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心疼那孩子,觉得这样的安排甚好。
田根儿负责给谢行歌跑腿,和娟儿住在外面院子里,平日里没有差使时,也不住府里,便不需要经常到府里出出进进,有事就让看门小厮负责传达,主要就是熟悉一下工作环境。
严淑慧让人过来问,谢行歌压根不搭理她,最后她也没能怎样,黑着脸又走了。
刘嬷嬷来得很早,先陪着她试改好的喜服。
喜服十分贴身,腰部改得恰到好处,越发衬得她亭亭玉立,细腰袅袅。
加上那头饰,也是十分繁杂、华贵、喜庆,她站在镜子前时,看着镜子里面若桃花的新娘,心跳竟微微加速,想起爹爹总是念叨想要看着她出嫁的话,眼角不觉湿润。
如今,她要出嫁了,可爹爹却远在西北,看不到。
试好婚服头面等,刘嬷嬷叫她坐下,递给她一本书。
“这是整理好的规矩条款,姑娘可以先看看,有不懂的,老奴再给姑娘讲解。”
谢行歌以为又是训练,没想到竟然是上课,还有书本。
还挺厚的。
她讷讷接过,“哦,那我一会儿好好看。”
“还请姑娘现在就看,老奴可以陪着姑娘一起看。”刘嬷嬷不愧是世子身边的人,看着和和气气,很好说话的模样,实际说出来的话便是铁律,说一不二。
得了,她还是自己看吧,让这么一尊大佛守着,她哪里还怎么看得进去。
谢行歌赶紧摆手,干笑道:“不用不用,我自己看就好,嬷嬷您去一边喝茶吧,我自己看,自己看。”
幸好刘嬷嬷也没坚持,行了个礼便退下,“姑娘有事随时吩咐。”
这书本有些古朴,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纸张都已经泛黄,前半部分的字迹也褪了色。
才翻开第一页,谢行歌就在心里吐槽,“这世子是有多龟毛啊,生活习惯这么刁钻,这书竟然全都是他的习惯、爱好和规则,整整一百条!”
谢行歌活了两辈子,也没有见过比他更鸡毛的男子了。
不过字倒是很好看,大气磅礴,洋洋洒洒,笔锋如疾风骤雨,看得出,刚刚制定这些规则时,这人早已经打好腹稿,甚至有些生气,估摸着是什么人刺激到了他,才罗列了这许多规则。
到了三十条以后,字体差不多,是一个人写的,可墨迹却不同,两者应相隔了好几年。
再往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隔段时间便添几条,竟然将一个本子写了大半,直冲到一百条。
谢行歌拈了块玫瑰花糕,塞到嘴里。
今早这糕点味道十分不错,清爽丝滑,甜而不腻,又带着玫瑰花的清香,入口即化,是春桃亲手做的。
春桃做糕点的手艺,深得她心。
还有这雨雾茶,也是新采摘,用无根水冲泡,淡雅清香。
谢行歌挪挪屁股,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将糕点茶水往身旁拉拢些,合上出打算重头开始翻,看看这里面具体都是些什么奇葩内容。
“不喜吵闹,清幽阁内外所有人,禁止喧哗、追跑、嬉闹。”
怪不得叫清幽阁。
“不喜甜食,清幽阁内不可出现甜食。”
谢行歌拈着玫瑰糕一顿,还是毫无负担塞在了嘴里。只是他不喜,那只要这糕点不出现在他面前,便没事喽。
再往下看。
“不喜嬉闹,清幽阁内外禁止任何非必要娱乐,具体内容自行琢磨。”
自行琢磨是什么鬼?谢行歌不解。事后刘嬷嬷给她解释,是指所有聚在一起的活动,包括闲谈。
连闲谈都不许,他还真是不太讨喜。
“未经允许,不可随意进入清幽阁。尤其书房、寝房等地禁止随意踏入。”
“饮食清淡,饭菜禁味重、油腻、刺激等。”
……
诸如此类,林林总总,都是那世子不喜欢和不允许做的。
“这规则是谁定的?”
“自然是世子。”
“是他让我学习的?”
“是。”
“那他允许做什么?”
刘嬷嬷笑道:“除此以外,自然是允许的。”
呵呵。
还没嫁过去,她就已经闻到了世子浓浓的不怀好意和抗拒,看来他也是不想成这个婚了。那么,是长公主看中自己了?
她感到头疼和迷惑,不明白长公主看中自己哪点了。难不成看中了她高贵不朽的灵魂?
呵呵。
幸好刘嬷嬷只是让她看,并未让她背,待她仔仔细细看完了,便将书又收回去,说:“待明日,老奴会送一份手抄本过来,姑娘没事便可以看看。”
谢行歌再次在心里冷笑,对那个未曾谋面的夫君,她没一点兴趣。生活无趣成他那样,谢行歌也很为自己的前景担忧,好在他命短。
下午,将军府来信让她过去,像刚经历酷刑折磨般,谢行歌一接到信便高兴得跳起来,匆匆扒拉了几口饭,撒下筷子便往将军府跑。
若非不合规矩,谢行歌真想整日都呆在将军府。她也想着趁机向婶婶请教鞭法,便将那黑莽鞭也带着了。
“奶奶,婶婶,好久不见,我想死你们了。”
谢行歌仿佛只有进了将军府,才能这般自在不受拘束,才能肆意抒发心中所想。
想到那变态的世子,谢行歌保住老太君的手臂,又紧了些。
“才几日不见,哪里就这么夸张了。”王嫣儿点点她的额头,笑着打趣。
老太君则是呵呵笑个不停:“来,给奶奶看看。”
谢行歌像只宠物一般在老太君怀里拱,俩人都哈哈笑个不停。
“青青一来府里,老太君就特别开心。”温嬷嬷在旁边说。
大约老太君真的是把对孙女的思念寄托在了谢行歌身上,带她竟像孙女一般宠爱,轻轻抚摸着她的头顶,和当初一模一样。
“送给你的东西,可还喜欢?”老太君一边给她拿吃的,一边问。
谢行歌一边大口吃,一边口齿不清地答:“喜欢,尤其是那鞭子。唔,我带过来了,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婶婶。”
她拿出黑蟒鞭,放到身旁。
“慢点儿吃,别噎着。”老太君亲自给她倒水,递过来,又说,“先吃着,待会儿消消食再去跟婶婶过招。”