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黎菡回到学校的时候,宿舍里只剩下张一苓在,她是中文系的研究生,平时较我们其他几个闲一些,但是她其实很厉害,她写了一本古言小说,刊登在报纸上,在当时很火。
张一苓看见黎菡进来,跑过来:“菡菡,你回来了,我这两天好寂寞哦,宿舍人都没有人”,黎菡放下东西:“其他人都没在吗?”,张一苓抱怨道:“唉,本来肖清在,结果她男朋友找她,她就抛下我,出去玩,只有晚上回来”,肖清是外语系的大美女,那在学校也是一风云人物,追求者众多,但是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外交官,她已经被外交部选定,毕业就去正式入职。
黎菡想了想:“我记得罗筱不是说有一天假吗?”,张一苓:“她被她老师拉去听讲座,她俩白天都不在”,黎菡想罗筱是医学院的临床学生,她平时很忙,基本上都是在医院。
黎菡安慰道:“没事没事,我回来,我陪你”,张一苓高兴道:“菡菡,你今天有事不,我听说物理系来了一个超帅的年轻男老师,我们去看吧”。黎菡抱歉:“苓苓啊,我今天要去老师那里,可能没有时间,但是我后面要去旁听物理课,要不下次”,张一苓有点不高兴,但是想到黎菡最近确实比较忙,也没有为难她:“好吧,那下次,你去听课的时候叫我哦”,黎菡马上点头:“一定叫上你”。
黎菡知道她性格活泼,有点小话唠,这也是她消息特别灵。宿舍里肖清典型大美女,做事雷厉风行,她不喜欢拖拖拉拉的,有话也是直接说,罗筱是个典型的高冷美女,话少,但是性格很好。
黎菡属于那种看着很淡然,长相偏可爱,性格坚韧,她小时候学画画,那是开始,就没有放弃过。她当年为了高考,那一年没有玩过,经常都是学校和图书馆两边跑,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黎菡和张一苓聊了一下,她要去她老师办公室一趟,就和张一苓约好,如果她中午没回来,就直接去食堂等她。
她来到建筑院的大楼,上到三楼,来到一间敞开的办公室门前,看到一个中年老师正埋头写着什么,黎菡敲敲门,女老师并没有抬头看说:“进来”,黎菡走进去,对袁敏慧说:“老师好呀”,袁敏慧停下看是黎菡,高兴道:“小菡,你来啦,快坐”,黎菡坐下,袁敏慧立马说:“你师公昨天打电话说他们的工期还有三四个月就完成了”,黎菡很兴奋:“真的吗,太好啦,那师公就可以回来啦”,袁敏慧也很高兴,他丈夫为了这一次的鹏城的酒店建造,花费了巨大的心力,从两年前开始,建造期间他更是很少回来,两人这么多年聚少离多的,感情很好,就是有点担心他的身体。
他们这次建造的与以前有很大不同,鹏城成为经济特区,国家考虑近几年外商投资越来越多,需要一高级酒店,接待外宾,于是邀请袁敏慧的丈夫杨仕琨为总设计师之一,黎菡当时小小的参与了一下,但对于她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历练,她特别期待酒店建成的样子。
黎菡来是说她最近要去听听物理课,她说:“老师,之前我说想去上物理课,可以去旁听吗?”,黎菡想再补充一部分知识,袁敏慧也觉得可以:“我之前问他们物理学院,他们说可以去旁听,你到时候去就行,我把课表给你”,她找到课表,递给黎菡。
然后师徒两人又讨论一下最近黎菡的学习情况和需要请教的问题,现阶段她们也没有什么课,主要是实践。在放开高考这几年里,考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想考研究生的少,她们建筑系更少。
黎菡基本上可以说是设计院的人了,她从两年前就跟着设计院的人或者袁敏慧去实践。
最近黎菡参与城市规划,这个工程很大,考虑城市文化、环境、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两人细细讨论了一下,一位老师来找袁敏慧,黎菡告辞:“老师,我先走了,你们聊”,袁敏慧点头示意。
看时间还有点早,她先回宿舍。到了宿舍,看到肖清在,张一苓故意和黎菡说:“我们肖大美人回来了”,还故意哼了一声,其他两人相互一笑,黎菡看到她在整理东西问:“清清,你要出差了?”,肖清回到:“嗯,需要去三天,回来给你们带礼物”,她们外交部时不时要去出个差,张一苓听到,马上过来抱住肖清的胳膊撒娇:“清清,你一定要给我带喔”,大家已经习惯她这样,肖清:“带带,不会忘了你”,张一苓满意地放开她。
三人早点去食堂吃饭,到了食堂,这几年食堂种类也增加了,看到有红烧排骨,三人都很激动,快速地跑去排队。
找了位置坐下,都迫不及待的开吃,食堂大厨的手艺就是好,张一苓:“吃到它,我心情都变好了”,最近确实很少吃这个,一时觉得味道比之前好,明明都是一样的。别看大家生活好,还是有很多人家庭条件不好,很多人中午饭只有一个馒头的。
几年前,当时才刚刚放开高考没两年,上学的人还是参差不齐,同学之间年龄、地域、家庭等各不相同,有些人拖家带口。黎菡当时住在混寝里,现在宿舍里的也在,当时宿舍是六人间,除了她们还有一位30岁下乡的知青姐姐,也学英语,一位来自南方农村姑娘,她是学法学,她们四人基本是本地或者隔壁县的工人家庭。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黎菡有点不自在,没有这种大集体生活。
知青姐姐结婚并且有个小孩,她性格温柔,农村姑娘胆大聪明,黎菡最小,发现她好像对什么都不怎么在意,不太会和他人相处,但是也宽容她。
其实黎菡小的时候,黎爸他们就发现她没有像其他孩子每天作天作地,和小伙伴们玩,她都是画画,对此家里人很担心,询问医生和观察,没发现有什么疾病之类的,才慢慢放心。在和别人相处中她懂得友情,懂得师生情,学会融入集体。
那几年里,国家刚刚发展,人们生活还是苦。
知青姐姐的对象也是大学生,他们有个小孩,刚从农村回城,一个月的补贴有限,每天就是馒头,最多加个素菜。南方姑娘衣着朴素,上面满是补丁,还带有地方口音,她也没自卑,她努力向我们学习普通话,改掉口音。她们满怀信心学习,让其他四人倍受鼓舞,毕业时一个是外语学校的大学老师,一个成为著名律所的律师。
国家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思想也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