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勤书讲得很仔细。
听得官家连连称叹。
蒋文昭自个儿也听得津津有味儿。
若不是他知晓杨勤书是纸片人,他甚至都要觉得他是毕升本升了。
官家一高兴,大手一挥,“看来高手在民间呀!”
“先前白氏研究出了肥皂配方,这会儿你杨家的小子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如此看来,从前是吾见识浅薄了,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吾的臣子积极举荐,多从民间寻找有才之人才是。”
听这口气,官家不单想给杨勤书一个机会,日后还想多给民间的能人异士一些出头的机会?
这似乎于原书剧情偏差有些大,毕竟从前程时予在推荐完杨勤书后,官家并没有出台什么新政策。
不过这也是好事。
如此一来,那他是不是可以更多的向官家举荐,快速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
但此事不能着急,只能见机行事。
举荐多了,恐惹得官家生疑。
于是他便笑着道:“若是陛下您都见识浅薄,那微臣等人岂不是井底之蛙?方才陛下提到出台政策,微臣倒觉得是个不错的想法。
陛下您想,若不是今日您体恤微臣,愿意倾听微臣的烦心事,恐怕今日我这侄儿还没机会见着您呢。
微臣先前对着活字印刷术也是一知半解,直到听了我这侄儿说道,这才真正理解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其中的意思。”
官家爽朗大笑,明显对蒋文昭的恭维很满意。
而一旁的杨勤书,心里多少有些膈应。
一是他在这说道的东西,可不是自个儿发明的。
二是他如今还是个正气凛然的少年郎,对那些官场上的曲艺迎合并不认同。
此刻,他只觉得眼前的这位“蒋叔伯”。
是个油腻奸猾、阿谀奉承之人。
可回想起在家中自个儿亲爹说过的话,他并未将自己对蒋文昭的不喜挂在脸上。
反观陛下,虽说听了蒋文昭的奉承之言,似乎也很开心。
但先前的一番对话,还有官家最后说的那几句话,让他觉得这是个明君。
客套话说完,官家便开始思考要怎么重用此人。
他着实欣赏眼前的年轻人。
可这年轻人非官非爵,只是个普通的百姓。
他也不好冒然给他加官进爵。
思来想去,官家拍板,准许杨勤书破格进入工部,负责将这活字印刷术教会其他工匠。
并要求他写一份详细的文书呈上,官家打算将这项伟大的发明载入史册。
就这些,已经让杨勤书十分兴奋。
当即跪在地上谢恩。
可对于蒋文昭而言,他是不高兴的。
难道是因为他没有主角光环,所以他举荐的人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匠?
明明原书中,杨勤书一开始便是个工匠头子,也就等同于领班这类的职位。
不过慢慢来吧,此子非池中之物,日后定会有出息。
原以为事情到这里了就要画上句号了。
没曾想,官家笑着抬起手,轻轻点了点手指头,示意杨勤书稍安勿躁。
悠悠道:“别着急谢恩,吾还没给赏赐呢。”
嗯???
居然有赏赐?
蒋文昭眼睛都亮了,会不会他也有份儿?这次会是什么?
刚想着,官家便道:“杨家之子发明活字印刷术有功,特赐称号‘印刷大师’,赏银钱百两、庄子一座、良田百亩……”
我去~
蒋文昭眼红了,居然这么多?可比先前肥皂时赏赐的多多了。
杨勤书不自然的望向蒋文昭,脸上显现出慌乱神色。
忙跪地拒绝,“启禀陛下,草民担不起如此贵重的赏赐,草民认为这些赏赐合该是蒋大人的,如不是蒋大人心善,时常鼓励草民,并在旁提点,草民也发明不出这印刷术。”
蒋文昭倒吸一口凉气。
这孩子编起瞎话来,怎么比他还厉害?
他们分明是头一次见面,怎就成了他时常鼓励,并在旁提点了呢?
这这这……
他总有种不好的感觉,这话若是被官家识破了,那他可就危险了。
不曾想,官家脸上竟没有一丝疑虑。
反而哈哈大笑,“先前蒋爱卿说杨家之人老实本分,不喜身外之物,吾还不信,这会儿一见,还当真是两袖清风的正直之人呐。
杨家小子,你可知吾说的话,从不会收回?况且这赏赐是你杨家该得的,你不必觉得愧对蒋家,吾也会给蒋家赏赐!”
杨勤书苦涩,他才不是觉得愧对蒋文昭。
只是单纯的觉着收下这些,会良心不安。
可官家都这么说了,他又不敢当面拒绝,只想着之后私下再找机会,悄悄将这些赏赐还于蒋文昭便是。
蒋文昭虽然眼红,但他并没有嫉妒。
他如今拥有白岚,还有两门香喷喷的生意,哪里还看得上这些东西?
都会有的,总有一天,他会靠自己的努力,帮自己挣一份养老保险。
于是在官家说他举荐有功,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