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贵人沮丧地说:“我真不知道他是谁。”
李元基觉得挺可笑的:“你是贵人,在宫中受人尊敬。只凭一只信鸽,一封信,你都不知道他什么人,不知道他是男还是女,就认他做主人?”
“你的高贵哪去了?你的矜持哪去了?你的身份哪去了?”
海贵人说:“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我是很可笑,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李元基问:“你的毒药从哪里来的?”
海贵人说:“信鸽带来的。”
李元基挺意外的,本以为有人帮她们传递毒药,结果还是没见面,就问:“你难道没有猜测过,对方是什么人?”
海贵人说:“我想过,他不是普通人。”
“把皇帝视作敌人的人,岂会是阿猫阿狗?”
“我曾经以为他是丞相,我试探过,结果他传来消息,要我停止猜测,不要想弄清楚他是谁。”
“只需要知道,他是给我荣华富贵的人,是帮助我的人就够了。”
李元基挺无奈的,女人犯起傻来,没男人什么事了。世上最笨的事,不是笨人办的,而是聪明人办的。
笨人办不出那么笨的事,能力不足是最大的原因。
海贵人也挺无奈的,到了这种地步,连合作人什么样都没见过。他答应帮她,现在她身陷囹圄,他却消失无影无踪,把她当棋子舍弃。
可见,他的能力有限的,不是无所不能的。
想到这里,海贵人突然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告诉李元基:“他的身份至少是王、公。”
“因为与他交往过程中,我发现他对朝堂的事十分稔熟,仿佛他置身于斗争漩涡,对皇家的事无所不知。”
“一个普通人从哪知道这些隐秘之事?”
“因此,我推测,他不是王爷,就是国公。”
李元基也早猜测,把皇帝视作仇敌的人,必定是离皇帝之位最近的人,踮踮脚尖就能登基的人。
现在听到她如此讲述,印证了李元基的猜测无误。
“好了,算是你还有良心,讲了一句大实话。”李元基沉吟片刻又问她,“你还有没有重要的话要讲?”
“我是不是要死了?”真的死到临头,海贵人万分不舍。可想想做过的傻事,死倒是唯一的解脱。
李元基说:“你只有最后一个机会了。”
海贵人沉默很久,有气无力又万分悲恸地说:“我死后,不要埋入皇家寝陵,随便找一个地方埋掉就算了。”
“若有来生,我希望不再嫁入皇家,希望不再参与这种不见硝烟却能置人于死地的斗争。”
“我愿做一个普通人,平凡人,嫁一个老实人,好好过一生。”
李元基说:“好吧,看在先帝的面子上,朕满足你的要求。”
之后,李元基站起来,背着手,一步一步踱出囚室。
徐天恩立刻进来,拿一瓶毒药,递给校尉,让校尉喂她喝下去。
她不是给皇帝下毒吗?
那就让她尝一尝毒酒的滋味。
其实,相对于砍头,赐毒酒还是体面的死法,它保留完整的尸体。而砍头则是头与身体分离,不是完整的死法,也不是人的首选。
海贵人喝完毒酒,只一会儿功夫,就感到体内万箭穿心,仿佛肚子里有一万匹马在拼命奔腾,又仿佛孙悟空在肚子里大闹天宫。
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无一处不痛苦,无一处不灼烧,那种滋味,犹如肝肠寸断,泥石流过境。
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半炷香后,海贵人没有了挣扎的力气,渐渐放缓,最终停下来。
耳朵,眼睛,鼻孔,嘴巴等七窍流血。
双手又抓又挠的,指甲脱落也不觉得痛疼。
最终,她香销玉殒,死得还算体面。
之后被校尉用破席卷起来,扛到城外,找处干净的地方,挖坑埋掉。
这也算是李元基承诺给她的,让她下辈子变成普通人,不再入皇家,不参与残酷的斗争。
御书房。
李元基得到徐天恩的禀报,已经埋掉海贵人,心里不是开心,而是担忧。她只是一枚棋子,死不足惜,至今还没搞清楚谁是真正的主人。
意味着,他还会有行动,还会想办法弄死自己这位皇帝。
而自己在明处,他在暗处,他的进攻会令人防不胜防。
不管他是谁,这笔账将来一定给他算上。
吴冰凝这时来到皇宫,拜见李元基后,想请李元基把制作青霉素的方法教给她。
这是一种治愈鼠疫的灵药,不能攥在李元基之手不见天日,应该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元基答应了她,同意把制作方法传授给她,同时还给她一幢房子,是海贵人娘家的住宅,占地几亩,还是临街的房屋,可以开一个医馆,给百姓们继续治病。
再也不用像以前当游街郎中。
吴冰凝慨然接受,感谢李元基的大力帮助。
李元基百忙之中抽时间,把制作青霉素的方法写下来,交给吴冰凝。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她成功做出青霉素,还学会李元基教给她的制作针筒和针头的方法。
再次爆发鼠疫,就不会无药可用,也算是李元基立了大功一件。
这天下着毛毛细雨,不影响百姓们的正常活动,许多人仍在街头做小生意,也有不少百姓买东西。
从京城北门突然闯进来一彪人马,足有二百人之多。他们不是沿街慢走,而是横冲直撞,不可一世。
不少百姓们的东西被他们的马踢翻,东西洒了一地,被雨水弄湿,再想捡起来,十分的困难。
而对方嚣张跋扈,完全不把百姓放在眼里,还大声驱赶百姓,让他们死远些,不要耽误他们赶路。
不知谁喊了一声:“匈奴人来了!”
顿时,街上的百姓吓得脸色发白,匈奴人到了我们的京城,还敢如此不讲道理?难道他们不怕皇上降罪于他们吗?
不少人十分气愤,低声咒骂他们不得好死。
与此同时,丞相刘伯崖得到消息,匈奴和谈的使者团到了,要他立刻接待他们,耽误了时间,由夏朝负担。
李元基也得到消息,和谈的匈奴人到了京城,把沿路的百姓们欺负一遍,实在是可恶。
“到了朕的地盘上,还如此嚣张,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李元基恨恨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