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嬿婉得了消息,在承乾宫又是笑又是哭的。
笑是因为魏嬿婉终于用自己的方式报了仇,冯嫔和澜翠总算可以安息了。
哭则是因为她就算报了仇,可也不能还她们明面上的清白,更不可能换她们回来了。
一开始,魏嬿婉就怂恿包太医用了猛药,给皇上进献了效用显着,却暗含后患的人参鹿茸补气丸。
魏嬿婉只是娇媚的夸了几句,皇上在床笫之间的兴致便越发高昂。
恰逢太后病倒,齐太医被调走。在魏嬿婉和进忠的联合助攻下,下一个补去景阳宫的自然就是包太医了。
那紫参确实是太后送给诚贵妃的,可途经了包太医的手,自然就不会那么干净了。
包太医谨慎,每回只敢涂抹少量活血的药材粉末在那紫参上。
好在他有职务之便,一日日累积下,诚贵妃最终还是受不住,腹痛不止,以至于最终出现了小产的症状。
若不是太后派来的齐太医横插一脚,去母留子,用诚贵妃的命硬换十阿哥的命,十阿哥根本就活不了。
不过,包太医做的隐蔽,紫参又是太后所赠,无人敢疑,所以他这一小伎俩才被蒙混了过去。
魏嬿婉特意趁着今日皇上翻她牌子的时候动手,就是为了在皇上耳边多吹些枕头风。
果然,皇上在她的挑唆之下,对诚贵妃厌恶加深。
加之福珈的出现,足以表明太后对诚贵妃的看重,更是让皇上对诚贵妃连表面深情都懒得装了。
所以,最后才会直接暗示齐太医不必在意诚贵妃性命。
进忠看着魏嬿婉疯疯癫癫,抱着酒杯不撒手的样子,只觉得心疼。
魏嬿婉喝的有些醉了,她眼中染上了一层迷蒙的雾气,对着进忠娇俏福礼。
“进忠公公,多谢你帮我。若不是你告诉了我诚贵妃死前的模样,我怕是现下心中还不能如此畅快呢,哈哈哈哈……”
进忠只含着薄薄的笑意,一边默默远观着魏嬿婉脸上那肆意的笑容,一边轻轻摩挲着自己手上的白布。
白布下是凌乱丑陋的道道伤口。进忠按压着伤口,感受着那锋利尖锐的疼痛,脸上却笑的越发温和。
真好。
疼,就证明是真的。
只要能看见魏嬿婉开心,他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雪销春现,万物复苏,似锦繁华次第而来,处处都是绚烂而美好的一片生机与希望。
年节已过,皇上挑了个暖阳春日,大封六宫。
海兰被晋为了愉贵妃,依旧在如懿生产之前,负责协理六宫。
两位蒙古新宠颖贵人晋为了颖嫔,恪常在晋为了恪贵人。
除此之外,后宫中有资历或有恩宠的一些低位嫔妃也得了晋位。宁答应、平答应和揆答应均被晋为了常在。
册封礼结束,得了晋封的众妃循例都到了翊坤宫来拜见皇后。
如懿端坐上首,原本尖尖的下巴因为有孕的缘故显得圆钝了不少,看着倒增了几分亲和与柔美。
如懿孕中不喜繁琐的头饰和华服,故而今日她只梳了个简单的架子头。
上面缀着成套的翠鸟迎春图样的点翠发饰,两边还不对称的插了些轻巧的团绒花饰,意为团圆吉祥。
因着众嫔妃晋升,都穿了较为隆重的吉服。故而如懿虽然发饰简单,可到底还是穿了明黄色的吉服,以免失了庄重。
一番寒暄祝贺的话语过后,众妃开始接连谈起了近日宫中的琐碎闲事。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太后膝下亲养的十阿哥了。
海兰轻声的挑起话头,“昨日,臣妾才替皇后娘娘去慈宁宫看望过十阿哥。
齐太医说,诚贵妃孕中多思,保养不当,这才导致了十阿哥在母体中就极为虚弱。
加上诚贵妃生产艰难,以后怕是得日日须得精心养护,才能保着十阿哥平安长大。”
颖嫔天真道,“臣妾是在草原上长大,从未见过愉贵妃娘娘口中,那般柔弱的婴孩。”
恪贵人端着茶盏,喝了一口奶茶,调侃道,“不是颖嫔娘娘没见过,是在草原上,那样柔弱的孩子根本活不下来才是……”
如懿轻咳一声,恪贵人这才发觉自己说了错话,忙讪讪道,“不过,十阿哥是皇子,得皇上龙恩护佑,定能长命百岁的。”
恪贵人年纪小,又得宠,如懿并未跟她计较,转而叹息道,“本宫近日来也曾屡屡听皇上谈及十阿哥。
十阿哥是个可怜的,出生没多久,就没了生母。好在太后怜惜,不顾年事已高,也要亲自抚养十阿哥。
前些日子,皇上召见齐太医的时候,本宫恰好就在一旁。
听齐太医说,十阿哥是婴儿,婴儿娇嫩,长成不易。待过了十岁,身子康健,想来以后才会无碍。”
宁常在有些担忧的惊呼,“十岁?那可还有好长的一段日子呢。也不知道,十岁以前,十阿哥能不能顺顺利利的。”
“唉,命运这事儿很是难说。”
海兰叹了口气,“诚贵妃原先瞧着多健康的一个人。可生完十阿哥后便走了,当真福薄。”
“福薄归福薄,可臣妾也觉得蹊跷。”颖嫔年轻藏不住话,被海兰稍一拨弄便开始发问。
“臣妾先前在长街上遇着令嫔。听宫人们闲话说,从前诚贵妃还曾想把太后送她的紫参转赠给令嫔呢。
只不过,令嫔因着早产没接罢了。
现在诚贵妃又是吃了太后送的紫参,才骤然发动的。若说是巧合,一切未免也太凑巧了些。
颖嫔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道,“臣妾总觉得,太后大概是太想要手中握一个皇子了。”
这话猖狂,如懿皱了眉头。
身为皇后,她不得不严于御下。
如懿环顾了一圈下方众人各异的神色,而后便敛了神色,肃然道,“颖嫔,这是不是草原,你说话也该注意些分寸。
若是这里有人起了心思,将你今日的话带去了慈宁宫,你可能担得起后果?”
颖嫔不甚在意的坐直了身子,“皇上礼重蒙古,太后的长女和孝贤皇后的嫡女也都嫁去了蒙古。
就算臣妾有些言语无状,皇上都不会在意,太后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