李世民也不由的跟着李承乾的思路往下:“为何?”
“因为陛下手下的官员拿山石充当青石啊。乃至黄河两岸的青石堤坝都是摆设。”
李承乾无奈的说道:“更何况儿臣还没有说您需要下什么罪己诏,您怎么这么急躁?你需要将所有的事情全部推到李珏的身上。并且一口咬定你不知情。是您识人不清。”
李承乾呼出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并且陛下为了安稳人心,派遣储君前往灾情地区安稳人心。”
“朕如果不同意你应该怎么办?”李世民此时的手在衣袍内紧紧的攥着,他是帝王不应该将自己怯弱的一面漏出来。
便是在自己的儿子面前都不可以。
尤其这个人还是太子。
李承乾听到这话,自己大大咧咧的坐在李世民的下手道:
“你除了能派太子还有谁?吴王?现在他不插手朝政。魏王,孤想你也舍不得让你三儿子去这种地方受苦。蜀王,倒也不是不行,但是蜀王的性子也太过软糯恐怕撑不起来。
其他的也挑不起大梁。你说你还能派谁去。”
李承乾这么一顿说下来,李世民发现还真的就像是太子说的那个样子。自己除了派太子去还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
李世民皱着眉语气不善的说到:“你怎么知道朕不舍得青雀?你又不是朕,如何只能朕的想法?”
李承乾听到了这话更是嗤笑了一声说道:“呵,魏王身宽体胖如果日夜兼
程赶往灾区,魏王肯定是受不了。怕是还没有到灾区自己就先倒下了。魏王还不如吴王,至少吴王还有过赈灾的精力。”
李承乾背过身去,缓缓的说到:“魏王从小长大出过长安没有?连长安都没有出过大臣们放心让魏王去赈灾?”
“朕可以派遣钦差大臣前往。”李世民硬巴巴的挤出了这么一句。
李承乾听到这话差点都没有笑过去:“陛下,儿臣还不知道你这么天真。你心里到底在期望什么?现在没有发生兵变都是因为你前些年治理的好。百姓愿意相信你。”
“三个州的百姓陛下能够弃他们于不顾吗?”
不能,李世民身为帝王不能放弃自己的子民。李世民励志于做千古明君,更是要做青史留名的皇帝。若是因为赈灾的事情发生兵变。那李世民与前朝的那些暴君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李承乾眼见李世民越加的动摇,又不由的劝导:“不说其他,儿臣好歹也有些赈灾的经验。太子亲临也会比其他皇子王爷去要好。”
“承乾,朕也可以亲往。”
“陛下如果出事了这么办?置大唐于何地?难不成陛下忘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吗。”
李世民想说自己死了太子也可以名正言顺的继位,可看着李承乾红了的眼眶这话怎么也是说不出口的。
“朕可以……”
李世民还没说话李承乾抬手打断了李世民接下来话:“儿臣此去灾区心意已决。还请
陛下恩准。”
“承乾。”李世民厉声的喊道,李世民想要拿出严父的态度来让李承乾知难而退。
可……
李世民知道,太子前往是权衡利弊最好的选择。不光是太子能够安抚流民的心更是因为太子又更有数次带兵的经验。
立政殿内李世民与李承乾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唯有香炉缓缓生出的香烟让人知道殿内的场景并不是固定的。
半晌之后,李世民仿佛下定决心之后才开口的说道:“朕将李硕拨给你护你周全。三洲附近的将士也随你调遣。太医院的太医与药材都随你带走。朕也会赐予你尚方宝剑遇到奸佞之臣有先斩后奏之权。见尚方宝剑如朕亲临。”
李世民一口气说完这话,默不作声了起来。
李承乾也只是向李世民弯腰扣头谢恩。
父子两个默默无言,李承乾要走的时候李世民忙的在后面喊了一句:“承乾,朕让李硕前往是真的想要护你安全。并非是想要监视你的。”
李承乾听到这话步子一顿:“儿臣知道了。”自己刚刚听到李世民要将自己的心腹拨给自己。第一个想法便是这个人是李世民派来监视自己的。
从贞观七年之后李承乾手中的权利开始一再被李世民压榨,仿佛已经好久李世民没有给过太子这么大的权利了。
毕竟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利。
李世民如果下了罪己诏,自己又用这三洲的士兵作为清君侧的。
这样也正顺理
成章。李承乾背着手走出立政殿看着阴蒙蒙的天空,喃喃道:“老天,你为何要如此的无情。”
李承乾问得这话不会有人回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